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洋
四川省仪陇县柴井八一希望小学校 637676
摘要:阅读是能够促进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的重要途径,长久以来阅读教学也是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当中的重点和难点。利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能够对学生的情感、价值观念等进行系统的塑造,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对于学生的学习、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意义。但是,目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仍然存在着教学模式陈旧单一、语文阅读教学效率低下等问题。笔者从教学实践经验出发,结合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对如何解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现存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能够为今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提升
前言:
新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锻炼思维能力,培养认知情感的有效途径。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是指小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所得到的一系列能力素养的集合,包括对于外界事物的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述能力以及对于传统文化的修养。通过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促进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一、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小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以及接受能力都有限,加之小学阶段的学生个性活泼,喜好有趣的知识,而小学语文教材内容普遍偏向于“枯燥无味”,因此,如何激发小学生对于语文阅读的学习热情,就显得尤为重要。情景教学是一种在小学教育中使用的较为频繁的教学方式,笔者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通过开展情景教学的方式,能够有效地激发小学生对于语文阅读的学习热情。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在阅读教学中,将原本晦涩难懂的语文文本知识创新改变为生动有趣的小故事的形式,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有必要的情况下,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情景剧的形式,将文章内容表演出来,以此激发学生对于阅读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阅读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赠汪伦》这首诗的时候,除了对该诗进行基本的讲解之外,语文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对开展情景剧表演的方式,深化学生对于该诗的理解。由一位同学扮演李白,另外一位同学扮演李白的好友汪伦,对教室进行简单的布置,编排一个表演时间为10分钟左右的“李白送汪伦”情景剧,通过情境表演,能够使学生李白对汪伦离别的不舍之情,也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到古人的情感状态丰富。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有效地促进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弘扬,还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对于小学语文古诗词的阅读兴趣,从而使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二、创新教学模式,发挥教师引导作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对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当中,教师与学生角色转换问题的讨论一直不绝于耳。
笔者认为,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发挥课堂引导作用,应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结合班级内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开始前制定出详细的阅读教学目标、列出语文阅读教学重点,确保教师能够对语文阅读教学工作做到有的放矢;二是应当对阅读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进行精心策划,保证教学活动能够顺利、高效开展。对于学生在课堂阅读中可能会提出的任何问题,语文教师都应当做好充分的准备,只有这样才能够使教学活动变得得心应手。三是小学语文教师应当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采用正确的教学方法,真正的吸引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比如,对于课文中比较有深意的段落,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探究讨论,然后在进行阅读小比赛,引导学生对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行探究;对于部分诗词,语文教师可以组织一次朗诵比赛,引导学生在对诗词的朗诵中更加深入的理解诗词内涵。
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梦想的力量》这篇课文中,语文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找到瑞恩的梦想究竟是什么,通过什么方法试了这个梦想的。然后,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对梦想的力量进行探究,使学生明白梦想的力量的伟大之处,最后要求学生自行查找一个关于梦想的名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每天大声朗读一遍,激励自己时刻不忘梦想,为梦想而努力。
三、有效利用课堂时间,提升课堂阅读教学效率
如何对每堂课45分钟进行有效地利用,是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需要关注的一个重点问题。只有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使学生通过阅读学到更多的知识,才能够说课堂教学真的是具有效率的。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应当树立一种紧迫感,利用好每一分钟,将知识最大限度的传授给学生。此外,小学语文老师也应当帮助学生产生紧张感,使学生集中精力,参与到语文阅读学习中来,师生配合,从而有效利用课堂时间。
例如在对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进行教学时,可以先要求学生利用5分钟时间借助字典或者小组互助的方式,对课文中的生字,生词进行查找,扫除学习障碍;紧接着,利用10分钟时间引导学生对于故事发生的社会背景和社会环境进行大致的了解,同时对课文内容进行阅读,加深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然后,利用15分钟时间进行美育与德育渗透,帮助学生理解小女孩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使学生明白当下生活的美好;再利用10分钟有教师对课文中的难点和疑点进行解读:为什么小女孩死后,嘴角还有微笑?最后,利用5分钟时间对本堂课进行总结,评选出课堂积极回答问题积极地同学,给予适当的奖励。通过这种对课堂教学时间的有效利用,在教师讲课的同时,还能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自主思考,从而使学生能够学到真知识,最大限度的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率。
总结:
总而言之,在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需要语文教师对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积极转变教学理念,有效开展阅读教学以及有效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同时,在实践教学中需要创设教学情境、创新教学模式,借助教材课本和阅读讲解,在激发阅读兴趣的基础上,发挥出教师的指导和引导作用,促使学生自主阅读和深入阅读,强化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只有这样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才能够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 晋兆敏. 浅谈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 教育科学(全文版), 2018(10):00231-00231.
[2] 闫科. 浅析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 语文课内外, 2020, 000(008):246.
[3] 高晓燕.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探究[J]. 赤子(中旬), 2017(03):33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