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分层次教学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2月35期   作者:李盼
[导读] 分层教学是近年提出的新概念,其本质就是因材施教
        李盼
        山东省济南市钢城区新兴路学校 山东省 济南市 271100
        摘要:分层教学是近年提出的新概念,其本质就是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知识储备、学习能力、学习基础等评价指标,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层次,从而能够在前期备课、课堂教学以及课后巩固三个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让教师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本文就分层教学在初中语文写作课程中的应用提出几点策略,希望能为广大教师提供帮助。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分层次教学;教学研究
前言:
        作文是初中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考试中分数占比大;同时,作文也是初中语文教学重难点,其内容宽泛、教学难度高。目前,初中写作课堂中出现较明显的两极分化现象,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挑战。将分层教学运用至初中语文写作课堂中,能够给教师更有针对性进行教学的机会,让教师抓住不同学生特点、对症下药,最终提升整体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分层教学的依据
        开展分层教学,首先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合理分层。笔者认为对于语文写作能力的分层,可以由以下几个角度进行:首先,按照学生本身的语文基础及文学素养,对于平时比较热爱阅读、对语文学习感觉轻松、一直保持较高的水平的学生可以分为一类,对于平时学习比较困难,尤其偏科、阅读素材积累较少、写作时可用素材少的可以作为一类;其次,可以按照是否能够合理运用写作技巧、满足写作要求进行分层;此外,还可以以对某一类文体写作较为擅长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师应当认清,对学生进行分层不能仅以学生的写作分数的高低作文依据,而是要根据不同分层指标,对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行分层。多种分层方式才能够让教师在教学中更加自如地进行针对性指导,达到更好的效果。
二、分层教学的意义
        教师需要明确分层的意义,并且要让学生和家长都明白分层教学的目的,能够保持正确的态度对待。分层教学不代表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不代表成绩好的学生就得到偏爱,成绩差的学生就被教师放弃,甚至感到自卑。对于写作部分的教学,进行分层能够让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更好地为学生设计教学目标以及教学方案;在课堂的教学中,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关注不同层级学生的学习需求与学习效果;在课后布置作业时,能够让每个层级的学生花费基本相同的时间进行巩固。分层教学能够使得优生更优,基础一般的学生能够达到新课标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基本要求,最终班级全体学生的写作水平都实现进步。教师要从自身做起,平等地看待每一层级的学生,真诚地对待每一个教学环节,让所有学生都能够努力在自己的层级做到最好、有所提升。
三、分层教学的具体措施
(一)课前:分层引导教案
        在备课阶段,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层级学生的能力有针对性地进行的课程教案的准备。例如,在进行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写作“写人要抓住特点”的备课过程中,教师要明确不同层级学生的教学目标不同,从而进行不同的教案准备。

对于写作能力较强的学生,学习这一部分内容注重的是语言的优化与琢磨,可以采用多种题材,注重对作文整体质量的把握;对于写作能力一般的学生,写作教学的重点则是抓住人物外貌和性格特征,通过具体实例有所体现。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不同层级的教学方案之间的转换与引导过渡,以便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及时调整。
(二)课中:分层指导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笔者推荐以“总-分-总”的方式进行教学。首先在课堂导入部分,教师对所有学生进行教学重点的说明,清楚表述本节课所有学生的共同学习目标与不同层级学生的学习任务。接着,教师按照分层指标将学生进行分组,最好能够通过小组教学的方式,对不同的层级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不仅能够不影响其他层级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也能够给本组学生更多与教师进行交流与沟通的机会。课堂尾声阶段,教师再集中所有学生的注意力,对全班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交流与总结,完成一堂写作课的教学。
        例如,本节课的核心内容要让学生以议论文的形式,完成一篇关于“信念”的主题作文。 对于高层级的学生,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进行讨论,选取自己喜欢的素材进行写作;对于低层级学生,则根据范文进行总结,学习议论文的写法。当然,对于范文的学习不代表让学生进行模板化写作,为了考试而机械套作,而是在阅读分析范文的过程中,梳理议论文的写作逻辑与框架,掌握议论文的结构和写法。在课堂中后阶段,教师可以让不同层级学生之间交换作文进行互评,也可以让写作较顺利的学生分享自己写作的内容和使用的例子,给其他学生参考。在整个过程中,所有学生都能够基于信念这个主题进行议论文写作练习,但不同层级学生拥有不同的侧重点,整体教学效果良好。
(三)课后:分层布置作业
        对于课后布置作业,教师也应当根据不同学生的能力水平,分别布置作业。对于写作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让学生在课外多用时间进行阅读积累,通过自己的写作模式,尽可能多输入文学作品,从而以更加多变的写作形式提升写作水平;对于写作水平一般的学生而言,在课后主要进行范文的阅读与仿写,收集积累最基本的、最通用的素材案例,以便在写作中运用。
        以围绕给定的主题进行写作作为课后作业为例。对于写作能力强的学生,教师以安排他们以自己喜欢的风格和题材进行写作,诗歌、散文、小说等形式均可,让学生自由发挥;但对于能力一般的学生,教师就应当规定写作题材,以考试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记叙文、议论文等形式,加强他们对这种文体的掌握和写作的训练。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注意对于不同阶层的作业量分配需要合理,不可过分占用学习时间,也不可太过简单敷衍。
总结:
        总而言之,作文是初中语文学习中重要的一环。写作能力是多方面多角度构成的,与学生的写作能力、理解水平、文学素养积累等紧密相关。教师通过合理的分层依据将学生进行分层,在课前备课、课堂教学、课后作业三个环节对不同层级的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不断调整和改变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每一层级学生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徐洁.分层教学法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语文课内外,2020,(24):201.
[2]杜勇林.分层递进法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实践[J].赢未来,2020,(24):64-67.
[3]温军.如何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运用分层教学法[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13(20):1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