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家校合作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刍议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7月20期   作者:徐霞
[导读] 近年来,各小学教师在开展本校教学管理工作期间,愈加关注心理健康教育部分工作的开展情况
        徐霞
        银川市阅海第二小学  宁夏银川  750001
        摘要:近年来,各小学教师在开展本校教学管理工作期间,愈加关注心理健康教育部分工作的开展情况。受教师自身专业素质等因素影响,当前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情况并不理想。小学生在这一环境下,无法有效解决自身心理问题,其学习压力也因此无法顺利排解。为保证小学生心理健康受教育质量,使其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日常学习活动,相关教师开始开展“家校合作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本文以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中心展开探讨,分别对家校合作的应用影响、应用策略等方面进行细致分析。
        关键词:家校合作;心理健康教育;影响分析;运用策略
        前言:心理健康教师与小学生家长共同努力,积极为小学生创造优质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即为:家校合作心理健康教育。对此,相关教师以及家长应该重新看待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只有教师和家长真正认识到排解小学生心理压力、心理问题的重要性后,才会更加谨慎地对待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家校合作教育在这一前提下,也将得以有效落实。在家校合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期间,相关人员应该明确自身价值,并有针对性地营造优质的学习氛围。在相关人员的努力下,小学生心理健康受教育质量显著提升,且逐渐主动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当中。
        一、应用影响分析
        (一)使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质量有所提升
随着家校合作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小学生家长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参与程度逐渐提升,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质量也因此明显改善。小学生心理状态直接影响其学习效率。单一的校园心理健康教育,或是家庭教育均不能有效保证小学生心理健康受教育质量。现如今,相关教师将两者有效结合,使心理健康教师与家长均能参与到教育工作当中,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质量不断提升,是家校合作教育工作价值得以有效发挥的重要体现。相关教师应该不断优化“家校合作”教育方式,以保证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受教育质量。
        (二)使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愈加理想
各小学积极开展高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够有效锻炼小学生心理素质,使其更适应学习生活。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相关教师借助“家校合作”教育方法开展工作,不但能够丰富自身教育经验,还能为小学生营造更为优质的学习氛围。小学生正处于思想、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相关教师在这一阶段,为小学生提供优质学习环境,能够使小学生在身心健康的前提下参与学习活动。经实践发现,家校合作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能够有效保证小学生在家庭、校园中的学习质量。小学生实时处于放松状态,在遇见心理问题时也能够及时得到解决,对其未来成长至关重要。
        二、运用策略分析
        (一)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观念
经调查发现,很多家长在家校合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尚未认识到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指导工作的重要影响。在心理指导工作期间,这部分家长没有有效发挥自身价值,家校合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内在价值也因此无法有效发挥。另外,部分教师缺少心理健康教育经验。在心理指导工作中,无法有效借助身边资源开展教育工作。受上述因素影响,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效果较不理想,且缺少创新精神。针对上述问题,家长与教师均应该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观念,积极配合“家校合作”下的心理指导工作。对此,相关教师以及学生家长应该细致分析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正确看待心理健康教育。

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相关教师应该充分借助现有资源,积极营造能够让小学生身心放松的学习环境。同时,密切观察小学生心理状态,当发现小学生存在心理问题时,有效借助相关教育体系,给小学生提供有效帮助。在上述工作中,校领导应该积极配合心理健康教师工作。并且积极吸纳优质人才,创建具备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素质的人才团队。对于已经在职的心理健康教师,校领导也应该重视其培训工作。心理健康教师积极参与相关培训活动,能够使其获知更多的、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专业知识,进而提高其专业技能水平。教师认真参与心理健康培训活动,还能有效锻炼其语言沟通能力。家校合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学生家长的有效配合。教师主动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状态,进而使家校合作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得以有效开展。
        (二)构建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结构
在家校合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相关教师以及学生家长应该互相配合,不断寻找更有助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顺利开展的工作方式。同时,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有效结合,积极构建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结构。随着上述教育工作的顺利展开,各小学心理健康指导工作开展质量逐渐提升,且符合当代小学生心理发展、心理指导的实际需要。为尽快实现上述教育目标,使小学生能够得到良好的心理指导,相关教师在心理健康指导工作中应该根据小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有效记录。随后,将其中重点信息与家长共享,使家长也能够及时掌握小学生的心理状态。随着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不断了解,学生家长逐渐认识到良好、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对小学生的重要影响。并且逐渐配合心理健康教师日常工作,使家校结合下的心理健康教育质量能够有所提升。小学生心智尚未发育成熟,在外界压力的影响下,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对此,相关教师应该谨慎开展“家校合作”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工作期间,密切监督小学生情感状态。对于由学习压力带来的心理问题,相关教师应该以鼓励、引导为主。家长与相关教师之间互相配合,帮助小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使其能够基于自身兴趣参与学习活动,不但能够保障小学生学习质量,还能有效保证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质量。
        (三)对家校合作下的心理健康教育联合机制加以优化
近年来,各小学开始秉持素质教育观点进行教学。相关教师积极开展高效的家校合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符合素质教育的教育要求,其心理健康指导效果往往也更加理想。教育期间,相关教师应该坚决秉持家庭学校联合机制,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这一期间,心理健康教师应该有效发挥自身引领作用,在优化现有心理健康指导内容的同时,积极引导学生家长参与小学生心理教育工作当中。在家校合作下,心理健康教师应该细致观察、分析小学生心理状态,主动组织相关的实践活动,以增加和家长之间的有效交流。家长和心理健康教师密切关注小学生成长状态,并互相交流信息,更有助于早日解决小学生的心理问题。对此,家长应该明确自身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地位,在充分了解当代心理健康教育要求的基础上,认真配合心理健康教师工作。相关心理健康教师在上述教育工作中,则应该根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构建对应的心理健康协调机构。经实践发现,上述工作的有效落实,能够帮助心理健康教师以及家长明确自身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地位,进而积极配合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使小学生能够得到专业化的心理指导。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各小学教师积极开展“家校合作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够有效解决当代小学生心理问题,使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质量得以保证。在上述教育工作中,小学生家长以及心理健康教师应该明确自身价值,密切关注小学生心理状态,配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序开展。随着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日益完善,小学生心理问题得以有效解决。家校合作类型的心理健康教育价值也得以充分体现,且能够有针对性地解决相关问题。
        参考文献:
[1]王文兵.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合作策略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5,12(13):112+114.
[2]赵学桂.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的家校合作[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03):65.
[3]李仲莹.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合作[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17):2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