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小学数学童心课堂的思考与实践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5期   作者:水红莲
[导读] 现实教学中,我们有的数学课堂却给学生以抽象、晦涩、深奥的灰色形象和单调回忆
        水红莲
        安徽省芜湖市清水小学   安徽  芜湖   241121
        现实教学中,我们有的数学课堂却给学生以抽象、晦涩、深奥的灰色形象和单调回忆,最终导致数学与学生拉开了冷峻而遥远的距离,禁锢了好奇心的张扬,压抑了创造力的萌发。我常常在思索: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儿童,那么所有的课程内容和课程设计,都要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也就是要抓住童心。怎样才能营造一个给每个学生充分表现自我的空间,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从而让数学课堂充满童心、童趣呢?
        一、    童心课堂是流淌着爱和尊重的课堂
        以儿童的真情优化情感体验
        【教学回放】开学第一天
        师(和蔼地):今天是开学第一天,让我们来互相认识一下。我点到名字的同学请喊声“到”,老师走到你跟前,请和我握握手。
        随着被我说出名字的同学越来越多,孩子们好奇地瞪大了眼睛,他们不知道这是我昨晚用三个小时做的功课。点到的同学兴高采烈地和我握着手,暂时没有点到的同学担心的表情明显地写在脸上。
        蹲下来和孩子在同一高度,眼光与孩子平视,跟孩子们聊天、游戏,让自己贴近孩子,这是多么平凡的小事,平凡得让人忽视,许多时候荡不起老师们心中的任何涟漪,然而,这却是我们每天都应该进行着的师生交往。老师有着怎样的教育理念,就会产生怎样的师生交往方式,正是这些看似波澜不惊、了无痕迹的平等交往,蕴涵着老师对孩子深深的爱与尊重。在这样的情境中,孩子快乐地感受到一个颇有亲和力的老师与他们如影相随,他们享受到学习之外的却又与学习息息相关的愉悦体验。这种亲和力是多么重要啊。
        二、童心课堂是符合儿童认知特点的课堂
        构建“童心”课堂,需要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但数学知识、能力、情感与态度不能完全依靠教师的直接传递与灌输,而是需要通过教师设计活动、创设情境,让学生在体验中运用想象、对话、练习等手段间接获得。童心课堂上的教师,要真正拥有一颗“孩子的心灵”——会用“孩子的大脑”去思考,会用“孩子的眼光”去观察,会用“孩子的情感”去体验。为孩子创设一个舒展自由的平台,给他们心灵的自由、精神的自由,生命的自由,让一个个甜美的梦想飞起来。怎样才能让学生感到数学是有趣的,促使他们依“兴”而生,随“趣”而行呢?
        1.以儿童的视角解读教材文本
【教学回放】二年级“认识分米和毫米”
        师:同学们看过《西游记》吗?你们认为谁最厉害?说的不错,唐僧和三个徒弟去西天取经,一日,他们被妖怪拦住了去路,妖怪说:“猴头,快把唐僧交给我”。孙悟空大笑说:“休想!先吃俺老孙一棒。”便从耳朵里掏出只有9毫米的金箍棒,大喊一声“变“,金箍棒变成了9厘米;再说一声“变”,变成了9分米;高喊“看棒”,金箍棒变成了9米。孙悟空一棒向妖怪打去,只听”哇“的一声,妖怪被打死了。同学们,在故事中,哪些单位是已经学过的呢?哪些单位又是新朋友?这节课就和大家一起来认识这些新朋友。
        在上述教学片断中,教师在尊重教材意图的同时,对教材进行了重新加工,通过学生耳熟能详的故事带给学生无限的愉悦体验,良好的课堂气氛由此展开。

低年级的数学课堂上,老师一定要用数学自身的“魅力”去打动学生,要千方百计的让学生喜欢学数学,它不仅仅是符号、图形、数字的重复呈现,它可以融合在童话故事里,出现在我们的身边以及各种游戏里,它是有趣的。如果新课的导入就充满趣味性,学生会把学习看做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接下来的数学活动就容易展开了。
        2.以儿童的发展处理学习内容
        【教学回放】二年级认识“千以内数的认识
         师:看来,大家都会读、写千以内的数了。现在老师变换一下形式,请你们闭上眼睛,用耳朵来听老师计数器上拨出的数,会是几呢?(学生有些不解地闭上眼睛,教室里安静下来)师:注意听听计数器上有几颗珠子落下的声音,我开始拨了。(一个一个拨下3颗珠子)然后迅速把珠子藏起来。你们可以睁开眼睛了,能根据听到的声音,猜出我拨的是多少?
        孩子们都向他投去了钦佩的目光。
        数学活动的核心是数学思考,教师要善于将教学内容转化成适合学生探索的问题,并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这样学生的交流和讨论才能深入,才能碰撞出火花。上述教学片断通过“猜数”这一有趣的环节,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热烈,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大部分学生都掌握了千以内数的组成,能说出一个或几个由3颗珠子组成的数,少部分学优生还积极思变,自主运用了有序思考,对3个数字进行排列、组合。“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样的课堂,生生有其事,人人有所为,个个有所得,预设达成,灵动的思维中,体会到数学的魅力。
        3.以儿童的真需选择学习题材
【教学回放】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和“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设计的专项练习:
        竖式计算下面各题,并将题目的结果填入短文中,使短文成立
        733÷38=   121×16=  130÷26=  99×9=  1210÷22=   317×6=
        你知道吗?鲁迅是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年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     年前往日本学医,后弃医从文。     18年      月,首次用笔名“鲁迅”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年10月病逝于上海。终年      岁。
        算练是小学数学的基础,算练能力也是小学生必需掌握的一个基本能力。所以,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必要的算练不能少,而且,还要有一定的量。传统的数学严肃有余,活泼不足,缺乏人文性,易使学生滋生厌倦感,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然数学是一种文化,在平时的教学和考查中,就应该体现现代文明。上述习题,其考查的主要功能没变,但突破了只考查本学科知识的局面,巧妙的引入了“鲁迅生平”的人文素材,从而在考查数学知识点的同时与相邻学科建立了联系。这种别出心裁的设计,使学生感到练习轻松有趣,从而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我们主张的童心课堂,儿童带着自己的学习目标,带着自己的学习内容,带着自己的真情实感,走进课堂,收获的是属于自己的知识和体验,习得的是适合自身发展的能力。充满“童心”,盈满“童趣”的课堂是我们永恒的追求。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