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儿童立场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卷第21期   作者:贾玲
[导读] 随着今年统编版教材的全面使用,整个三到六年级的语文学习要求发生了大幅度的变化
        贾玲
        南京市南湖第二小学
        【摘要】随着今年统编版教材的全面使用,整个三到六年级的语文学习要求发生了大幅度的变化。教材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那么要在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和积累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以及形成学生的个性品质,首先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会使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大大提高,同时也会提升学生对课文的解读能力。
        【关键词】儿童立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学生学会阅读,才能更好地与周边人进行有效沟通。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因此,教师更加要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一.儿童立场视角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的必要性
阅读最基本的要求是要理解文章表达的意思,但是语文阅读的学习不仅要求学生要理解文章意思,还要求学生能够通过阅读提高语文阅读的能力,提升自己的学科素养。[施倩倩.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文理导航(下旬),2019,No.339(05):68.

]在一个班级当中,每个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不同,高低不等。在阅读教学中要根据能力高低来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往往我们在给学生提阅读要求的时候回忽略掉学习水平较差的孩子,没有站在他们的角度上去思考问题。导致一些学生在阅读方面能力的缺乏,从而导致阅读兴趣缺失。
        二.儿童立场视角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具体策略
        1.转变观念,增强阅读能力
阅读与我们老师的语文课堂是密不可分的,在传统的教学中,课堂中渗透的阅读一般是读课文、读词语、理解词语,少有的会让学生做一些小练笔或者想象画面。在统编版教材中,阅读的要求大大地提升了。每个单元都会有相应的阅读要求,如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要求想象画面,第二单元要求学会从不同角度提问,第六单元要求学会做批注,都在每个课时中逐步增强对学生阅读的要求。可以说本书的编者充分地观察和理解儿童,站在儿童的立场上去台阶式地给学生提出学习目标。由挑战才会更加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那么,要想学生阅读能力提高,教师首先要从观念上重视阅读教学,这应该是体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教师要合理安排阅读教学的内容和课时。如,四年级上册的《现代诗二首》,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现代诗。教学时要通过引导学生反复地朗读,通过掌握诗的节奏,读出情感。一诗多读,通过分析不同的句式结构来体会现代诗对的准确性。本单元的要求是要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因此通过让学生多读来达到学生读中想画面的境界。
2.积极思考,注重习惯养成
统编版教材尤其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阅读能力提高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而支撑这个过程的就是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语文阅读教学不仅仅是要学生理解文章、获取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最主要的是培养学生通过阅读形成自己的思考和感悟能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思考,一边让学生阅读文章,一边形成自己独特的思考。
这些其实就是对儿童思维的启发,通过思维碰撞来形成学生每个人独有的阅读风格。例如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要求学生学习用批注的方法进行阅读,通过任务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心情。统编版教材对学生阅读的要求是环环相扣的。要想做好批注,学生先学好第二单元的从不同角度进行提问。先自己提出问题才会有启发感悟。这时候可以引导学生抓住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的句子来体会这样写的妙处。并且引导学生,不管文章的一个地方写得好还是不好都要做批注,一步一个脚印,阅读习惯在平常的学习中逐渐养成,成为读书的一个部分。
3.补充课外阅读,重视素材积累
阅读不仅仅是在课内,课外阅读也至关重要。也许某些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出来的阅读能力不是很好,但并不影响他们对课外读物的喜好。教师在日常课堂中也要根据教材内容给学生补充适当的阅读材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如在上《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时,我就查找到了这篇课文的原文让学生进行对比阅读。我们会发现原文就跟一个小故事一样通俗易懂,更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再如部编人教版教材当中的小古文讲解,在课文结束之后还会进行相类似的小古文拓展,在学生已经学习好的基础上进行适当巩固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激发学习兴趣,从更深的层面来说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感情。
这是学校的日常课堂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个人。学校日常活动中也要体现儿童观。针对每个孩子年龄段学生不同的读书要求,每个年级的书本中都有独一无二的快乐读书吧,根据年龄特点向学生推荐书籍,像四年级上册的就是《中国神话故事》。四年级的孩子还是相对比较喜欢童趣一点的读本的。可以说快乐读书吧是站在儿童的立场上指引学生读书的。小到书本中的推荐书目,再从大的方面来讲我们学校每个秋学期必将举行的“海棠杯”读书节,学生用不同方式来呈现对书本的理解程度。去年的读书节就是让学生阅读有关动物的书籍,然后一二年级说动物,三四年级演动物,五六年级评动物,这也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来促进学生的阅读。还有学校春学期必将举行的赛事会,诵读经典,不忘古人之志,虽为当代人,但古典传统文化好是我们必将要继承的,一到三年级是一个整体,四到六年级为一个整体,教师根据学校的大主题,为学生选择适合他们阅读的小诗篇。每学期潜移默化的阅读积累,帮助学生阅读能力的无形养成。
4.明确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多元化
教师要站在儿童立场上去开展阅读教学,促进学生语言、思维、审美、文化、理解等各个维度素质能力的平衡发展,首先要确定好一个课时的教学目标,明确想要让学成完成什么样的学习目标。[茹世喜.核心素养视野下小学语文课堂拓展阅读教学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9,v.5(15):77+79.]如四上一单元的学习要求,想象画面,有很大一部分孩子在想象画面这一块是很欠缺的,所以教师要准备好中分的材料帮助学生想象,这些材料可以是照片也可以是视频,也可以是班级比较优秀的同学已经想象出来的句子对其他同学的启发。
现在老师的教学方法可以说是多种多样,为了让学生很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我们采用比较多的还是小组合作学习。我们学校采用的小班化教学方式,校训就是“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让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个性化的发展。我们的小班化课堂理念的主要部分就是小组合作学习。每一节课都会给学生很多时间去思考,去形成自己的学习思维。学生是课堂的主导者,教师则起着指引,点播的作用。这样的课堂更加的高效,同时也深受学生们的欢迎。
        结语
语文阅读是语文教学当中最基础的一个部分,语文阅读能力的提升对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也有很大帮助。阅读教学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老师引导学生慢步前行。因此要想阅读之路走得长远,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情、年龄特点等,帮助学生培养阅读能力,掌握阅读技巧,提高阅读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要站在儿童立场上去制定阅读目标,达成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完成学习目标。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