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教学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7月20期   作者:杨健健
[导读] 音乐之美不仅在于歌曲本身,而且还在于音乐所营造的意境,体现的思想,展示的音色。
        杨健健
        合肥市翠庭园小学?安徽省  合肥市 230000
        摘要:音乐之美不仅在于歌曲本身,而且还在于音乐所营造的意境,体现的思想,展示的音色。小学生可以通过欣赏音乐,涤荡个人的心灵,并在此基础上,真正地从音乐中感悟,思考,在培养良好音乐学习情感的过程中,汲取精神养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本文的论述过程中,教师注重从多媒体教学、古诗教学以及乐器教学三方面进行简要阐释。
        关键词:小学生;小学音乐;鉴赏能力;教学策略
        在现阶段的音乐教学过程中,部分音乐教师往往运用传统方式,开展此部分内容的授课,注重从乐理、乐谱等的角度,进行融入,从而导致部分学生产生厌恶学习音乐的心理,而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便成为空谈了。针对这种状况,小学音乐教师可以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创新音乐教学形式,为学生打造属于自己的音乐学习时空,真正让他们发表个人的音乐赏析看法,促进学生音乐赏析能力的提升。
        一、运用多媒体教学,营造歌曲意境,感受音乐中的意境之美
        音乐像是一首诗,不仅有其独有的韵律,而且还具有独特的意境。小学生的年龄小,不具备较强思维想象能力。针对这种状况,小学音乐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的方式,开展音乐教学,并运用图片、声音以及视频的方式,引导歌曲中的意境,让学生直观地赏析音乐营造的意境之美,并鼓励学生运用这种独有的情感体验,融入到音乐的演唱中,从而让学生的演唱更为饱满。
        例如,在讲授《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曲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营造歌曲中的意境,让学生在观察中,在赏析中,构建个人认知与音乐情境之间的连接,从而感受音乐中的意境之美,感受歌词的表现力。与此同时,教师可以由意境之美,向情感之美延伸,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作者会看到如此美丽的景色?”,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之上,讲授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真正让学生感悟到“我们应感谢共产党,为我们带来如下美好的生活!”的认知,从而体会到意境美之后的情感之美,让学生的音乐赏析更为全面。最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运用心中对意境之美和情感之美的感知,投入到音乐演唱的过程中,真正让学生的演唱更具有感染力,从而达到良好的多媒体教学效果。
        二、使用故事教学法,构建认知连接,感受音乐中的思想之美
        小学生的年龄小,喜欢听故事。

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引入与音乐思想相关的故事,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与学生认知的连接,从而为学生理解音乐中的情感,搭建桥梁。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应注重引入最为接近学生认知故事,并积极地与学生进行互动,掌握他们的音乐学习状况,从而进行针对性的启发,获得良好的故事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授《男儿当自强》这首歌曲时,教师可以运用褚时健的故事引入,并注重讲解褚时健在生活中遇到的苦难,并在遭遇苦难过程中,做出的超人的努力,从而在此过程中,真正感悟到男儿当自强的真谛。与此同时,教师可以适时地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假如你们生活在当时的年代,你们会碌碌无为,还是奋力拼搏?”在此之后,教师可以引入《男儿当自强》的歌曲,让学生在联想故事的过程中,品味歌曲中情感,真正让学生从歌曲中,从故事中,感悟“人生辉煌的取得离不开奋斗,也只有奋斗!”的真谛。通过运用故事教学法,教师构建学生认知与歌曲之间的连接,并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歌曲中的内涵,使他们获得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充分发挥故事教学的积极作用。
        三、采用乐器教学法,赏析不同乐器,感受音乐中的音色之美
        小学音乐教师可以运用讲授乐器的方式,让学生掌握不同乐器的演奏方法,促进学生口、手、脑等多种器官的协调发展,从而真正让学生感受到乐器的独有之美。与此同时,有些乐器的学习具有较高的难度,并不适宜学生学习。针对这种状况,小学美术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展示不同乐器的声音,更为重要的是展示乐器在歌曲中的声音,感受乐曲的独有音色,以及这种音色下营造的特有意境,真正让学生感受到乐器的音色之美。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相应模式的授课。
        例如,在讲授《彼得与狼》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展示不同乐器的音色,并让学生结合音色的特点,进行相应人物的匹配,从而提升他们对乐器音色的认知,提升学生的音色感受力。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长笛,模仿小鸟的叫声;用双簧管营造鸭子嘎嘎嘎的声音,并从节奏和音调上模仿鸭子的步伐;运用大管浑厚有低粗的音色,表现老态龙钟的老爷爷。通过运用多媒体,展示不同乐器的音色,教师让学生在相应的情境中,感受乐器音色的独有之美。
        总而言之,在提升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应真正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构建最为接近学生认知的音乐授课模式,让学生在此过程中,学习音乐,感悟音乐,提升学生对于美的独有感知能力,汲取其中的精神养料,促进学生音乐赏析能力的增强。
        参考文献:
        [1]钱丽莎.在音乐的清流中涤荡心灵——小学音乐鉴赏教学策略探微[J].小学教学研究.2016(01)
        [2]崔伟佳.多元渗透,倾听学生心中音乐回响——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实践探微[J].名师在线.2017(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