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2月35期   作者:黄文华
[导读] 新课改背景下,对学生的学科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
        黄文华
        安溪县湖头中心学校 福建省泉州市 邮编:362400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对学生的学科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具有广泛应用性的基础学科,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语文综合素养,在实践教学中注重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培养。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小学语文学科特点和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兴趣及学习能力,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强化学生阅读及写作能力,来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本文就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进行探究,希望对小学语文教学水平提升有所帮助。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
前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教学是一项比较重要的教学内容,而读与写之间紧密相连,不可分割,“读”是“写”的前提,而“写”则是“读”的延伸。两者相结合,才能有效地推动学生的综合发展,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读写教学的重视程度,并应用合适的教学手段对其进行拓展延伸,推动学生的综合发展。
一、加强阅读,引导学生仿写
        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缺乏丰富的经验,致使在写作的过程中常常感觉无从下笔,陷入在写作的困境中。在以往传统的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并不重视阅读与写作的结合,对于阅读往往是一带而过,对写作也只是笼统地将一些写作要领讲解给学生,缺乏将阅读与写作结合的意识。要想写出好的文章,必须建立在良好的阅读基础上,才能实现这一目标,避免小学生在写作时一筹莫展的现象。若想帮助小学生摆脱写作的困境,提高语文表达能力及写作水平,语文教师应加强小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阅读,使其能通过阅读来提高自身理解能力,对课文进行更深入的理解及探究,同时在阅读的过程中,让学生掌握文章结构、修辞手法以及描写方法等写作技巧,引导学生进行仿写。另一方面,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优美的语句及词汇进行背诵或摘抄,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并能运用到写作当中,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文章,突显读写结合的效率。
        以《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为例,本篇课文的作者运用了较多生动且形象的优美语句。教师可以让学生仔细认真阅读这篇课文,并将其中自己认为好的词语、句子进行摘抄,用来丰富自身的词汇积累,同时对课文中描写方法进行深入的探究,以便对课文了解的更加透彻。在学生通过阅读后掌握了写作技巧,教师可以给出与本课相似的命题,并运用多媒体播放一些视频,引导学生进行仿写。这样加强阅读,不但能让学生对教材上的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还能强化读写结合的效率,促进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高。
二、结合写作,深化阅读认知
        每当小学生对一篇课文进行阅读后,都会对课文内容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为了让小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加深刻,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与课文相应的写作练习,可见,阅读与写作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而在以往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没有读写结合的意识,往往以自身为主体,将自己的主观意识及自身的想法灌输于学生,从而真正忽略了小学生内心的想法,使其没有表达自己的见解机会,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发展,也难以加深对阅读的认知。教师应在学生阅读之后,让其通过自身的思考去感悟课文的中心思想,并运用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这样的学习模式,能极大限度提高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语言的表达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写作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以《珍珠鸟》一课为例,在学生完成阅读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以“珍珠鸟的自述”写一篇作文,或者以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信赖”写读后感。引导小学生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审视、思考问题,同时也可以提出问题:“假如你是珍珠鸟,对于人类的举动,会有什么样的想法?作者在你的眼里是个怎样的人?”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采用拟人的写作方法,将珍珠鸟的内心活动描写出来,让小学生感悟人类与动物彼此之间的信赖与和谐。这样写作不但把握住了课文中的情感,也让学生写出的文章更富有真情实感,同时对课文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培养了小学生的思想价值观,深化了阅读认知。由此可见,阅读与写作同样重要,教师应加强对读写教学的重视程度,用适当的教学手段推动学生的综合发展,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效率。
三、拓展阅读,提升读写结合效率
语文不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还是语言学科,其中阅读作为重要部分是必不可少的,要想在核心素养下更好的开展读写结合教学,仅靠教材上的文本阅读难以满足目前的需求。而阅读方式不是只能在课堂上进行,还有课外拓展阅读。教师不能将小学生的阅读范围仅仅局限在语文课堂中,应鼓励小学生将阅读扩展到课外,为学生阅读提供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而且鼓励小学生进行适当的课外阅读,也是提高其语文写作的有效方法。在以往小学生的写作过程中,经常会感到词汇量少,无从下笔,其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写作素材以,难以写出好的文章。因此,在小学这一阶段,教师就应努力培养小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好习惯,提高阅读积极性,并结合写作,提升读写结合的教学效率。
比如,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上的知识,给小学生推荐一些适合他们年龄的课外书藉,使其能结合课外书藉,更好地理解教材上的知识。当然,也可以让小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来选择课外书藉,培养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好习惯,促进课外阅读效率的提升。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小学生课外写作的能力,每月或每周上交课外书藉读后感或读书笔记,记录他们的阅读心得或者他们认为比较好的句子,以便能更好地结合写作,保证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提升读写结合教学效率。开展这样的拓展阅读并结合写作,不但能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开阔视野,还能积累丰富的词汇作为日后的写作素材,有效的提高了小学生的读写能力以阅读理解能力,促进了核心素养的形成,使学生得以全面发展。
总结:
        教师在平常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坚持采取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加强阅读指导以及进行读写训练,做到读写一体化教学。这样不但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与感悟,开发其思维能力,提升阅读能力及表达能力,还能锻炼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及综合能力,推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周必京.简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应用[J].写真地理,2020,(6):0246.
[2]隋丽.读写结合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亚太教育,2020,(6):8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