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素欣
山东省潍坊市峡山区王家庄街道泛海希望小学
摘要:虽然社会是在飞速发展的,但是教学制度还没有得到完善,在小学班级管理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的进行自主学习,而不是让学生对于教师进行依赖,在管理班级事务的过程中,班主任就需要完善管理体系,通过培养班干部,落实班级的自主管理,让学生对于自己在课堂中的学习行为,可以进行严格的约束,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体现在班干部的自主管理中,因此,本文就小学班主任如何培养班干部落实班级自主管理进行分析,提出建议。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班干部;?公开选拔;明确责任;奖惩分明;专业指导;强化主体意识
无论是各个科目的任课教师,在讲解知识的过程中,还是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的管理活动的时候,都需要在最大限度上,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这样才可以有效的提升课堂中的积极学习氛围,小学生非常容易受到环境的感染,无论是良好的学习环境,还是不良的学习环境,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学生在课堂中的最终学习效果,进行一定的影响,因此,班主任在管理班级事务的过程中,就需要公开的选拔班干部,通过培养班干部在管理班级事务中的创新能力,落实班级学生的自主管理,提高学生在各个科目课堂中的学习表现,班主任也需要建立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这样才可以强化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
一、?公开选拔
小学生的身心发育还不成熟,对于是非对错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判断能力,班主任在开展班级活动的时候,就需要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在公开选拔班干部的过程中,班主任也需要确保选拔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这样才可以选出真正适合的班级管理人才,通过建立班干部轮岗机制,可以让不同的班干部都能具备良好的责任意识,教师为了改变班干部缺乏创新能力的管理现状,就需要强化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在自主管理意识薄弱的情况下,班级的管理效率是会下降的。
例如,在小学阶段,因为小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中,遇到的学习问题式非常多的,在课下的休息时间中,有的时候,也会产生一些争执,这就需要班主任对于这些问题进行合理的解决,因此,在小学班级事务的管理过程中,班主任的压力是非常大的,因为各种各样的事情是层出不穷的,班主任还需要对于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解,这是班主任的主要工作内容,在考试结束之后,班主任也需要与各个科目的任课教师进行沟通交流,以加强对于学生的全面了解,通过分析学生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情况,班主任就需要对成绩退步比较多的学生进行单独的谈话,这样才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在各个科目课堂学习的中的积极性,在制定班级规则的过程中,也需要让学生参与到其中,这样才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在课堂中对于知识内容的了解和认知,教师在选拔班干部以及各个科目的课代表人选的时候,也需要进行公开的选拔,发挥学生的参与性,落实班干部对于班级的自主管理,在选拔的过程中,任课教师也需要进行最终人选的确定,这样才可以有效的构建优秀的班集体。
二、明确责任
小学生在各个科目课堂的学习中,需要遵守不同任课教师所指定的课堂纪律,这样课堂中的教学活动才可以顺利的开展,班主任在管理班级事务的过程中,也需要建立一支完善的班级管理队伍,通过明确各个班干部的管理责任,以及管理的范围,在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的前提下,就可以加强与班主任,以及任课教师的沟通交流,这样可以使师生关系更加和谐,对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也能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例如,班主任在对于班干部的人选进行确定之后,就需要在课堂的管理活动中,明确各个班干部的职责,这样才可以确保学生对于课堂中的学习纪律进行严格的准守,不同科目的任课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也可以顺利的推行,对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以及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都是有着极其重要的帮助的,班主任在重视班干部对于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也需要提高课堂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自主意识,因为小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中,学习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是比较短暂的,虽然在小学阶段的学习任务并不是特别的多,但是即便是一个学习任务,也是需要学生进行完成的,因此,班主任在强化对于班级环境建设的过程中,就需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让学生也可以积极的参与到优秀班集体的建设过程中来,为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和行为榜样,教师也可以借此来构建高效的教学课堂,班主任在明确班干部责任的同时,也可以促进自主管理的落实。
三、奖惩分明
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活动的时候,就需要通过强化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提高学生对于自身学习行为的约束能力,在小学班级事务的管理过程中,班主任也需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交流,这样才可以对于小学生的各方面情况都能有详细的了解和掌握,通过强化班主任对于学生的引导作用,也可以制定完善的班级管理制度,在学生犯错误的时候,也可以根据管理制度,对于学生进行严厉的惩罚,班主任也可以通过落实班干部在班级中的自我管理原则,与学生一起营造班级内共同学习的友好气氛。
例如,在学生犯错误的过程中,班主任是需要一视同仁的,不能因为学生的学习成绩比较优异,或者是学生的学习成绩比较差,就对于学生不批评,或者是加重批评,这样是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念的,对于犯错误的学生是需要进行严厉的批评的,对于学习成绩进步的学生,以及在课堂中表现良好的学生,班主任也是需要进行鼓励和表扬的,这样才可以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学习氛围,在落实班干部的自主管理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就需要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培养学生学习观念的同时,提高学生对于自我行为的约束。
四、专业指导
在小学阶段,班主任不仅需要对于班级中的事务进行管理,对于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学习成绩,也都需要有比较清楚的掌握和了解,这样才可以制定合理有效的管理计划,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中,班主任的管理理念落后,对于班干部的培养也并没有重视,在现代化教学理念的指导下,班主任就可以通过落实班干部在课堂中的自主管理策略,培养班级学生的自律习惯。
例如,在确定班干部的人选之后,班主任和各个科目的任课教师,也需要对于他们进行科学有效的培养,这样才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素质,让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中,也可以对于教师的教学成果进行尊重,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也可以积极的参与,通过提高学生对于自身的自我管理意识,也可以减少学生彼此之间发生矛盾的概率,班主任在对于学生进行指导的过程中,就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
五、强化主体意识
在选拔班干部的时候,班主任就需要秉持公平的原则,发挥学生的自主参与性,通过民主的推选方式,才可以选出科学的管理队伍,在传统的管理理念中,一般都是班主任直接任命的,这对于班级中的学生来说,是没有任何说服力的,因为班干部任命方式的不合理,也会影响班级事务的管理效率,因此,班主任在落实自主管理原则的前提下,就需要强化学生的主体管理意识。
例如,无论是在班级活动参与的过程中,还是在各个科目课堂的学习中,学生都是课堂中的学习主体,教师和班主任,都需要对于自身的教学理念以及管理理念,进行合理的优化和创新,提高学生对于知识内容的认知,班主任在引导班干部,落实班级自主管理计划的过程中,就可以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
总而言之,在现阶段的教学课堂中,虽然各个科目的教学质量都得到了完善发展,但是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调动,在课堂听讲的过程中,更多的是为了遵守学习规则,以及课堂中的教学纪律,而不是发自本心的进行学习,这样学生的学习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班主任在管理班级事务的过程中,就需要对于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及时的提升,通过结合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完善班级中的管理策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参考文献:
[1]谭双.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策略[J].亚太教育,2016(03)
[2]柳淑琴.浅谈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发展[J].亚太教育,201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