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慧君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北关小学255100
摘要:新的课程改革明确指出,音乐教学的基本概念应适用于所有学生。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互动,使学生更加亲近。同时,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种活跃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够发展自身的情感,促进学生良好个性品质和行为能力的生成,发挥出小学音乐教学的价值。
关键词:小学;音乐;多样化
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小学音乐教学在以往并不受重视,并且教师习惯于使用单一的讲授教学方式,忽视了小学生的实际认识能力与需求,导致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发展受到了限制,也难以形成良好的音乐学习兴趣和素养。对此,在新课程改革的环境下,小学音乐教师不仅要转变好教学思想观念,认识到音乐教学对学生发展的积极作用,还应当结合教学中存在着的客观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建立起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效音乐教学模式。本文,笔者就根据自身音乐教学经验,从运用信息技术,营造生活情境;利用合唱教学,提升教学效果;利用音乐器材,提升音乐素养三个方面,浅谈下小学音乐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教学策略。
一、运用信息技术,营造生活情境
由于条件的限制,许多学校并不具备多种多样的乐器,有些学校仅具备钢琴,而有些学校连钢琴都不具备,这就为音乐教学带来了相当大的阻碍。在实际教学中,没有乐器的相辅相成,教学就会显得十分空洞和单调,而且涉及到的一些知识和内容也会让学生觉得难以理解,继而无法提升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我们就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创造一个生活情境,进而来提升教学的质量。
例如,在教学《新年好》首歌曲时,为了让学生能够较为直观的感受到新年的愉悦气氛,笔者提前就手工制作一些灯笼、对联等物品带到教室中。学生看到这样的物品,一下就变得非常的开心。然后,笔者询问学生过新年时的趣事,并通过多媒体播放过年时敲锣打鼓的场景。如此,通过这样的生活情境化教学,就能够成功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笔者就能更好地进行新年好这首歌曲的教学。
二、利用合唱教学,提升教学效果
合唱教学除了能使得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得到显著提升,还能使得学生在合作演唱的过程中陶冶身心、提升情操,发展自身的合作交际技能,可以说,合唱教学之于小学阶段学生身心的健康茁壮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由此出发,关于优化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策略探讨必不可少,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教学形式有趣、生动,学生就会对要学习的知识产生极大的兴趣。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则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吉祥三宝》首歌曲时,由于很多学生对这首歌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对于集体合唱的兴致不高。基于此种情况,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提出了这样一个提议:待到教学结束之后,随机分小组进行合唱比赛。为了赢得这个比赛,学生自然会全身心地参与到学习中去,这就为合唱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待到下课之前,笔者便随机分小组,并请每个小组出一名评委,与笔者一起评判其他小组的合唱,看看是否合格等等。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合唱教学的质量自然会逐渐提升。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给学生创设具体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更好地学习合唱知识。
三、利用音乐器材,提升音乐素养
在音乐教学中,器材是非常重要的工具,所以再教学中,我们可以有效的运用音乐器材,提升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同时激发学生的自身音乐潜能。因此,小学音乐教师便可以充分利用一些强烈而且富有节奏感的音乐器材来进行课堂辅助教学,让学生认识这些器材并了解他们的节奏特点和演奏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使用这些音乐器材来表现音乐、进行音乐创造,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感悟和体会音乐的节奏,获得学习上的满足,拓展学生的音乐能力,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有效提升。
例如,在教学《牧童摇》这首歌曲时,我们最为主要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掌握这首歌的歌唱方法、旋律和节奏,培养学生演唱方面的技能,提升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因此,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就为学生引出了一些乐器,通过乐器的演奏来增强学生的音感。首先,笔者针对本首歌曲展开教学,让学生了解切分节奏的演唱方法,然后,笔者再通过一些乐器给学生进行伴奏,让学生在笔者的伴奏下尝试演唱,进而增强学生的演唱技巧。这样一来,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笔者通过巧妙利用音乐器材,提升了学生的音乐素养。
总而言之,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对于学生来说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操,还可使学生具备音乐审美能力。但要想让学生能够在音乐学习中有所突破,使学生乐于学习。我们应该让学生做教学的参与者的,而不是旁观者。因此,我们要努力将音乐课变成一门艺术课堂,让学生轻松自在的感受音乐的美,拥有自由的学习空间,真正的爱上音乐。
参考文献:
[1]陈露.以多样化的教学策略激活小学音乐教学[J].中国教师,2018(S2):146.
[2]刘阿婷.多样化教学构建绿色小学音乐课堂[J].北方音乐,2016,36(2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