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颖
( 沈阳城市建设学院 辽宁省沈阳市 110000 )
摘要:近年来,我国高校事业发展迅速,传统的高校人事管理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为了适应新形势下高校教育发展,我国高校人事管理也发生了飞速的变化,虽然人事管理制度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仍然处于较为传统的人事管理阶段。
关键词:人事管理;制度;改革;政策转变
引言:
高校人事管理的制度需要进行创新。以往旧的人事管理制度,缺乏新意,对于人才发展没有优势可言,难以培养出高素质人才,无法为教育事业提供有效的研究成果。针对时代特点进行创新制度,最大化的发挥自身优势进行制度改变。
一、当今社会背景下高校人事管理现状的弊端
人力资源缺乏系统有效的管理。在当今时代背景下,部分高校仍采用以往的管理方式,导致人力资源流动慢。人力资源的优势无法充分发挥出来,同时导致市场配置不够完善,无法对于人员进行充分的检测,甚至造成人才浪费。
对于人才的引进过于片面。一些高校将学历放在第一位,从而忽视了人才的综合实力。同时,缺乏对于人才的考验。部分学校因为人才的缺失,无论何样人才都进行引进,导致专业性不强,无法进行有效的工作,耽误研究工作。
缺乏有效的考核机制。部分人才在工作中过程中不认真,在没有考核机制的情况下,耽误工作进度。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导致工作态度不积极,状态散。
奖励机制不完善。平均分配的大前提下,导致部分人员不重视工作,而认真工作的人员却没有得到应得的奖励,分配不均匀会导致管理人员缺乏工作热情。
二、进行人事管理政策调整
改变以往管理方式。当今人力管理需要进行思维上的转变,需要进行人性化的管理。充分考虑人才的特点,进一步提高人才的专业性,提高综合能力。由此,人才进行充分利用,将人才优势发挥最大化,人事管理的工作效率也会提高。部分领导者对于创新管理的思维概念不成熟,一味进行大量的资金投入,不考虑人事管理真正需要什么。面对人事管理无法有效率的进行时,应从整体的师资力量着手,使教师队伍雄厚,拥有良好的文化环境,有利于人才流入。文化对于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良好的教师文化环境有利于人才进行学习。加强人才的实力,使其更好为高校提供研究成果。
进行人才考核淘汰的管理机制,针对人才的实力,进行周测、月测,进行成绩汇总。同时询问教师人才的表现情况,进行总结。淘汰态度不认真以及工作状态不好的人才,实现精简化的人才队伍,避免因人才过多导致管理不善,从而浪费人才管理资源。
使用多种方式进行人才的整合。例如:进行小组分配,将任务相似的人才分配到一组中,有利于人才进行交流,可以更好的完成任务。提高工作效率,使人事管理更加便捷。其次,利用教师带动人才,教师将任务分发下去,人才与教师一同进行讨论。增添教师与人才之间的互动,同时有利于教师对于人才的观察,有利于进行考察的总结。
设立奖励机制,采用公平的制度针对考察结果进行奖励,突出其优秀成果,进行奖项的颁布,在高校内部进行嘉奖。进行教师以及人才共同奖励,重视教师的教学成果,鼓励教师与人才进行高效工作。
三、进行人才专业培训
术业有专攻,对于人才的培训也是至关重要的。高校应定期组织人才与教师一同进行专业性的课程培训。以往的人才与教师,仅仅局限于高校内部的专业性知识,对于其他学校的相同性领域的专业知识接触不多,也无法与其他高校进行比较学习。这就需要在新的管理背景下,高校充分考虑学校的教学资源,与其他学校进行合作,进行专业性的交流,充分考虑现如今人才所需,社会所需。
同时可以聘请相关学术的专家,进行讲座。以及进行问题的答疑,教师可以邀请专家一同进行人才的数据评估,保证数据的权威性,以及公平性,更好的发挥专家的学术优势,充分利用优势条件,为高校争取利益。
四、进行合理的管理规划
人事管理的改变,需要进行合理的安排。对于人事管理,需要进行合理的、长期的、有计划的安排。将人才引进作为人事管理的目标之一,同时引进何种人才,针对人才培养的具体政策,也是十分重要的。合理的人才引进可以为高校带来收获。同时,人才的引进不仅仅是高校自身的工作,需要各个部门进行配合。形成系统的引进模式,对于人才引进起到一定的领导作用。
同时安排科学的学术目标,有计划的进行实施,有利于针对学术研究获得收获。人事管理的合理安排是高校学术研究的基础,合理的安排人才,学术任务,有利于为高校争得荣誉,可见,合理的管理作用如此之大。需要从面试、录取、试用这几个阶段分别进行合理的管理规划。例如:在面试时,查看人才简历,但着重观察人才的综合实力是否值得录用,也可先与教师进行学术沟通,更加有利于了解人才的综合实力,以及是否适合于本学校。录用后,进行任务发放,安排时间完成,可借此了解完成任务快慢,以及完成是否认真。在试用期期间,观察其工作状态,以及教师对其基本评价。基于这些基础性合理安排,有利于观察人才是否适合。
五、进行人事管理素质培养
部分高校的人事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导致工作无法顺利进行。人事管理对于自身的文化素质,以及专业性的素质要求高,这就需要人事管理人员加强自身建设,为高校发展而锻炼自己。管理人员素质对于人才的管理,以及相关事务的影响巨大,需要具有指导性的专业人员。针对素质培养,高校需要进行资金的支持,同时提供有效的学习机构,方便进行学习以及知识的加强,在建设自身的同时,更加有效的为高校服务。由此,人事管理人员素质得到了加强,对于管理也会更加得心应手。对于人才招聘,也会更加专业,避免因专业素质不高导致人才外流。
面对现如今的社会现状,人事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需要不断进行自我提升,以此跟上时代步伐,避免被社会淘汰,充分了解专业性知识对于日后管理增添了更多的便利。也可对于新的人事管理人员进行指导以及培训。
六、针对教师进行“德行”的培养
对于教师的“德行”培养,是面对大环境下必须做出的改变。德行的培养不仅仅要求教师的专业素质过硬,更需要教师清楚人才的需要,进行帮助,给予心理上的安慰。“师德”也是现如今高校所需要的,对于人才的培养,对于人才管理者的专业性知识的需要,教师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加强师德建设,有利于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专业性人才,为高校建设做出贡献。
七、结束语
面对人事管理的政策改变,需要各个方面一同进行配合,将生产资料进行整合,充分发挥制度的优越性,使教育事业发展更加顺利,同时也为其他高校带来新的人事管理的模式。在现代化的背景下,人事管理的发展也最终会走向新的道路,从而推动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霍晓峰.分析大数据下高校人事管理中的师资队伍建设策略[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9(23)
[2] 朱旭红.高校人事管理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J]. 现代营销(信息版). 2020(01)
[3] 刘晶.人本理念下高校人事管理工作的创新策略[J]. 才智. 2019(34)
[4] 金昊.高校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J]. 中外企业家. 2020(07)
[5] 李如妍.关于高校人事管理工作精细化的思考[J].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6)
[6] 杨金蕾.民办高校人事管理中优化激励机制的研究[J]. 老字号品牌营销. 2020(02)
[7] 刘维秦.基于学历进修协议的高校人事管理制度的完善[J]. 陕西教育(高教). 2020(04)
作者简介:
邹颖(1986.12—),女,汉族,籍贯:辽宁大连人,沈阳城市建设学院,助理研究员,硕士学位,专业:信息管理,研究方向:人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