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有效策略初探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2月35期   作者:李丽光
[导读] 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使用有效策略进行古诗词教学,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李丽光
        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勃利县倭肯镇中心校 154500
        摘要: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使用有效策略进行古诗词教学,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还可以使学生的想象空间得到进一步拓展,提高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效率和质量。基于此,本文对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有效教学策略进行了研究与探讨,希望可以帮助提高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策略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
前言:
        古诗词是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在教学中使用有效策略,可以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诗人的情感,增加情感体验,并由此深层领悟古诗词的内涵,提高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效率和质量。所以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语文教师需要运用优化教学方式,为学生创建一定的教学情境,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体会,使学生在深度理解古诗词内容的基础上,感悟古诗词的内涵,提高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效率和质量。
一、应用多媒体技术,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词内容
        在对古诗词的教学中,教师根据古诗的内容,应用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导入情境进行教学,可以有效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词的内容,体会古人情感,并缩短年代久远的古诗词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更容易接受其中的语文知识。
        比如,在学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这首古诗时,教师就可以依据古诗的背景提前准备好一些庐山瀑布的壮观图片,使学生的眼球受到强烈的冲击,然后再开始授课。教师可以先向学生提问:“同学们,你们见过瀑布吗?喜欢看瀑布吗?”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瀑布上。当一些学生回答:“没见过,喜欢。”然后教师又说:“那今天就在课堂上认真看看庐山瀑布好不好呢?”当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产生学习兴趣后,教师再开始讲授到这首古诗。当对古诗第一句:“日照香炉生紫烟”进行讲授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远望庐山瀑布的图片,然后对照图片对第一句古诗进行讲解。当对其中的“炉、烟”两生字读音教学完毕后,让学生观看图片,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图片中升起水汽像什么?”学生会回答:“像烟。”教师又问:“那你们再看一下,为什么水汽紫颜色的呢?此时阳光足吗?”学生会回答:“阳光很足,是阳光照射的原因,所以水汽变成紫色的了。”接着教师又问:“那远看庐山瀑布是不是像紫色的烟呢?”学生便会领会诗句中第一句“紫烟”的意思。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同学们你们看一下庐山远看像不像一个大香炉啊?”当学生按照教师的引导进一步观看庐山时,就会清楚诗文中第一句“遥望香炉生紫烟”的意思:庐山远看像一个大香炉,壮观的瀑布流下时产生的水汽经过充足的阳光的照射,就像升起的一缕缕紫烟一样,非常壮观。
        教师再按上面的方法,对古诗词的其它三句进行教学,就可以使学生很清楚理解古诗词的内容,并体会古人作诗时真挚情感。教师在此基础上再对学生进行此古诗词中涉及的语文知识,学生就会更容易接受,较大程度提高教学效率。


二、设置故事情境,帮助学生体会古诗词情感
        由于古诗词创作的背景是在古代,离现代比较久远,小学阶段的学生因年龄较小,生活阅历不足,难免理解不透古诗的内容和涵义。所以教师可以在授课前对古诗的创作背景进行阐述,使学生清楚要教学的古诗是在什么的环境下创作的,也有利于他们深入体会古诗中的情感。
        比如,在对《题临安邸》这首古诗进行教学时,为了能够让学生深度理解作者林升创作时的情感,教师就可以这样为学生设置故事情境:“林升是南宋的诗人,这是他在杭州一家旅馆的墙壁上题写的一首诗。由于当时南宋的统治者,在临安苟且偷安,不思收复被金兵侵占的大片土地,林升内心极为痛苦和愤恨慨,所以在旅馆的墙壁上留诗,表达他担忧国家之情,以及对统治者的讽刺和警告。”然后,再向学生对诗的内容进行授课。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对这首古诗的创作目的和背景有一定的了解,领会作者在作诗时忧国忧民的情怀。
        教师根据古诗词的背景创建故事情境,有效帮助学生学习古诗词,使学生清楚古诗词的背景后再深入学习古诗,不仅可以深入领会作者的当时情感,而且还可以使学生对其中的语文知识更易接受,有效降低古诗的难度。
三、重现古诗词背景,帮助学生领会古诗词意境
        古代文人创作古诗词时,通常会把他们的感情、看法结合到一起,并载入一定的意境,以此向世人展现出特别的思想感情。通常需要学生对古诗的背景、事件和情怀等因素十分了解的情况下,才可以真正领会到古诗的涵义和作者所要表达情感。但小学阶段的学生生活阅历比较少,教师直接进行教学,往往使学生不能全部领悟古诗词中涵义和情感,来逐步引导学生领会古诗中的意境,来帮助学生深入学习古诗。
        比如,在《从军行》这首古诗中,由于这首古诗中所所表现的内容是将士们出征前无畏的英雄气概,以及矢志不渝的精神。而小学阶段的学生并未经历过从军,而且年代久远,学生便更加理解古诗中的意境。所以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有古代将士出征的视频,让学生体会到古代将士为保家卫国,重现马革裹尸还的时代背景,和将士们崇高的精神,然后再学生进行授课。部分学生仅观看一次不会完全理解其中的内容和情感,教师可以一边讲授古诗词一边播放相关的视频,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心领神会古代将士的心情和远大理想。当教师对古诗的最后一句进行教学时,也可以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去自主探索:“不破楼兰终不还,表达的是一种什么情感?”学生经过简单思考后就可以回答出教师的问题:“表现的是将士出征的决心。”这样就可以有效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内容,深入学习古诗词的同时还使学生感悟到古诗中的情怀。
        通过教师为学生创建古诗的相关的意境,可以使学生感悟到离他们很久远的情境,使学生仿佛置身到古诗词的情境中。并且,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去主动探索教学内容。教师对古诗词中的语文知识进行教学也会比较容易,对学生深入学习古诗词有极大的推进作用。
总结:
        总而言之,古诗词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容忽视的教学内容,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有效结合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使学生可以对年代久远的古诗词深入理解,提高理解能力,并深入体会到古诗词中的情感,丰富他们的想象空间。教师可以依据古诗词的内容为学生重现古诗词时代背景,使学生心领神会古诗词的内涵,进而有效提高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张伟.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方法初探[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0,(5):64-65.
[2]刘淑琴.如何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巧妙创设情境[J].学周刊,2020,(2):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