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婷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实验中学
摘要: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成熟的教学辅助工具,是科学技术发展在教育领域的主要体现,对于教师展开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有很大的辅助作用,也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积极的影响。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具备应用信息技术这一优质教育资源的能力,通过在课堂中应用信息技术,实现课堂教学知识的充分丰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深化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加强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同时辅助于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这种新资源环境下的教学课堂能够帮助学生更快的掌握语文教学知识,发现语文学习中的乐趣,让学生能够爱上语文,在语文的知识海洋中遨游。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语文;丰富知识;深化理解;辅助教学
初中语文作为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延伸,对于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及学生的语文理解能力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也就是说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发挥新时期教育环境下课堂中的教育资源势在必行。基于此,作为一名新时代下的初中语文教师,应该抓住教育机会,对自己的教学课堂模式做出相应的创新和提高,通过不同教学辅助工具的应用来发挥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主观能动性,加强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进而实现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大力提升。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普遍认可的教学辅助工具,在初中语文的课堂中有突出的辅助作用。在本篇文章中,笔者结合自身多年从事初中语文教师这一职业的教学经验,对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进行了一番简单的探讨,希望能够给广大师生带来一定的帮助。
一、丰富课堂知识
在传统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思维过于局限,仅仅以教材为主展开教学实践活动,忽略了对于文章内容的延伸,同时也忽略了学生的语文学习需求,阻碍了学生扩充学习空间的脚步。基于此,作为一名新时期教育环境下的初中语文教师,当有改善这一现象的决心和信心。比如,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丰富自身的教学素材,进而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同时通过信息技术所包括的不同教学载体来实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化。这样,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激发,在课堂之中也可以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度,以主动学习的实际行动丰富自身的文化修养,实现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优化学生语文学习水平的目标。
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济南的冬天》这篇教学课文时,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来实现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单纯的语言讲解对于学生而言无疑是枯燥乏味的,而信息技术的应用则可以为语文教学课堂带来新的活力。教师在教学课堂中可以向学生提出:“在读完本篇课文之后,大家都有怎样的感想呢?不要着急,请大家先看向大屏幕,你能够联想到课文中的哪一句话呢?”接着教师可以在大屏幕中向学生展示一张雪山的风景图,学生在观看之后很快会给出答复:“这幅画让我想到书中的‘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这句话。”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够得到加深,语文教学课堂内容也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充实,进而提高了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学习效率。
二、深化文章理解
在过去的初中语文教学中,课堂上的教育资源不够先进,教师的教学方法也过于自我,使得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知识停留在了表面,没有对文章的深刻含义有更加充分的认识和理解。基于此,作为一名新时代下的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引导性,给予学生一定的帮助,让学生能够进一步体会到文章作者在文章中蕴含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对文章内容有深度理解。这种教学方法的应用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文章内容,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意识,加强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锻炼,构建出高效的初中语文课堂环境让学生进步和成长。
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爱莲说》这篇古文内容时,为了深化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中应用信息技术。当讲解到“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句话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在大屏幕中向学生展示一幅莲花盛开的动态图片,重点突出莲花的形象,将学生的眼睛吸引到屏幕之中,帮助学生理解文中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又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陋室铭》这篇教学课文时,教师同样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对文中“南阳诸葛庐”与“西蜀子云亭”做出解释,进而帮助学生了解古文背后的知识,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古文内容。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其他教学载体,例如音频。教师可以为教学内容的展示部分搭配合适的背景音乐,或者通过向学生播放标准的课文朗诵音频来进一步辅助于学生的文章理解。
三、创设精彩情境
在新课标理念下的初中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学呈现出了多元化发展的趋势,这样的发展趋势解放了学生的思想,挖掘了学生的潜力,使学生得到了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而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中,情境教学无疑是使用比较广泛的,它可以让学生彷如身临其境,从而能够让学生产生真实的情感体验,不断助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那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怎样为学生创设精彩有效的情境,并充分发挥情境教学的价值呢?须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情境的创设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情境创设方式,它可以直观为学生呈现与教材内容有关的视频、音频、图片等内容,从而能够增加语文教学课堂的容量,不断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进而能够获得良好的语文教学成效。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精彩的情境,以此可以牢牢抓住学生的眼球,让学生更好地与教材内容进行对话,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授《太空一日》这篇教学课文时,教师首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神州五号”载人飞船升空以及成功返回的视频,并要结合视频对学生进行解说,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大家想不想知道杨利伟叔叔在太空中看到了什么,经历了什么呢?以此让学生带着疑问阅读了这篇文章,不断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学习成效。然后,教师需要利用课件,为学生出示以下阅读提示:1、结合各部分的小标题,把握每一部分的内容。2、说一说这篇文章的写作顺序。3、以“我感受到……”的句式,表达阅读这篇文章之后的感受,并要让学生结合上述提示,快速阅读这篇文章,从而能够让学生从整体感知这篇文章。之后,教师需要指导学生理解意外情况,并要让学生探究以下问题:1、杨利伟遇到了哪些意外情况呢?他相应地又有怎样的心理活动或举动呢?2、通过杨利伟在遇到危险时候的表现,可以看出他有怎样的优秀品质呢?3、杨利伟在遇到危险时的表现,对我们有什么启发呢?从而能够让学生深刻到感受英雄的形象。最后,教师需要为学生出示能够体现航天员严谨、科学的态度的语句以及文章当中的关键语句,并要指导学生进行分析,从而能够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导,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这样,教师通过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精彩情境,增加了语文教学的趣味性和直观性,使学生感受到了语文教学的魅力,不断提高了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主动性。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是普遍而又重要的。教师通过应用信息技术,能够在充实课堂教学内容的同时完成对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对于学生和教师而言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善于应用信息技术,敢于应用信息技术,让语文教学课堂焕发出新的活力与光彩,让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更加轻松,更加趣味横生。
参考文献:
[1]高振斌.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整合运用[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3(06)
[2]王永青.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