幼儿园故事类图画书教学的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2月35期   作者:高静
[导读] 幼儿的世界纯真而美好,幼儿的心灵无邪且烂漫
        高静
        河南省永城市第七幼儿园   
        摘要:幼儿的世界纯真而美好,幼儿的心灵无邪且烂漫。很多幼儿都喜欢在图画类故事书中学习知识、汲取养分、提升认识、拓宽视域,这使得故事类图画书教学实践的开展,更具必要性。而且,由于很多故事类图画书都兼容故事与图画为一体,故事情节形象生动、故事语言丰富鲜活、故事内涵深邃隽永,很多故事语言性语言多以诗歌、儿歌、对话等形式呈现,更为贴近幼儿的认知特性;故事所对应的图画也蕴含着更多童真、童趣,表现形式比较夸张,素材选用比较灵活,更容易激发幼儿的注意力与好奇心。另外,在故事类图画书的辅助下,幼儿的语言发展、审美情趣、思维能力也会得到充分激发,更利于对幼儿认知视域的拓展与身心潜能的激活。因此,教师在进行故事类图画书教学实践时,应该以培育幼儿阅读兴趣、激发幼儿认知潜能、塑造幼儿综合素养为导向,就教学的方式予以优化、路径予以拓展、措施予以变革,以促使幼儿在丰富多彩、鲜活生动、灵活深入的认知体验中渐渐爱上故事类图画书阅读,并在教师的科学指引下养成良好习惯,释放认知夙愿,实现更好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故事类图画书;教学;实践;研究
        由于幼儿阶段的孩子普遍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求知欲迫切,但生活经验、认知能力、理解能力比较欠缺,以致其面对诸多比较抽象的教学内容往往难以深入感知,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自觉性、主动性也是大打折扣。而故事类图画书在幼儿教学领域的实践,则可以将幼儿引入更为宽泛的认知视域,既可以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切实激发幼儿的认知潜能,使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开展更具针对性、实效性、科学性。同时,幼儿在故事类图画书的刺激与感知下,其对于故事情节、内容、主题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刻,良好习惯的培养、认知潜能的激活、发展夙愿的释放,均会获得充分满足。因此,为了切实提升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生命力与感染力,教师应该在幼儿教学中加强对故事类图画书的融合与贯通,并灵活采用各类形式加强对故事类图画书阅读的指导,以促使幼儿在阅读故事类图画书中获取知识、提升能力、发展自我。并积极参与教师所组织的各类故事类图画书教学活动,在故事类图画书中获得思想认识的提升,行为习惯的养成,综合能力的增强,迈向更为广阔的人生发展空间。
        一、利用生动图画激发幼儿阅读兴趣,提升幼儿认知能力
        故事类图画书中很多生动的形象、鲜明的色彩、多变的图案、有趣的画面往往更容易吸引幼儿的眼球,进而使其思想、情感、认识向着故事引导靠拢。此时,伴随着故事情节的推进,有些幼儿会因为角色的遭遇而伤心,有些幼儿会因为角色欢乐而欣喜,有些幼儿会因为角色的苦恼而烦恼。而这种蕴含于故事类图画书中所独有的魅力,会更容易调动起幼儿的阅读兴趣,使幼儿在看图画、读故事中获取更多自己所不知道的知识,为幼儿认知能力提升提供了铺垫。而且,面对故事类图画书中图画与故事之间的过渡、关联、迁移等,幼儿也会有意识的进行思考、探索、研究,进而在与书本对话、与同伴交流、与故事互动中获得各方面意识的提升与强化,为增强思想认识、提升认知能力奠定了基础。例如,通过故事类图画书《小机械立大功》教学,学生可以以书中的提问与陈述为辅助,并结合图画引领,认识诸如杠杆、斜而、滑轮、轮轴、螺旋等机械的用途与特点。而在故事类图画书《好吃的水果》教学中,幼儿又可以结合各种水果图片,了解不同水果的名称、颜色、味道等,以丰富其知识储备。


        二、利用丰富情节引导幼儿进行思考,增强幼儿理解能力
        幼儿在参与故事类图画书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自会充分调动身心各方面潜能去思考、感知、领悟、分析、探索,并结合已有生活经验,对书中的内容、情节、故事等予以解析。这一过程中自会切实激发幼儿的思维能力、认知能力、理解能力,而且还可以让幼儿在不同学习活动的体验中获取更多自己所不知道的信息与知识。因此,在幼儿参与故事类图画书阅读时,教师可以适当设计一些辅助性问题,以引导幼儿结合书本内容进行思考、探究,在无形之中增强幼儿对不同事物、问题、内容的理解。另外,教师还可以结合故事类图画书中的一些典型的图案、图画等进行分析、解读,并引导幼儿与自己一起感知其中所蕴含的信息,以充分调动幼儿的思维与认知,激活幼儿的潜能与理解。例如,在故事类图画书《好吃的水果》教学中,教师除了和幼儿一起了解多种水果的外形特征和内在结构外,还可以针对其中的专用名词“种子”,予以拓展延伸,将其衍射至生活领域,让幼儿思考生活中常见的“种子”有哪些?使孩子们认识到:草莓表面的“籽”就是它的种子,木瓜剖开后滚出来的“籽”也是它的种子。
        三、利用精彩内容带动幼儿开展学习,塑造幼儿综合素养
        引导幼儿将故事类图画书中的精彩内容、丰富情节进行演绎,会于潜移默化中实现对幼儿各方面意识与能力的培养。而且,幼儿在动手做、动脑想、动口说的过程中,其思维也会更加活跃、想法也会更加奇妙,更利于对幼儿创造力与思维力的塑造。因此,教师在故事类图画书教学时,也应该多设置一些辅助性教学活动,并以故事内容为引领,鼓励幼儿以自己的方式就故事之中自己感觉美好的情节、生动的内容、有趣的活动等予以再现,以实现对幼儿综合素养的塑造。例如,在教学故事类图画书《下雨的时候》时,教师可以结合故事内容,设置情境:滴滴答答下雨啦!小兔子在雨中走,小兔会想什么办法避雨?此时,幼儿自会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并尝试用自己的方式来表现小兔子避雨过程中的动作、语言、神态等,使故事类图画书教学活动的开展更加丰富多彩、生动有趣,更利于对幼儿综合素养的塑造。
        四、结论
        总之,幼儿教育中故事类图画书教学实践的开展,已成为新时代幼儿园育人目的得以达成的主要途径。且更利于幼儿园教学效能的提升与幼儿认知能力的增强,也可以在不同层面、领域对幼儿成长、发展产生不同影响。同时,随着故事类图画书教学活动开展的深入,幼儿所获得的认识也会更加多元、丰富、充分,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效能、作用、价值也会充分凸显,更利于幼儿发展需要的满足与认知夙愿的释放。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借助故事类图画书落实幼儿园教学实践时,必须根据幼儿认知现状做好对图画书内容、主题、资源的选择与研判,使所使用的故事类图画书更具针对性、科学性、发展性,且可以更好服务于幼儿综合素养塑造。另外,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教师也应该以故事类图画书为辅助,加强对活动形式的创新、活动路径的延展、活动措施的优化,以确保故事类图画书教学活动的开展可以更好服务于幼儿综合能力提升,更好作用于幼儿园教学活动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香. 如何创造性地讲好图画书故事[N]. 新华书目报,2019-07-11(011).
        [2]刘友棚,费广洪.4~6岁幼儿图画书故事理解特征研究[J].幼儿教育,2018(30):40-43+56.
        [3]郭雨欣.故事类图画书早期阅读指导策略[J].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29(02):95-98.
        [4]王岔庄.幼儿故事类图画书阅读指导策略[J].儿童与健康,2016(11):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