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智慧之爱浇灌生命之花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7月20期   作者:马兆丽
[导读] 作为一名班主任,要用自己的人格风范去感染学生
        马兆丽
        山东省威海经区皇冠中学长峰分校  264200
        摘要:作为一名班主任,要用自己的人格风范去感染学生,在学生心灵里播下真善美的种子,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影响,从而养成健全的人格。
        关键词   智慧  爱    教育
        
        “润花著果,催笋成竹”,雨露给了春苗以绿色,阳光给了生命以果实。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深深觉得学生就是青青幼苗,老师的爱心就是雨露阳光。尤其是那些后进的特殊家庭的学生,他们更是孱弱的幼苗,由于长期遭遇冷落,缺乏关爱,更易形成自卑乖戾而甚至叛逆的性格,更需要老师用爱心去感化,用关怀去矫正。岁岁年年花相似,年年岁岁人不同。作为一名老师,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他们或活泼好动,或沉默寡言……每一个生命都有其独特的印记。在我记忆中就有这样一个特别的孩子,我就用小A来称呼他吧。他是来自广西的孩子,除了他是壮族外,也没看出有什么特别。可是短短的一年多的接触,让我看到了他的“与众不同”。
        回首错误,敢于面对
        
        关爱是和煦的春风,轻抚着每位学生;呵护是春雨,滋润着孩子的心田。每一个后进生都是一块干裂的土地,他们的背后都有一串长长的故事,比谁都更渴望那份久违的关爱。开学初,我在班级进行了一次感恩励志班会,其中有一个环节是让学生说说自己这学期想做哪些改变。小A同学主动到讲台前面吐露自己的心声,他说自己有点痴迷上网,钱不够时偶尔也偷妈妈的钱,这学期他自己决心改掉网瘾,请同学们监督他。他的发言赢得了同学们的掌声,我也告诉大家:过去的已经成为历史,如果真心改过的话,那就要看行动了。我也单独找他谈过话,当然也包括小A。他说他后来,他的行动也让我眼前一亮:上课回答问题很积极;作业完成非常认真;学习成绩也步步提升。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更何况只是个孩子。我相信孩子的心灵是纯洁的,我也相信他们每一个人都有闪光点有位教育家说:“每一位孩子都是一座金矿。”面对孩子们的错误,作为教育者,我们必须有一颗宽容之心。要相信,“人之初,性本善”,我们不仅要接纳他们的优点,更要有勇气接纳他们的缺点。他们只不过是在路途中偶尔迷了路,需要有人为他们指明方向,我们老师就是他们的指路人。所以,在宽容的基础上也要施加合理的方法,我采用的是集体教育与个人教育相结合的方法,既教育了小A,也让同学们受到了教育。通过观察,我发现小A喜欢看漫画,于是就找来几本此类的书潜心研读。慢慢地当他看漫画时,我们就一块欣赏并实时地就着漫画进行交流切磋。在每期地黑板报上,我为他预留“漫画一角”,引导他试着去创作。有一次学校领导去我们班级检查工作,当看到这个孩子的作品时大加赞扬,很多老师和同学也驻足欣赏。当时,她眼中闪烁的喜悦之情告诉我:孩子是渴望被肯定的,从那以后他越来越和我亲近,我们之间的信任感建立起来了。
        父母离异,经历坎坷
        “润物无声”促转化。每个人都是与众不同的个体,都有着自己的特点,经历。寒假过去了,孩子们又重新回到学校,我发现小A的老毛病又犯了,又偷偷去上网了。跟他谈了话,他自己也表示要改掉这个毛病,并且写了十多页的悔过书。

我又与他妈妈取得了联系,他妈妈说小A正在步他爸爸的后尘,他爸爸就是因为赌博败光家产导致父母离婚了,他正在跟妈妈生活在一起,偶尔也去他爸爸那儿,但他爸爸根本不管他,任由他随便上网,也就是在他爸爸那儿可能染上网瘾了,控制不住自己,所以一而再再而三地去上网。当一个看到孩子一点点得开始堕落,看到一张纯真的笑脸变得复杂,目睹了这个过程的我很心酸,我不知道该如何唤起你正确的人生态度。一直在强调思想决定一切,而态度又是思想的直接体现,所以面对一个思想长了杂草的学生该如何帮他清除,这一过程就是育心灵的过程。教师的使命让我真的不能视而不为,那我的视而为之又会有效果吗?所以在班级管理和教学中,我处处渗透爱的教育,我一直坚信有爱的地方,就有歌声相伴,就有幸福相随,就有成功喜悦。我试图与他的爸爸取得联系,跟他谈过,他也表示配合教育好孩子。可是一个连自己都管不住的人,又怎么可能管好自己的孩子呢。而小A的妈妈,也整天忙于生计,根本无暇顾及孩子,心有余而力不足。我告诉他妈妈不要在孩子面前抱怨生活,抱怨他人,在孩子面前做个自立自强的女性。有问题时也可以请儿子帮忙出主意,想办法,让孩子感受到自己存在的重要性。他妈妈还是比较配合的,时间长了,小A的性格稳定多了,他妈妈也经常打电话表扬他。我也及时表扬他的进步。网吧他去的次数也比较少了。“哲学家雅斯贝尔认为“教育过程是一个精神成长的过程”。教育的艺术在于能激发学生心灵的感情,而且这种工作做得愈细致愈有感情,从孩子心灵深处迸发的力量便更大。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作为父母,应该给孩子作出榜样。父母不必有渊博的知识,但一定要有良好的言行。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在无形中对孩子产生影响,年龄越小,影响越大。所以,当父母的一定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当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也深知,对这种特殊家庭的孩子,不能指望与他谈一两次话,就能使其发生根本的改变,因此需要我进行长期的,艰苦的,创造性的工作,才能使他持续进步并得以巩固。实践的路途上一定会有艰辛,但我要坦然接受挑战,实现自我的超越,感受生命蜕变的美丽。
        挖掘内因,自我教育
        “巧设情境解心结”。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我坚信,只要我们“号”准脉,对症下药,定会净化其心灵,激发其斗志,为他们的成长助上一臂之力。小A虽然不像以前那样经常上网了,但一到星期六和星期日就控制不住了。他就如同那个吸大烟上瘾的人一样,明知道不可以,可是就是抵不住诱惑。于是,我们又进行了一次对话。我对小A说:“有一句话我们常说‘教育不是万能的’,但有一样东西万能的,你猜是什么?”他一时兴起,猜了起来,结果猜了好多。我一直摇头。我提醒他,在这句话前面加上两个字就可以了。他一下了就猜对了“自我教育”,我对他伸出了大拇指。“对啊,当你要犯错误的时候,你告诉自己:我不能这样做,你不就不会犯错了吗。”他点点头:“老师,我知道该怎么办了。”后来,他犯错误的次数果然少了,这让我暗暗窃喜。只要我们耐心做工作,就一定能把学生紧闭的心灵大门打开,就能把他从心理的误区中带出来。
        教育不是万能的,自我教育才是万能的。唤醒学生的内在意识,那就没有什么办不到了。我不敢说这招万能,最起码能让学生觉得他们自己像回事,能把自己当人看,自己看得起自己,既解放了咱们教育者,也为他们的行动加上了一道防线。此后,我也把这句话告诉了我班的每一个孩子,让他们都知道,自己才是自己的拯救者,班风越来越正。
        每一个生命都是美丽的,再小的花也不会拒绝绽放。每一名学生都是可爱的,再差的学生也有进步的渴望。我们是园丁,我们耕耘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土地。教育无定法,只要有心,有一颗爱孩子的心,你一定会想出办法的。相信只要方法得当,我们一定会迎来百花盛开的教育的春天。
参考文献:1.赵冰;破茧成蝶——班主任专业成长之路  解读[J].明天出版社2011年5月版978-7-5332-6474-1
         2.孟庆松.基础教育:任重道远,负重前行[J].天津教育,2007,000(001):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