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莉
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松林镇中心幼儿园 563000
【摘要】美术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在幼儿园教育中,我们不仅要注重开展美术教学活动,还要进一步优化美术教学策略、丰富美术教学内容,使其能够真正助力幼儿的全面成长。就此,在当今信息技术环境的引领之下,本文主要从美术学习兴趣、美术创造能力、美术审美能力三方面入手,对幼儿园的美术教育展开简要探析。
【关键词】信息技术;幼儿园;美术教育
新课程改革以来,给幼儿教育带来的不仅仅是教学理念上的优化,更是教学模式的创新,进而在当今先进信息技术环境的引领与辅助之下,我们既要能够享受信息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便利与丰富,还要善于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来改善和优化幼儿园教育事业。进而就可以将信息技术与幼儿园美术教学进行完美融合,在有效幼儿美术学习方式的同时,进一步改变幼儿对美术的学习认知,以有效提升幼儿的美术能力,发展幼儿的美术思维。基于此,本文立足自身幼儿教育经验,就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幼儿园美术教育进行相关阐述如下,以期促成幼儿园美术教育的高质量开展。
一、与绘画教学的融合,提升幼儿绘画技能
绘画是美术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幼儿审美感知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幼儿由于受自身年龄的影响和限制,对客观事物以及具体的绘画过程和步骤缺乏具象化的认知,导致绘画教学效果不甚理想。而信息化手段的出现及其在课堂上的运用则能有效打破这一僵局。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幼儿展示所要描绘的客观事物或是具体的绘画思路,促进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挥,使幼儿的绘画感知能力和绘画技能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例如,以“百变的房屋”这一主题的绘画教学活动为例,本课的教学目标在于让幼儿对不同环境下房屋的颜色进行填充,使之看起来与周边的环境更加地和谐。为了更好地促进这一目标的实现,增强幼儿对不同环境下房屋特征的了解,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幼儿展示不同环境中的房屋视频和图片,引导幼儿对视频和图片中房屋的特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进行观察和思考,并着重对房屋颜色的深浅以及色调的变化等方面进行细致观察,思考颜色与周边的环境是如何相互辉映、和谐存在的,并给幼儿提供不同环境下的房屋框架,让幼儿根据自己的认知进行涂色的绘画练习。如此,便使幼儿对基本的美术基础知识有了深刻的认知,夯实了幼儿的美术学习基础,对促进幼儿审美能力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二、根据美术活动的开展合理运用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在美术活动中的应用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准确把握介入的时机,以发挥其比较优势,真正助力美术活动的开展,起到帮助幼儿理解教学内容的目的。首先在美术活动开展之前,我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激发幼儿的兴趣,在主题为“小刺猬背苹果”的泥工活动中,我们从幼儿很少见到小刺猬的经验基础出发,利用信息技术为孩子们展示小刺猬可爱的形象。当小刺猬憨态可掬的形象出现在幼儿面前时,大家的创作热情更加高涨,有效激起了他们参与泥工活动的兴趣,促进他们积极主动地观察,并认真思考怎样使用彩泥来制作他们心目中那一只只可爱的小刺猬。在美术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解决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为幼儿创新思维的发展以及表现力的提升创造条件。如在“折小羊”为主题的折纸活动中,有的教师会发现自己的演示与讲解并没有帮助幼儿掌握折小羊的相关技能,为此,他们便利用信息技术为孩子们循环播放小羊折纸的具体步骤,引导幼儿一步步完成操作,从而快速帮助幼儿掌握了折纸的相关技能。在美术活动结束后,教师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帮助幼儿提供已有经验,并进行经验分享
三、应用微课,实现直观教学
幼儿受年龄的限制,认知能力和思维方式还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对于教师反复讲解的内容,依然不能清晰地理解是很正常的。基于此,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详细精简地为幼儿呈现作图步骤,看幼儿对哪个部分不理解时,重复播放,以加深幼儿的印象,对幼儿直观教学。这样既可节约教学时间,也可使幼儿切实地掌握教学内容,对于提升美术教学的有效性有重要的作用。比如:在一节美术课堂上,教师想要教幼儿画松鼠,可是反复教了很多遍,幼儿还是不能清晰地记住画松鼠的步骤,这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微课的方式,将自己的作画步骤记录下来,为幼儿播放,当遇到幼儿反复出错的步骤时,就倒回去,重复播放,这样对于幼儿清晰地掌握松鼠的画画步骤是非常有效的。
另外,绘画是幼儿的情感表达,是幼儿认识世界、感受世界、理解世界的重要方法,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借助微课视频,向幼儿直观地传递教学内容,以引导幼儿在微课的启发下,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画出心中所想。比如:在美术课堂中,对幼儿融入生命认知教育,帮助幼儿积极通过美术作品表达对生命的热爱,是每位美术教师应尽的责任。对于此,笔者设计了《食物的消化过程》微课视频,帮助幼儿直观地认识人的内部消化系统,并以此引导幼儿通过绘画作品,表达自己对消化系统的认识。这样做,对于激发幼儿的想象能力,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有重要的帮助。
四、利用多媒体技术,实现互动式教学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请幼儿参与和传统教学中请幼儿参与有本质的区别。在多媒体辅助教学过程中,它是个新事物,界面又比较新颖、漂亮,人人都想上来试着自己操作。
如在中班欣赏活动《美丽的旗袍》中,目的是通过对各种不同款式图案旗袍的欣赏之后,激发幼儿设计旗袍的愿望。在欣赏完大量旗袍图片之后,我设计的课件中出现了几件不同风格款式的旗袍和模特,需要请幼儿在电子白板屏幕上进行操作,选择漂亮的旗袍拖拽到模特身上,为模特穿上合身的旗袍,模特的高矮胖瘦都不同,只有合身的旗袍才能匹配上,否则旗袍无法“穿”到模特身上。这个环节兼备挑战性和游戏性,孩子们个个跃跃欲试,都想上来动手操作一番,课堂气氛非常的热烈,为后面设计旗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五、借助信息技术,提升幼儿美术创造能力
幼儿园的小朋友们有着与生俱来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这是他们最宝贵的“财富”,进而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保护幼儿的这一特性,更要善于借助信息技术的教学优势,在优化美术教学模式、丰富美术教学内容的同时,给幼儿带来美术创作灵感,使其能够更好地调动和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创造出更具个人特色的美术作品,为幼儿的个性化成长奠定基础。
例如,在组织幼儿开展《色彩创造》的创意美术教学活动时,我们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引导幼儿运用色彩和简单的图形来进行美术创造,来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进而,为了引导幼儿更好地认识和运用颜色,可以便借助信息技术中的Flash动画技巧和相关的画图软件,为幼儿展示了不同的颜色,并展示了颜色之间的搭配与融合变化(红+黄=橙色,红+蓝=紫色,蓝+黄=绿色等),以在引导幼儿感知颜色变化魅力与神奇特点的同时,能够运用颜色创造出更好地美术作品,能够运用颜色更好地表达自己心中的所思、所想。
六、借助多媒体技术,有助于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
多媒体还有助于解决美术教学中的重难点,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例如,在大班美术欣赏活动《京剧脸谱》,我在活动前,通过互联网搜集了大量的京剧脸谱的相关文本、图片资料,经过整理、筛选、技术处理,制成了“京剧脸谱”这个美术课件。在认识京剧脸谱独特的对称装饰环节中,我灵活地对脸谱作一定的技术处理,将脸谱以中心对分成左右两半,在课件动感的播放过程中,让幼儿更直观地了解到京剧脸谱的对称这一装饰要素。在整个欣赏活动中让我感受到,恰当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变抽象为直观,变静为动,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有效地突破了活动的重点和难点。
综上所述,幼儿园美术活动一度陷入了固定的范式,即引导幼儿观察——示范讲解——动手操作——展示讲评。传统的教学模式缺乏趣味性,不但无法有效培养幼儿的美术学习兴趣,还不能使幼儿真正掌握绘画技能。信息技术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应用,不但实现了美术教学活动模式的创新,还激发了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本文以具体的幼儿美术活动为例,探讨了如何借助信息技术帮助幼儿学习绘本基础知识,掌握美术创作技能,提升幼儿的美术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汪海燕.现代信息技术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有效应用[J].知音励志,2017,06:70.
[2]马云.浅谈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幼儿美术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7(11):77.
[3]刘宏.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幼儿园艺术教育[J].赢未来,2018,000(004):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