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军勇
湖北省枣阳市熊集中学 441212
摘要:阅读是实现终身学习的有效途径,对于初中学生而言,更是积累知识、提升能力、训练思维的重要举措。初中语文老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开展阅读,从方法技巧方面加以指导,结合语文教学内容,不断丰富阅读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广泛搭建交流平台,进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营造深厚的阅读氛围,让学生爱读、会读、读好,并在不断提高阅读能力中,提升语文素养。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兴趣;激发
前言:
语文阅读是终身学习的有效途径之一。对初中阶段学生而言,阅读不仅是认识世界的一扇窗,更是提高阅读水平和语文素养、促进个性发展乃至认知思维水平的重要途径。基于此,语文教师应指导学生拓宽语文阅读知识视域,有效地开展语文阅读活动,并不断思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有效途径通过阅读技巧指导、丰富语文阅读内容、搭建阅读交流平台等的多种阅读教学方式,激发语文阅读兴趣 。
一、阅读方法技巧的指导,激发阅读兴趣
初中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工作时,经常会遇到家长反馈说,给孩子买了很多课外名家作品,家中也是藏书累累,但学生很少去读或者干脆不读,有的学生会直接告诉家长不喜欢读,或者是在家长的逼迫下读了也没有什么收获,针对学生的这种阅读状况,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阅读方法进行细致耐心的指导,让学生不仅爱读,而且会读,并能从中汲取所需的文化营养。
首先,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精读指导:从理解每字、每句、每段的意思做起,坚持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落不离篇章的原则,掌握字词、内容等方面的知识;也可采取整体感知之后的精读细研与品味赏析,做到重点突出,理解透彻。阅读中要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做到眼到、手到、口到、心到,边读边批注,边想边感悟。对于课外阅读,教师可鼓励学生将上述方法加以运用,提高阅读的效果。
其次,加强速读训练,针对阅读作品繁多的情况,如果每篇都去精读,没有必要也不切实际。速读时教师要指导学生依据自身需求去选择性阅读,不仅要读出一定的速度,而且要求理解深、记忆牢。这样的阅读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迅速扩大语文视域。
再次,教师还应学生指导写读书笔记,在阅读过程中,指导学生将有教育意义的警句格言、精彩生动的词句段落摘录下来,形成自己的“资源库”,丰富语言积累。学生在做读书笔记时除了摘抄、写感悟外,可以将读书笔记做得生动活泼一些,如将读书笔记做成图画、手工、贺卡等,这样学生会更加喜欢阅读,而且发展了其他方面的能力。
最后,教师还可以通过指导学生练习放声诵读,提升阅读兴趣。诵读是一个将文字变为声音艺术的过程。诵读时要求学生发音清楚响亮,不读错字,不漏字,不添字,不唱读,不重复朗读字句。学生可以自我陶醉于朗读之中,也可以与同伴同读,这样不仅有助于文章内容的理解,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与兴趣。
二、丰富语文阅读形式内容,激发阅读兴趣
首先,强化集中阅读。最有保证的阅读莫过于课堂上的集中阅读。
教材所选取的文本大文质兼美,教师可结合所授内容,让学生把认生动优美、情感丰富、意义深刻的句段放声读出来,其他学生从遣词造句、思想内容、写作技巧、语言风格等方面大胆进行鉴别赏析;也可每周专门设置一节语文课为阅读课,内容可让学生围绕一个主题选择,也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能力、认知水平或兴趣爱好自由选择,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集中交流,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其次,拓展阅读时空。课内阅读往往存在时间限制大、自主性不强等不利因素。教师可以发动学生每人带几本书到班级组建成图书角,每周也可将图书馆的一些书籍整体借阅到班级,这样学生在校内阅读就很方便了不少。还有互联网,它提供的阅读资源可以说是海量的,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地网络阅读。现在的学生课业负担普遍较重,校内时间是有限的,那就要积极拓展课外、周末阅读时空。周末、节假日教师可少布置一些抄写的作业,多安排一些阅读性的活动,让学生徜徉在阅读的世界里,汲取多方面的营养。
最后,创新阅读形式。阅读形式的多样性,可以提高阅读兴趣和效果。教师可以开展情景体验式阅读,根据不同的阅读内容,设置情景或步入现实生活,让学生有亲临感,这样容易引起情感共鸣。
如,在春光明媚的早晨,让学生走到草坪上诵读朱自清的《春》,感受春的清新与生机;在漫天飘雪的时候让学生边欣赏雪边读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毛泽东的《沁园春雪》,领略诗人笔下不同的雪景和不同的情怀;也可邀请家长参与亲子阅读,通过共读一本书,一起分享读书的感动和乐趣。
三、搭建交流平台,激发阅读兴趣
首先,开好读书汇报会。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阅读情况,有计划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汇报交流活动,让学生体验收获的喜悦。
如,利用课前三分钟,学生们之间相互交流阅读积累到的好词好句;举行假期“打卡寒假读”精彩好书阅读活动;开展“名著伴我成长”评述活动;举行阅读质疑活动,每个学生亮出自己的疑点,请求援助,其他同学讨论、探究,帮助出谋划策,解决问题。
其次,建好网络交流平台。教师可利用网络技术,开通教师博客、学生博客、心情日记、阅读论坛、网络作文……这样,让学生最自由地畅谈自己的阅读心得、体会或收获,达到交流提高的目的。
最后,办好阅读竞赛活动,竞赛活动既可以检测阅读效果,又可以激发阅读兴趣。教师可组织“班级赛读会”、“美文一起阅”等集体朗读比赛,可举行分层次课外知识竞赛,可开展读书手抄报评比、“阅读之冠”评选等活动,可举办课外阅读考级活动……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激发学生乐于阅读的情感。
总结:
基于阅读是实现终身学习的有效途径,初中学生应在积累知识、提升能力、训练思维的等重要举措支持下,在语文老师有意识地引导下,激发阅读兴趣,并通过教师语文阅读教学实践方法技巧等方面的指导,结合语文教学内容,不断丰富阅读内容。同时,教师也应在阅读教学中,广泛搭建交流平台,营造深厚的阅读氛围,让学生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进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王怀信.浅谈初中语文阅读兴趣的培养和技能的提升[J].山东青年,2020,(1):92,94.
[2]祖秋黎.提高初中生语文阅读兴趣方法探讨[J].语文课内外,2019,(31):150.
[3]梁小丽.让兴趣引领学生阅读,优化初中语文教学[J].求知导刊,2019,(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