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伟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南头城小学 518052
摘要:STEAM课程最早是由美国政府所发起的一项集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为核心的跨学科融合教育。现如今动漫产业飞速发展并与STEAM游戏连接甚密,且动漫亦是数字艺术的代表种类。因此笔者作为一名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旨在将动漫教学内容进行前沿化、数字化的优化,让学生在创新性的教学中,接触并了解当代艺术的发展方向,继而提升自身的学科核心素养与信息素养。
关键词:动漫艺术、STEAM、教学实践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项工具的开发丰富了动画呈现的效果,并将传统电视电影动画的概念进行了延伸,实现与游戏、交互艺术的深度结合。动漫属于跨学科艺术,既包含传媒特性、又具有强烈的美术性质。通过STEAM教育的培育与发展,学生在创新意识上的提高是极为显著的,并对信息素养的培育起到了积极作用。
一、STEAM动漫课程的目的与特点
目前,大数据时代悄然降临,STEAM教育倡导以项目活动为载体,推动学生在项目创作中找出问题并解决之,从而发掘他们的主观学习能力。动漫包含动画与漫画两个概念,是一门集文学剧本、镜头语言、美术、摄影合成、配音、配乐为一体的综合性跨学科艺术,具有一定的难度。在小学阶段设置动漫课程能够有效拓展学生的知识广度与深度,激发他们的联想意识,对提升创新能力与综合设计、镜头意识大有助力。将STEAM教育方式融合进动漫教学中,其目的便在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创新能力,使教育的培养与社会市场发展相吻合,让孩子们更加适应大数据时代的环境。
STEAM动漫课程还具有诸多特点,具体来说:其一是STEAM动漫课程具有开放性。传统的一些教学课堂,其教学方式是封闭式讲授,由教师说讲法为主,学生在下面被动接受知识。而STEAM动漫课程则是让学生进行交互式与体验式的学习,并以小组为单位,帮助学生走过创作的每一个环节,培养他们独立解决开放问题的意识;其二在于STEAM动漫课程具有趣味性。动漫本身就是一个瑰丽的艺术世界,且小学学段的学生均具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动漫是其最爱的艺术形式。在教学时,教师往往会播放TV动画、交互动画、游戏动画的片段,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培养他们的艺术敏感性,在剧本分镜创作的环节中体味趣味与快乐;其三在于综合性。正如上文所说,无论是STEAM教育还是动漫艺术,均是综合了多门学科的知识,因此STEAM动漫课程理所当然的具备综合性。其四在于信息化。STEAM与动漫的结合,其本质是信息技术参与到文学与艺术创作的过程,因此能够极大地锻炼学生的信息素养。
二、如何创新STEAM课程形式,激发学生创新能力
(一)创设教学情境,进行体验式学习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便是点出了兴趣对于一个人吸取知识的重要性,兴趣会激发人内心的求知欲望,并促使其带着某种强烈的目标去解决问题。因此,教学的最高目标,也就是在课程导入部分设置优秀的课堂情境,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进行体验式学习。此外教学情境的设置还有助学生更快、更准确地理解动漫艺术的魅力与张力,从而调动自身的学习内驱力。
例如笔者在平常教学时,会通过投影仪设备为学生播放商业动画、定格动画、游戏串场动画、实验动画等不同类型的片子,使学生尽可能接受全面的信息,继而对动漫这一概念的理解趋于准确。在小学学段的STEAM动漫教学中,笔者主要以带有叙事性的动画为教学素材,这是由于叙事性动画是制作过程最为全面的一种动画种类,能够让学生感受剧作的故事张力、体会文字变分镜头、依据故事设定设计人物服饰与场景道具等过程,更好地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二)分析动画剧本,找出融合连接元素
当学生对叙事动画与其制作过程有了初步理解之后,就应当选取一个经典动画剧本来进行分析,带领学生找到融合连接元素,理解剧本构成框架,体味剧情设置。剧作的核心是故事结构,影视艺术的任何形式,其本质就是讲述故事。而故事结构则是创作者对现实生活中一系列事件的主观选择,并将事件组合成具有叙事意义的序列,以此来激发观者产生独特且细腻的感情,为其传达特定而具体的人生观”。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将复杂的知识内容进行提炼与简化,并通过跨学科融合教育来提升学生写作剧本的能力,亦是动画创作的基础。
在实际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触控白板为学生播放日美两国的叙事动画短片,然后设置问题:“同学们,你们觉得日美两国动画除了画风与制作途径的不同外,在剧情上有什么迥然的差异?”以此来让学生进行讨论,引导他们发现美国动画的标准三段式结构、以及日本动画并无明显剧作结构的特征等信息。这种对文学与剧本的探讨与研究,正好体现出跨学科教学的内容与宗旨,让学生在提高语文写作能力的基础上,又综合了剧作写作的知识。具体来说:可以让学生自行确定主题,然后围绕该主题进行故事编写。在故事编写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调动语文学科知识,借助丰富的想象力和扎实的语文功底,按照动画故事、剧本结构的要求用视觉化的语言来讲故事,使所有的文字都能用图画的形式呈现出来。同时也要让学生注意,写剧本并不是写小说,需要提前为学生讲解剧本书写的格式与标准,用镜头画面的思维去撰写。
(三)进行游戏教学,在实践中培养核心素养
除了剧本的撰写外,还需要学生初步掌握photoshop、premiere等图像与视频处理软件,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能力,继而在镜头语言、美术表现、后期处理等跨学科知识上收获技能。比方说关于绘制分镜头剧本的教学内容,便可以利用触控白板为学生展示宫崎骏的动画分镜图,让学生对分镜头剧本的形式有大概认识。接着需要展示不同景别与机位的动画截图,帮助学生认识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等景别具体范围;以及俯、仰、平、侧、正等机位;还有推、拉、摇、移等镜头运动方式。通过这些传媒领域知识的讲解,能够使学生在掌握镜头艺术魅力的同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分镜头剧本当中,防止出现分镜头过于平淡且无任何机位变化的现象。
在实际教学中,也需要结合动漫艺术的特性,以及STEAM教育的理念,让学生通过游戏教学的方式掌握项目的创作要领。像是后期处理的信息技术、亦或是通过PHOTOSHOP连接数位板在电脑上绘制场景、人物,都可以运用游戏的方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为创新意识的诞生奠定基础。例如笔者就曾经创设过“故事蒙太奇拼贴”的游戏,将提前绘制好的分镜头脚本打印出来,并以一个镜头为单位进行裁剪且打乱循序;接着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参与到游戏中,规则是随意将单一镜头进行拼贴,使其成为前后逻辑自洽、镜头前后景别机位有承接、且具有起、承、转、合故事结构的动画短片分镜头。学生们听后兴奋异常,遂跃跃欲试。在后来的评述环节中,笔者发现,很多小组的拼贴都不尽相同却又完美自洽,令笔者兴奋不已,说明学生均初步理解了蒙太奇对于动画与漫画创作的重要性。此外,笔者还设置过“声音猜猜猜”的配音教学游戏,旨在锻炼学生为动画选取合适音效的能力。同时将“声音透视法”的理念进行融合,使学生认识到声音也有“近大远小”的概念。
三、总结
动漫教学最主要的目的便是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与信息素养,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之中的信息细节,选取感兴趣的部分进行创编、制作与拍摄,使一个个文字小故事变成生动稚趣的动画短片或漫画分镜,使学生在其中收获快乐。为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通过创新并丰富课堂教学层次,来实现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的跨学科融合与运用,体现出STEAM动漫课程的教育内涵。
参考文献:
[1]李小涛.互联网+背景下STEAM教育到创客教育之变迁[J].远程教育杂志,2016.
[2]王娟.互联网+时代STEAM教育应用的反思与创新路径[J].远程教育杂志,2016.
[3]程绚.日本动漫对外传播研究[D].山东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