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晶
哈尔滨市育红小学校
一所学校之所以能够焕发不竭的生机,靠的是其强健的根脉,加之后期倾情浇灌下枝繁叶茂地生长。座落于哈尔滨市南岗区军事工程学院院内的育红小学是一个与新中国同龄的学校,前身是1949年诞生于重庆歌乐山的第二野战军军事政治大学子弟校。70年来,育红小学以“红色教育”强基固本,潜心教育,为培养全面发展的祖国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不懈努力,培育了革命后代,也培育出了一批“两弹一星”国防科技人才,成为优秀红色传统名校。
在新中国70华诞之际,育红小学深挖红色历史教育资源,重拾红色印记,让一代又一代育红人沿着红色的足迹坚定爱国主义理想信念,走稳人生之路,为祖国献礼。
一、踏革命足迹 铸历史丰碑:育才小学(1949年——1951年)
在育红的70年发展历程中,红色的记忆既是奋进的号角也是永恒的丰碑。校史馆里悬挂着历任校长的照片、70年前老师们的军装的照片、学校每段不同发展阶段的珍贵历史资料,同时述说着“陈赓大将”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的故事。
1949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女子大学在河南巩县成立,总校下属的一分校就是育红小学校的前身,育才小学校。1949年年底“二野军大”进驻重庆歌乐山落址,1950年初更名为西南军政大学。1951年6月,又更名为解放军第二高级步兵学校,这期间的部队子弟校——育才小学校跟随部队,设在歌乐山脚下,隶属西南军大女生大队领导。当时这所军中学堂的校长和老师均为现役军人,学生均为军人子女。全校仅有的十几名学生被安排住校,实行供给制。学生们统一着装,行动军事化,起床、吃饭、睡觉……一切听从号令。红色基因从那个时期起就根植在学生的血脉里。
二、传“军工精神” 凝磅礴力量——建军小学、文庙小学
(1951年——1964年)
1950年,西南军区所属的军报《建军报》创刊,在军界备受瞩目,颇具影响。在解放军第二高级步兵学校干部科副科长杨川的建议下,育才小学这支具有军人血脉的学校更名为“建军小学”。
1951年末,根据中央军委毛泽东主席“发展国防工业和国防科技,创办高级军事院校、高等国防科技院校”的指示,解放军第二高级步兵学校迁往哈尔滨,1952年组建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史称哈军工),开国将军陈赓被毛主席任命为院长兼政治委员,为全军各兵种培养军事科技人才。建军小学随军队整体迁至哈尔滨。
1953年,在陈赓大将的关怀下,由毛主席批准、国家高教部拨款建设了建军小学新校舍,即“哈军工”80号楼落成,成为哈军工整体建设的一部分。从此,“两弹一星”军工精神在校园中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军工娃娃们从小就立下献身国防的志向。建军小学的学生来自五湖四海,他们的父母多数都参过军、打过仗,还有爱国知识分子、随军的老教师,他们都曾经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为解放祖国、支持国家建设效力,与祖国的命运紧紧相连。
建军小学传承了毛主席提出的抗大精神,将校训定为抗日军政大学校训——“团结紧张、严肃活泼”,严格执行“军事化管理、一日生活制度”。同学们以哨声为令,按时起床、进餐、就寝、晚上还要开总结“检讨会”。学校三餐要集体排着队、唱着歌进入食堂,当听到口令才能拿起筷子吃饭,吃饭时不准讲话;夜间,值班的老师查床铺子、盖被子、喊入厕;使学生从小接受严格的纪律约束。
早期的建军小学传承下来的革命教育思想,为今日跨时代的“育红小学”打下了深厚的军事文化教学底蕴与扎实的作风基础。
1961年,国家教育部实施教育整改,建军小学在当地教育局指导下统一管理,哈军工干部部部长吴道明提议,根据地标将建军小学更名为“文庙小学”。1965年,学校正式交由哈尔滨市教育局管理,依据学校的历史发展特点,学校最终命名为“育红小学”。
在这所学校学习的孩子们深受革命传统教育的影响,从小热爱军队,以当兵为荣。特别是听到,学校请来的老英雄、老革命家讲的革命历史、艰苦战斗、胜利解放革命传统故事时,使孩子们对我国军工科技事业充满着梦想与憧憬!当课堂上,老师让孩子们写《我的志愿》时,他们都以研究新式武器、保卫国家为荣。
纵观建校以来从军工走出的万千优秀学子,有的成为了航空航天、激光领域、防火墙国防科技领域的院士,为祖国航天国防科技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还有的成为将军、教授、工程师、军官、全国劳动模范、工匠精神的代表……投身于祖国最需要的每个地方。其中颇具代表的有包为民院士、方滨兴院士、范国滨院士、慈林林将军、陈海安将军。如今他们年逾花甲,却欣慰无愧曾为军工好少年!
三、筑红色梦想 显军人底色——育红小学(1965年——2020年)
如今的“育红小学”已发展为占地面积2万余平米,拥有42个教学班、100多名教师、1800名学生的学校。
新时代,育红小学不忘初心,弘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将“红色文化”作为学校文化,以少年军校特色教育为的育人内核,以习近平总书记“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要求为标准,培育学生爱国主义情感,集体主义精神和使命感。
2018年7月,“育红少年军校”正式成立,实行“以军养德、以军启智、以军修身、以军正心”的军旅特色育人模式,以“军工精神”为引领,以“特色引领、科研精进、文化精进、团队共进”为教师队伍发展目标,开展红色教育。
2019年,育红小学举行了隆重的70周年校庆盛典,纪念70年来用红色思想铸魂育人的丰硕成果。学校邀请校友荣归,将军工精神薪火相传。昔日的学子走上讲堂,为同学们讲座,点燃后辈学子的航天梦想,科技梦想,从军梦想。
2020年,育红小学发挥辐射引领作用,成立了“红色联盟”,吸纳了全国范围内30所红色传统学校,欲打造更为广阔的红色教育新天地,共谋未来发展。
新时代,育红接好红色接力棒,再启新征程,为筑牢中华民族伟大根基,为祖国美好的明天培育德才兼备的红色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