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如何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5期   作者:朱文山
[导读] 作为学生在学校学习和生活期间接触时间最长的教师,班主任不仅是班级事务的管理者,
        朱文山
        山东省阳信县洋湖乡中心小学  251812
        摘要:作为学生在学校学习和生活期间接触时间最长的教师,班主任不仅是班级事务的管理者,也是学生成长和发展道路上的引领者,班主任的言行举止会对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班主任教师应严格规范自身的言行举止。作为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对于学生正确三观的树立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所以小学班主任应注重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实现,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策略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尚小,自制力较差,心智发育还未成熟,所以极易受到周围环境不良因素的影响,所以作为小学生成长和进步的领路人,应担负起进行道德品质和修养培养的重任,基于时代发展需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积极地进行德育工作的高效开展,以更好地促进小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
        一、与学生多加沟通,注重对学生进行引导
        小学班主任教师应该利用课余时间多和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与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真正的关心和爱护每一位学生,切实的做到学生的良师益友。这样学生也会充分的信任自己的班主任教师,这样学生在出现任何问题的时候,也会愿意和班主任教师进行交流,这样有利于班主任教师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注重对于学生的正确的引导,并且可以尽最大的努力来为学生解决困难,促进学生健康快乐的学习和成长。对于一些重要的问题,班主任教师还可以与学生家长取得沟通和联系,切实的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例如,有的学生学习成绩一直不理想,性情暴躁,总是和班级其他学生发生口角或者打架斗殴的现象。这时小学班主任教师应该及时的与这个学生取得沟通,明确其产生这种行为的原因,而不是一味的对其进行批评和责骂,这样的教育方法往往会适得其反,不利于学生从内心深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更无法真正的进行改正。所以,这就需要班主任教师充分的对这个学生进行了解,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加强对于学生的正确引导和教育,使得学生感受到来自班主任教师还有其他同学,以及家长的关心和爱,从而下定决心改正自己不良的行为习惯以及思想,为学生健康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保障。例如,在两个学生发生矛盾的时候,班主任教师首先应该明确其产生矛盾的原因,然后对学生进行相关的教育,一般学生之间的矛盾都是一些小事,班主任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以团结同学,文明礼让,互敬互爱的原则来进行相处,珍惜同学之间的美好的情谊。发生矛盾的双方都应该积极的向对方道歉,从而形成和谐良好的班级氛围。


        二、提升班主任的思想道德修养,为学生树立好的榜样
        小学班主任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时候,首先应该注重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素养,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形象。小学生由于年纪尚小,生理和心理发育还不够成熟,总是喜欢模仿班主任教师的言行举止,所以班主任教师必须要以身作则,为小学生起好模范带头的作用。例如,班主任教师要想学生养成诚实守信的品格,自己也一定要做到言行一致,言而有信,答应学生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不能因为小学生年纪小,就欺骗学生。班主任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学习,积极进取,那么自己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也需要严谨认真,一丝不苟。总而言之,小学班主任教师在学生的面前更需要时刻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以自身独特的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促使学生在班主任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健康全面的发展。
        三、构建良好的德育环境
        良好的德育环境对于小学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是非常有效的。环境对于小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时期,良好的德育环境能够帮助小学生提升德育水平,获得良好的道德意识,形成优秀的行为习惯,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构建良好的德育环境的过程中,班主任必须要重视班风和学风的建设,要能够利用班级当中一切的资源,给学生构建良好的德育环境。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制定班规班纪的时候,就可以将德育教育相关的内容写到班规班级当中,并让学生严格的遵守,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德育水平。再如,班级当中会张贴各种各样的壁画,同时也会举办各种形式的黑板报,那么这些内容就可以去体现德育教育的内容,让德育教育内容出现在班级的每一个角落,以此来构建起良好的德育环境,促进学生的发展。
        四、实现家校共育策略的有效实施
        家庭教育是学生最早接触的教育形式,对于学生性格的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及道德品质的提升,都具有重要且深远的影响。因此,在小学德育教育中,班主任教师就应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进行结合,使学生家长在与教师形成一致德育教育理念的前提下,形成良好的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学生道德素养的培养与提升,实现小学德育教育实效性的有效提升。
        综上所述,要想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效性,班主任首先应认识到德育工作对于学生未来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应基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来进行德育工作的高效开展,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德育工作的积极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叶秋菊.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途径[J].新课程.2020(09)
[2] 金辉.对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策略探究[J].教育界.2020(31)
[3] 白艳.浅谈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方法[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