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语篇意识引领下的小学英语对话教学新模式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7月20期   作者:王华军
[导读] 小学英语教学在“语篇意识”引领下能使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语言,培养学生的语感,提升学生对学习素材的理解,
        王华军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小港学达小学 315823
        【内容摘要】小学英语教学在“语篇意识”引领下能使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语言,培养学生的语感,提升学生对学习素材的理解,同时促进语言知识向语言能力转化,是提高学生英语学习质量的有效途径。本文围绕语篇意识引领下的对话教学展开,从“挖掘更深层的对话文本内涵”、“设置更合理的对话情境”、“寻找更扎实的语篇支架”三方面展开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语篇意识 对话教学 文本情境 支架
什么是语篇?语篇是指实际使用的语言单位,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课文、故事、对话、短文、歌曲、歌谣等语言学习材料都可以被称为语篇。
语篇意识如何引领对话教学?其一、教师要关注语篇意义的提炼,意识到教学重难点的确定不是从课文中“肢解”出语言知识点,而是要明白对话真正传递的交际意义;其二、教师要关注对话教学过程中情境创设的一致性及情境之间的关联性。其三、教师要关注学生是否具有与话题相关的背景信息储备量及孩子的生活经验积累,关注学生是否具备语言基本功。
在近几年的对话教学中,笔者做了以下几点尝试,探索了语篇意识引领下的对话教学新模式。
一、语篇意识引领,挖掘更深层的对话内涵
语篇意识引领我们强调解读对话内涵,即每一位教师要形成自己对文本的独到解读。因为不同的阅读者由于身份、年龄、阅历的不同对文本解读会各有差异。  
以教师和学生为例,阅读同一个文本,教师常常会通过文本解读确定这一内容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而学生一般会根据自己的喜好及认知水平来选择阅读,对于文本的理解会产生孩子特有的想法。
在对话教学中,我们如何在语篇意识引领下,通过挖掘更深层的对话文本内涵,提炼语篇意义呢?
        (一)利用联合文本,提炼语篇意义
如何提炼对话文本的语篇意义?很多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一般会这样操作:划出对话中出现的新词汇、新句型,在对话教学的过程中会重视标题,重视出现频率较高的词汇句型或者语法。因此在处理对话或者提炼对话语篇意义时,执教者很容易受高频句型或者标题所限制,而忽略编者设计对话的真正意图。
我们在每一课时的教学中,要立足整个单元,注意单元之间的内容衔接及年级之间相关对话教学内容的递进,要充分解读编者的意图,利用“联合文本”,精准提炼出对话语篇意义。
        (二)考虑学生认知,提升语篇意义
在对话教学中,老师要根据对话语篇涵义,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及现有的英语水平科学合理地安排活动促进学生间的互动,提升语篇意义。针对低年级的学生,我们可以根据对话需要和学生认知安排游戏之类的小活动。
        (三)聚焦情感话题,体会语篇内涵
语篇意识引领下的对话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习到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更要在培养学生积极情感态度中体会语篇内涵。
        二、语篇意识引领,设置更合理的对话情境
对话教学中的语篇教学“贵”在情境设置,成功的情境创设能给学生一个清晰的文本示范,能将老师想表达的、想教的内容以及对话的语义和语用功都得以清晰地体现。合适的情境创设还能将抽象的对话知识形象化,能使教学的文本知识生活化,不断增强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及对话整体语用能力。
(一)合理创设语用情境,凸显对话教学整体性
语篇意识引领我们在开展英语教学时要从一个单元入手对教材内容进行整体分析,明白单元主题语境所要表达的语篇涵义,在教学过程中用整体的语用情境推动对话教学或者整合对话内容,从而收到基于教材又能超越教材的对话教学功效。


(二)适当运用媒体技术,创设对话教学动态性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英语课堂中多媒体能以形象具体的“图、文、声、像”创造教学情境,使学生思维活跃、兴趣盎然,是语篇教学的一大“功臣”。在语篇意识引领下的对话教学,教师要充分发挥多媒体优势,用其架起学生与语言之间沟通的桥梁,让对话教学的情境变得真实逼真。
多媒体在对话教学中的辅助作用不言而喻,它们为对话教学提供的动态情境在教学中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这样的动态情境效果下,学生们能在真实的语境中感知对话语篇的涵义。如在进行nature park这一单元的对话教学时,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一个优美如画的自然公园情景:有流水声、有鸟叫声、有小朋友们欢乐玩耍声。这样就可以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理解对话所要表达的涵义,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对话教学中。
(三)合理拓展文本情境,体现对话教学延伸性
在对话教学中我们要不断挖掘教材文本,引导学生在原有情境的基础上通过大胆设想,延伸文本内容,续编并创设一个个真实的情境,实现语境利用最大化。这有利于活跃和拓展学生思维,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语篇训练。
在对话教学中,学生的思维如果只是局限于文本内容中,那么我们的对话教学就失去了“语篇意识”的引领。我们要尝试引导学生展开丰富想象力,拓展文本情境,激发发散思维。通过不断引导,学生会在情境拓展中给予我们很多意想不到的惊喜,带来语篇意识引领下的小收获。
        三、语篇意识引领,寻找更扎实的语篇支架
“语篇支架”是指在语篇意识引领下教师在对话教学中所采取的一种理念与意识,即引导学生在对话学习中要尝试“搭脚手架”,引导学生在头脑中建构出基础的语言表达框架,使他们的英语表达能力得到逐步提升。
        (一)利用思维导图,帮助梳理对话文脉
在对话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梳理对话内容,出示相关句型,引导学生在交流中替换部分内容,鼓励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地拓展,使得对话教学条理化和系统化。
在执教《PEP小学英语》五年级下Unit2这一单元对话教学时,笔者发现简单的思维导图能起到大作用.
利用思维导图,学生短时间内就掌握了对话大概要表达的内容,并在对话交际中扩充延伸相关词汇。此外,思维导图还能帮助学生理清对话脉络,形成思维网络,帮助学生在环境中理解单词含义。平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思维导图帮助下,通过完整的对话理解语篇中的新词或者新知识点,有机整合对话教学和句型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处理和传递信息的能力,学生的语篇语用能力也得以不断地提高。
        (二)优化板书设计,凸显对话教学形象性
板书中的课题往往是一篇课文或者一单元内容的核心句子或者线索句子,是一堂课精髓的体现,在对话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板书给学生思维发展提供若干空白信息条,以引发学生展开更多的信息联结。语篇意识引领下的对话教学,更需要板书来凸显一段完整形象的对话。
笔者认为,在对话教学中我们要重视板书设计,在语篇意识引领下,设计出一份份精湛、富有活力的英语教学板书。优秀的英语教学板书除了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记忆所学的知识外,还能启发学生思维。
以上是笔者在语篇意识引领下探究小学英语对话教学新模式的几点尝试。众所周知,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和核心价值是培养学生的语篇意识,我们要在对话教学中,以语篇意识为引领,从提炼到串联,从梳理到拓展,从整体到提升,将各项内容以“润物无声”的方式落实在平时的英语对话教学中,从而逐步实现语篇教学的“果实满枝”,提升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英语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教师教学用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
[3]郑文主编.“浙江省中小学学科教学建议”案例解读[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