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语文教学如何将微写作与大写作教学相结合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2月35期   作者:刘莉
[导读] 随着初中语文改革的不断深入,为了锻炼学生写作能力,
        刘莉
        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第五中学 253500  
        摘要:随着初中语文改革的不断深入,为了锻炼学生写作能力,初中语文教师要更好的运用好“微写作”方式,微写作是随着社交网络兴起孕育而生的一种新型写作方式,具有语言精炼、篇幅短小等优点,适合当下年轻人碎片化的阅读习惯,在诸如微博、网易等社交平台上备受追捧。初中语文教学可以通过微写作的应用培养学生口头语言转化成书面语言的能力,并在此过程中较好的提高其“大写作”的能力,锻炼其语言表达能力、语言概括能力以及论证表述能力等。学生对于微写作的熟练运用,不仅能够大幅提升“大写作”水平,提高语文成绩,更能极大的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语文;微写作;大写作;结合
前言:
        微写作的体裁同传统写作一样具有多样性,其中最为贴近初中语文教学的体裁是微小说与微故事,其行文风格相近的是初中语文写作中的记叙文与议论文。初中语文教学可以通过微写作的应用培养学生口头语言转化成“大写作”的能力。
一、微写作与大写作结合训练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的意义
(一)有利于消除学生写作的畏难情绪
        在许多学生眼里,谈到作文,都难免会产生“作文难,难作文”的心理。这种畏难情绪作祟,使得许多学生在作文写作的过程中,往往会因为自己本身的心理障碍而影响写作的效果。而学生之所以在写作中存在严重的畏难情绪,一个重要的因素在于:过去的作文写作训练过于死板,限制文体、规定字数等的写作模式,束缚了学生的写作思维,同时也容易让学生因感到困难而产生畏难情绪。笔者认为:写作,本是一个有感而发的过程。如果教师在开始进行写作训练时,过于提高难度,难免会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和传统的写作训练模式不同,微写作训练模式比较灵活,不限制字数,不限制文体,学生可以自由抒发情感,表达自己的思想见解等。这种灵活自由的写作训练模式,一改以往的长篇大论式,有助于消除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畏难情绪,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
        我们常说:“三天不练手生”。对学生的作文写作而言,日常练笔是提高学生作文写作水平的必经之路。如果教师在开展作文训练时,只训练学生写大作文而忽视小作文的写作,由于日常练笔不足,学生的作文水平难以得到显著的提升。因此,在作文写作中,初中语文教师要将日常作文练笔与大作文训练有机整合起来,共同提升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而笔者认为:微写作不微,见微知著。在日常的作文训练中,教师强化微写作训练的开展。刚开始,学生也许只会写一句话、两句话,慢慢的,学生能够自主地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思想,在作文写作上,能够做到“信手拈来”。这是一种长期的训练过程,而学生的作文水平,也是在长期的训练中潜移默化地提升。
二、初中语文教学如何将微写作与大写作教学相结合的措施
(一)注重“微活动”开展,在“活动微感”中训练“大写作”
        学生天性爱玩,我们可以利用他们爱玩的特点组织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微活动作为微写作的素材。

微习作篇幅短小,短暂的微活动正好迎合了微写作训练的要求。学生通过微活动练习微写作,即时的观察,即时的参与,即时的感悟,学生有话可写,有感而发,有情可抒。如我们可以在一体机上呈现一个人物头像,让学生事先观察人物眼睛的大概位置,再蒙着双眼利用一体机手写功能帮此人将眼镜盲画到此人脸上的正确地方。结果肯定会有学生将眼镜画到鼻子上、脑壳上、嘴巴上,甚至根本就没画到脸上。
        在这样的微活动过后,再布置学生根据刚才活动的场景进行微写作,学生一定会下笔如有神,行文如流水般通畅,微活动——微感悟——微写作,经过这样的活动历程,学生一定会发现写作的广阔天地,类似的活动我们还可以开展辩论会、智力竞赛、记者采访等。通过这样的微活动,学生一定心潮澎湃,感怀满满。有的学生甚至不要老师布置,就自觉地用笔抒发参加活动的喜、怒、哀、乐,记下难忘的人和事,这样的微习作如此生动活泼,情真意切,感人至深。在积累如此深刻的感悟后,教师可以因势利导,将学生的“微作文”扩展成“大作文”,这样不仅能丰富学生的体验,也能够丰富学生在写作时的语言。
(二)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积极展开课外实践活动
        语言作为人类日常沟通的最重要的交流工具,高中语文的学习不仅是为了培养学生扎实的语言运用能力,更是为了通过学习古今中外的语言著作而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准,促进其价值观体系全面健康的树立。语言的学习最终还是作用于生活,因此教师在应用微写作与大写作结合时,要结合当前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展开相应的教学活动。教师在布置微写作任务时,其主题选择要尽量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当前的文化水平,辩证统一古典文化、西方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优势,引导学生多对文学素材进行哲学、历史、政治、经济等多角度的思考,并学会融会贯通,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在微写作与大写作结合的创作过程中表现出来。
        学生运用本身的生活经验,在学习过程中更易达到感情共鸣,从而加深其理解程度。除此以外,教师还应积极开展丰富的课外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多从实践中进行思考,将语文理论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为文学创作提供新思路。如,在清明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历史重演与情感再现等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更深刻的感知文化节日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展开微写作与大写作,学生基于个人的真实体验出发,其写作的作品更具有现实意义,情感共鸣也更强烈。在贴近现实的创作环境之中,学生可以自由抒发个人情感,有效提高了个人语文书写能力与表述能力。目前,手机与电脑等电子终端比较普及了,教师可以提倡学生利用诸如微信朋友圈、微博等平台,发布一些图文并茂的作品,文字不要求字数,但一定要生动而深刻。在前期积累了经验后,可以进而拟定大作文的提纲,然后在引导学生进行大写作。
总结:
        总之,教师巧妙地借助教材与实践相结合,对学生进行训练微写作与大写作训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走进语言的现场,形成个性化的阅读体验,唤起学生的写作动机。 教师需要借助教材中的课文,巧妙切入生活实践活动,从而不仅让学生在“微写作”中表达出自己的微言大义同时,提升“大写作”表达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丁艳梅."微写作"大文章 ——"微写作"嵌入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初探[J].新课程·中学,2018,(11):37.
[2]邓菊.微写作,大精彩——提升初中语文写作教学质量的思考[J].新课程·中学,2017,(8):1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