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艳兰
长沙市芙蓉区育才东屯小学
摘要:小学英语课堂中过渡语运用得当,不仅可以推进课堂教学步骤,达到教学目标,还能引发学生积极思考。教师设计的不同类型的过渡语能激发学生以不同的思维方式或者角度看待问题,因而教师运用好过渡语,在培育学生英语思维品质过程中至关重要。
关键词:小学英语;过渡语;思维品质
在小学英语课堂中,过渡语在进行教学活动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它能起承转合,能引发学生思考,能下达任务指令,更能培育学生的思维品质。下面以观察的一些课例为例谈谈小学英语教学环节中过渡语运用培育思维品质的策略。
一、多用特殊疑问句的过渡语启发思考
面对本校大部分为进城务工人员子弟,教师在课堂上说得比较多的是“Is this…?”“Do you…?”等简单句型,学生经常不经过过多的思考就回答“Yes!”和“No!”。如果教师采用特殊疑问句就不一样了,学生得充分调动大脑来思考如何用英语表达。
如教师在教授外研社新标准(一年级起点)五年级上册教材“Module 10 Unit 1 You should tidy your toys.”一课中,学生在读完一些词组和句子后,教师提问“Which is a good habit?”而不是“Is … a good habit?”这样的提问,这句“Which…?”开头的句子一出示,引发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学生能讲的点很多。
教师在让学生观看完一个无声视频后,激发学生思考“If you were Ms. Smart, what would you say?”“If you were Tom, what would you say?”学生通过猜想,会生发出很多说法,在这样的交流过程中,学生说得比较多,而老师只说一句过渡语,真正做到了促进学生深层次的思考。
在这堂课中,教师还大量通过这种特殊疑问句的过渡语来提问,一步步由浅入深分析文本,学生不知不觉在一点点思考中习得语言知识,构建有逻辑性的知识网络。
如“What do you think of Tom’s room?”“Why do you think the room is messy/tidy?”“Who makes the room messy?”“What happened?”“What do you want to know?”“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rules?Why?”
二、用基于深挖文本内涵的过渡语进行辨证思考
教师在教授外研社新标准(一年级起点)六年级上册教材“Reading for pleasure”的“The Different Duck”时,一只黑色的鸭子被每一个动物妈妈嫌弃长得丑,每个动物妈妈都赶它走,她最后找到了自己的亲生妈妈——漂亮的白天鹅妈妈,才发现自己是天鹅,很快它就长成了一只漂亮的白天鹅。这是一个非常励志的故事,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能破茧成蝶,获得成功,于是教师提出逆向思维过渡语“If you are the different duck, and finally you are not a swan, what will you do?”“If you will not be beautiful or you can’t be the best one, you are just a normal person, what will you do?”学生开始思考假如自己就是普普通通,该如何自处呢?于是学生说了很多自己的观点,“I will never give up.”“I will be myself.”“I will study hard.”等等。这个问题引发的思考也让学生明白,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获得成功,但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努力去做好自己,不要过度在乎名利。这个时候教师来句总结“You can find your value. Maybe you can be beautiful. Maybe you can dance well. Maybe you can play basketball well. Just be yourself.”学生再度反思自己的优点,获得自信。
三、例句示范过渡语激发比较联想思维
教师在教授外研社新标准(一年级起点)六年级上册教材“I want to go to Shanghai.”时,出示黄山、西湖、长城、海洋公园的图片,出示例句:
This is the Huangshan Mountain. It’s very famous. It’s in Anhui.
This is the West Lake. It’s very beautiful. It’s in Hangzhou.
This is the Great Wall. It’s very long. It’s in Beijing.
This is the Ocean Park. It’s very big. It’s in Hong Kong.
学生通过这些过渡语的示范,对比出句型一样内容不同的藐视方式,进而可以模仿此种方式,联想自己所在城市的特点和自己想去的某个旅游景点的特点,然后能比较轻松地用形容词和地点名词等来描述出来。
综上所述,小学英语教学环节中过渡语的运用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辩证性思维、联想性思维等良好思维品质。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在设计过渡语或者根据课堂教学即时生成过渡语时,都应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思维品质为导向来设计,这样学生在英语课堂上收获的不仅仅是几个词和句子,还有影响深远的思维模式。
[1]薛长芳. 浅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过渡策略 [J].小学教学设计(英语),2013(8).
[2]沈金燕. 有感于小学英语课堂中的衔接语[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