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海鹰
四川省达州市开江县回龙中学
摘要:情境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产物,其目的在于优化教学的方式、过程以及学生的学习状态,解决传统方法下教学中的问题。所以将情境教学运用到实际学科教学过程中是势在必行的。基于此,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经验,从融入现实生活案例、基于教材提炼问题、结合信息技术教学三个层面出发,全面地分析情境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情境教学;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要转变落后的教学行为和方式,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情感态度与优化,以提升教学的实效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情境教学符合新课标的要求,能够直接激发学生的情感态度体验,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理解知识内容,激发起教学的生命和活力。所以说,每个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都需要把握课程改革的趋势,结合现实学情进行深度探索,以实现情境教学方法在道德与法治实践中的合理运用,最终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融入现实生活案例,创设生活情境
生活是知识产生的源泉和最终运用的归宿,同时新课程改革中明确指出了要让教育回归生活,这就充分表明了创设生活情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需要积极地拓展教学思路和范围,主动去观察、挖掘和搜集与学生生活经验、实际体验相关的案例、素材和资源,将其巧妙地融入到教学实践中来,以创设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将学生带入到熟悉的氛围中,使其充分体验到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
例如,在教授《法律保障生活》时,本节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增强学生们的法制观念,树立法律意识,课程内容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笔者融入现实生活案例来进一步射入探讨法律的重要意义。如,高铁、动车全车禁烟,在高铁、动车上吸烟违反安全条例,可依法对吸烟人采取措施及处罚,吸烟不仅有害自己的身体健康,二手烟对周围人群的危害更大,而这一法律条例保护了人们的健康安全。生活中还有很多相关的条例,如,饮食、公共场所、交通等方面都有法律的保护,通过这些案例的分析,使学生们认识到了法律的规范作用。这样,笔者通过融入现实生活案例,创设生活情境,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二、基于教材提炼问题,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的创设能够让课堂充满悬念,调动学生的思考动机,促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探究。
所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转变课程知识传授的教学倾向,对道德与法治教材课本进行全面且深入地研读,以把握并提炼出其中的重点、难点和要点,结合学生的思维和认知来设计出启发性的问题,找准教学时机来向学生进行恰当的提问,以直接创设出灵活多变、充满悬念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认知层面的矛盾和冲突,调动学生思考动机,触发学生求知和探究欲望,促使学生展开积极主动地思考、分析和探究。
例如,在教授《合理利用网络》时,上课后,笔者先带领学生们对本节课程的内容进行学习,让学生们初步熟悉教材内容。随后,笔者从教材中提炼了一些问题,通过这些问题来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提出问题后,笔者会给予学生们独立思考的时间,锻炼学生们的思考能力,待学生们得出答案后,笔者则会让学生们展示自己的答案,根据学生们的答案可以了解到学生们的学习情况。这样,笔者通过基于教材提炼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三、结合信息技术教学,创设直观情境
直观情境的创设可以革新知识呈现、展示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理解,促进学生学习和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需要不断学习以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和教学能力,善于利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设备来辅助课程教学,对道德与法治知识进行数字化、信息化的加工处理,再通过图片、动画、视频、声音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呈现和展示,创设出直观、形象的教学情境,完整地揭露知识形成发展的过程,从视觉和听觉等多个层面来刺激学生的感官,优化学生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快学生知识理解
例如,在教授《守护生命》时,本节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们了解守护生命爱护身体的重要性,上课后,笔者先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们播放了一段视频,通过视频来呈现出本节课程的主题内容。在演示的过程中,学生们的注意力十分集中,这对学生们的学习有着很大的帮助。
总而言之,情境教学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是教师对教学策略的革新,同时也是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必然性要求。所以说,广大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需要从落后的思想观念中转变出来,以新课程改革理念和标准为指引,直面传统教学的问题和不足,结合学科特性和学生身心发展状况来展开全方面、深层次地思考和探索,进而通过融入现实生活案例、基于教材提炼问题、结合信息技术教学等策略的实施,来推进生活情境、问题情境、直观情境的创设,让情境教学方法的优势和作用得到充分地发挥,以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潘小宁.初中道德与法治优化教学研究[J].华夏教师,2017(20):72.
[2]马龙门.初中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策略探究[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7(16):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