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杰文
广州市从化区吕田中学
摘要:教学设计是体育教师运用系统的方法对体育课堂教学进行的全面化分析、研究和设计,通过有效化和高质量的教学设计可以全面地协调课堂教学的各种因素,有效地促进教学效益和质量的跃升。还需要初中体育教师进一步重视起课前的教学设计工作,同时积极地联合其他优秀的体育教师同行,进一步提升教学设计的合理性、科学性,进而为后续的体育课堂高效教学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设计;有效性;策略;探索
从当前体育教师的教学设计情况来看,还存在教学设计不够合理、不够科学等突出问题,使得教学设计工作的开展效益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自然不利于体育课堂后续的有效教学实施,还需要初中体育教师积极地树立问题意识,全面地解决教学设计工作中存在的各种突出问题,进而不断地优化课堂的教学设计,为体育课堂教学总体质量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全面分析教学对象
学生是体育课堂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中的所有工作自然应该围绕着学生来开展和实施,也只有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才能结合班级学生的基本特点,合理设计教学目标,有效定位教学重难点,从而让教学的针对性、精准性更高,为每个学生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还需要初中体育教师积极地重视起对学情的研究,进而为后续的教学目标设计打好铺垫。
例如,在学习《篮球运球》模块内容时,一方面,教师可以借助体育综合测试、教学评价、教学观察等方式,对不同初中生的体质、课堂学习状态、体育知识储备量等情况进行精准化和全面化的了解。另一方面,体育教师可以通过师生一对一交流、小组谈话等方式,对不同学生的体育学习情况,如体育学习兴趣、体育学习中存在的疑惑、体育学习总体能力等进行更加细致化和充分化的把握。此外,体育教师还可以积极地将不同学生在课堂的学习情况,如训练情况、学习态度、进退步情况等进行汇总,将这些数据制作成电子数据库,并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变化对数据库进行动态化调整,继而实时掌握不同学生的基本情况,为后续的教学打好基础。
二、准确把握教材内容
课堂教学中要完成哪些任务,学习哪些内容,掌握哪些技能,这些都是需要教师通过教材研究来获取的,只有体育教师积极地强化对教材的研究和解读,才能有效地明确在课堂要教授些什么,学生要学习些什么。还需要体育教师重视起对教材的研究,并积极地运用多样的方式,进一步强化对教材的解读,进而为后续的有效教学打好坚实基础。
例如,在学习《篮球传接球》模块内容时,一方面,教师可以自主进行教材阅读。如体育教师在阅读教材过程中要细心和认真,并积极地在阅读教材中对教学的知识模块组成、该节课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组成情况进行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合理定位教学的重难点和关键点。另一方面,体育教师可以积极地参考优秀名师的电子教案、教学设计以及说课稿,还要积极地观看网络公开课等,对该节课的教学知识点进行全面化和透彻化的把握,同时积极地对自身的教学重难点定位进行对比,并根据自身的教学需要进行灵活性的调整。
三、合理定位教学目标
课堂的教学目标是体育教师开展教学的重要方向指引,课堂的教学目标设置是否科学、合理与有效,对于体育课堂教学会产生直接的和重要的影响,还需要初中体育教师进一步重视起教学目标设计工作,并积极地采用有效地对策来不断地提升教学目标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而为体育课堂的高效教学实施指引明确的方向。
例如,在学习《篮球投篮》模块知识内容时,体育教师要合理定位教学目标。一方面,教学目标要能够涵盖到课堂要教授的主要内容,并有效的凸显课堂教学的关键点和重难点。如该节课的教学目标可以设计为:了解篮球投篮的作用;掌握篮球投篮的基本技术动作要领;能够进行有效的投篮实战对抗等,为后续的教学指引方向。另一方面,教师目标设计要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在设计教学目标过程中要考虑班级学生的整体情况,并按照学生学习层次的不同,积极设计差异化和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以让每个学生都能学习到其最近发展区域的知识内容,进而助力每个学生的发展和提升。
四、科学选择教学对策
教学策略是为了体育教师解决如何教与如何学的问题,课堂的教学策略选用是否恰当、科学,也会对体育课堂的知识讲解和阐述产生较为重要的影响,还需要初中体育教师积极地转变以往那种口授加板书式的课堂教学,积极地引入多样化和丰富化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以为体育课堂教学注入勃勃生机和源泉活水,进而引导学生以更加积极地姿态投入到对相应体育知识内容的学习之中,实现教学效益的大幅度跃升。
例如,在学习《乒乓球接发球》小节内容时,教师可以采用互联网+教学模式+讨论学习+互动教学方法进行教学。首先,教师可以借助幻灯片设计讨论学习任务,如接发球的意义、接发球的技术动作规范、接发球的注意事项等,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和研究,并积极地给予学生学习指导,进一步带动学生参与。其次,教师可以借助交互式电子白板对班级学生进行灵活性的提问,并积极地的给予学生启发,点拨学生问题解决的思路,教授给学生有效的方法,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最后,教师可以借助幻灯片对上述的内容再次进行具体化和形象化的讲解,并为学生设计相应的随堂学习任务,继而强化学生认识,实现教学效益的提升。
五、有效做好反馈调控
体育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动态的,不是一成不变的,还需要体育教师积极地在课堂教学实施中做好反馈调控设计,并积极地根据教学目标教学的重难点,合理的预测学生可能会在课堂出现的问题,同时积极地采用有效地策略来及时的调整课堂的教学,以较好的满足学生在课堂的学习需要,实现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
例如,在学习《足球脚内侧踢球》模块内容时,教师可以做好反馈调控工作。一方面,教师要积极地思考课堂教学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问题,学生会在哪个知识模块的学习中产生分歧,学生在体育训练中可能会出现哪些突出状况等等,积极地对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全面化和细致化的分析,为后续的反馈调控打好基础。另一方面,教师要积极地针对课堂的生成性资源设计有效的对策。如学生在学习中积极性不高,教师可以积极地给予学生鼓励,并根据教学需要引入趣味性强的游戏活动,还可以引导学生开展自由讨论学习,继而做好反馈调控,为教学效益的提升助力。
六、科学设置教学评价
课后的评价是体育教师对学生在课堂学习行为进行的系统化、全面化的评价,通过课堂的评价实施,可以有效地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帮助学生指引改进的方向,还需要体育教师理解教学评价的作用所在,并积极地设计有效地评价策略,以为学生的较好发展和提升助力。
例如,在学习《足球脚内侧踢球》模块内容时,教师要科学设计教学评价。一方面,要丰富形式。如在后续的教学评价中教师要积极地改进以往那种口头式与单一式的评价模式,积极地引入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像学生自我评价、师生互相评价、小组轮流评价等,继而让形式更加的多样化,以不断带动学生参与活力。另一方面,要重视起过程性评价。需要教师在评价中更加关注每个学生在课堂的学习过程,如学习状态、学习方法运用、学生进步情况等,真正的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和提升。
综上所述,初中体育教师要全面理解有效教学设计对于体育课堂教学效益和质量提升所产生的重要促进作用,进一步重视起教学设计工作,并积极地探索提升教学设计合理性、科学性与有效性的对策,同时在教学实践中检验教学设计是否有效,并积极地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和解决,进而不断地优化课堂的教学设计,为体育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的全面跃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鲍芳琴.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策略探讨[J].新课程(下),2019(12):284-285.
[2]李想.实施多样体锻方式——谈初中体育教学改革的任务与需要[J].当代家庭教育,2019(36):106.
[3]许正平.聚焦学生个性发展——刍议初中体育教学模式的升级与实现[J].考试周刊,2019(A3):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