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儿童生活的小学低年级劳动小作业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7月20期   作者:李艳
[导读] 劳动是作为儿童应当掌握的基本技能和基本素养。
        李艳  
        东莞市虎门镇龙眼小学523000
        摘要:劳动是作为儿童应当掌握的基本技能和基本素养。就儿童生活来讲,自己穿衣戴帽,自己削铅笔,自己处理一些基本的生活事物和学习需要,这都属于劳动素养。本次研究对儿童生活范畴里的小学低年级劳动小作业教学模式进行实践探索,充分利用小作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
        关键词:儿童生活;小学低年级;劳动小作业;
        劳动是人们衣食住行,生活学习,与人交际中所需要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千百年来的人类文化传承,也是因为有劳动能力在发挥作用,在传承文明,递进历史。在现代化的儿童成长教育中,做好劳动教育已经成为普遍共识。但就小学生而言,我们在劳动教育上应该做到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开展小作业教学模式,这是对学生劳动能力的基本迎合,是全面提升学生劳动素养的合理措施。
        一、适度把握,劳动小作业需要就地取材
        近年来,相关机构对青少年群体的动手能力、体质体能等各方面进行过调查研究,发现儿童劳动素养情况堪忧。很多小学生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差,不会捆绑鞋带,不会制作一些简单的学习道具或者使用一些基本的订书器等工具。这种情况,说明了日常劳动教学的缺失。其实,劳动技能的训练是随时随地的。用胶带把撕坏的书皮粘贴好,用订书器整理试卷,用小刀削铅笔,或者自己捆扎一个小口袋装东西,这都是一种基本的劳动技能。考虑到小学低年级学生普遍劳动能力比较差的情况,我们在劳动小作业的布置方面应该把握难度适中、就地取材的原则,尽量消除学生在劳动作业中的难点和障碍,让大家能够顺利的进行劳动实践。比如老师给大家布置的任务是:在家里做一次值日!这项小作业的执行难度就比较低,而且每个家庭中都会与做值日的基本用具,拖把、笤帚、簸萁、垃圾桶等。而且这项作业是在家庭环境中操作,是在有家长监护陪伴的情况下进行,安全系数也会更高一些。家长还可以跟孩子分享一些基本的劳动经验技巧,比如地上有污点应该如何清理,一些生活垃圾应该如何分类等等。在这样的难易适度的情况下开展的劳动小作业,即可以锻炼学生的基本劳动能力,又可以避免学生遇到困难没办法顺利进行,劳动教育的成果更容易达成。
        二、趣味引导,劳动小作业的多彩展现
        从小学生的个人喜好来看,大家对于劳动作业的热情不是很高。在小学生看来,劳动就是做脏活累活,是一件很辛苦而且很没意思的事情。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光靠布置一下作业,硬性要求学生去完成是不行的。老师更要对大家的劳动小作业进行有效的引导,或者进行趣味性的融入,展现劳动作业的多彩魅力。

比如在做家务的小作业中,老师给学生提议,让同学们请爸爸妈妈帮自己录像,把劳动场面用小视频的方式制作出来,可以加入剪辑,可以加入配乐,然后大家在群里展开评选,评出制作最精彩的劳动小视频。这样一来,劳动本身的难易度没变,但家长却可以利用抖音、快手等小工具进行创意的编辑处理,让孩子们对视频画面风格、音乐、特效等产生兴趣,由此带动学生的热情高涨,从而更好的完成劳动作业。再比如我们在班级里开展的劳动小作业,老师可以用手机随机给大家拍照,记录下来大家擦玻璃、做值日、排摆桌椅等的过程,然后把照片展示给大家看。这样一来,学生也会对照片的内容产生兴趣,在劳动小作业中也更加认真,更加积极。
        三、注意安全,劳动小作业需要排查风险
        和语文、数学等学科教育活动不同,劳动教育是需要同学们在一定场所中使用劳动工具来完成的作业,是需要动手、动脑、想办法、做尝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其实也是伴随着安全风险的。比如学生要站到桌子上清扫屋顶的灰尘,那就有摔下来的风险。如果学生是冬天在户外扫除积雪,就有可能会滑倒。针对此类的安全风险,做好必要的安全防范是很重要的。因此,教育工作者在分配劳动作业的时候,应当特别注意了解作业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及时叮嘱学生注意防范。站在高处的时候,要提醒孩子们确认一下桌椅是否牢固稳妥,尝试一下是不是恐高;在户外劳动的时候,要看是否有车辆通行,避免奔跑摔倒;要注意提醒学生正确的使用工具,以免剪刀、订书器误伤自己和别人。只有这样,同学们才能在更加安全稳妥的情况下进行劳动作业,实现劳动素养技能的提升。
        结语:
        儿童的成长教育中,劳动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但考虑到儿童的体质体能和劳动水平,我们在劳动作业的布置上应当适度。劳动小作业是从儿童日常生活所需考虑进行的作业设定,难度适中,就地取材,对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有很好的作用,值得教育工作者多做积极探索。
        参考文献:
        [1]张德伟.日本中小学“体验性学习”和“体验性活动”政策的强化、主要特征和历史意义[J].外国教育研究,2019,46(12):20-40.
        [2]张艳妮.小学低年级班级“评比墙”的文化思考[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7(06):104-107+99.
        [3]钟佩君,高志英,陈旭.“减负令”下的低年级小学生品德培育——长沙市岳麓区四所小学的调研与思考[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5,15(04):1-5+16.
本文系:东莞市教育科研“十三五”2020年度规划课题《基于儿童生活的小学低年级劳动小作业模式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编号:2020GH410)研究成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