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美术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7月20期   作者:凤婷
[导读] 美术相较于数学、语文、英语等科目来说向来是不太被教师以及家长所重视的
        凤婷
        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店埠镇虎山路小学
        摘要:美术相较于数学、语文、英语等科目来说向来是不太被教师以及家长所重视的,但其对于小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意义是不容忽视的。因此,教师要改变以往对于美术教学忽视的态度,在教学中加以有效的创新、优化。在此,本文从“创设游戏化的导入,促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发挥多媒体的有效作用,丰富美术教学”“开展美术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这几方面出发,对于小学美术教学的有效开展策略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关键词:小学美术;游戏;实践
        小学阶段中的美术这一学科并不在考试范围内,所以很多教师对于教学工作有所敷衍,极少为优质教学进行创新活动、研究活动,而他们这种态度自然也就影响到了学生,促使学生美术学习积极性逐步下降,最终不利于美术教学目标达成,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需要认识到美术虽然不在考试范围内,但是却对于学生审美能力、创造能力以及世界观的形成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为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切实以小学生为本,积极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美术教学的有效性。
        一、创设游戏化的导入,促使学生集中注意力
        导入是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阶段,对于小学生兴趣的激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从大多数教师的教学现状来看,教师在教学中缺乏对于导入的有效设计,更别说从小学生的兴趣需要出发了。这就导致学生很难积极集中自己的注意力,难以充分参与课堂。为此,美术教师为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需要充分地、精心地设计导入这一环节,从而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在此,笔者认为教师在课堂上可以结合学生喜欢游戏的特点来设计游戏化的导入方式,有效满足学生的兴趣需求。
        例如,在教学《吃虫草》这节课的时候,因为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有关吃虫草的外形、色彩特征和捕虫特点,能用所学的方法来表现吃虫草吃虫的情景。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引导学生开展一定的角色扮演游戏,以此作为课堂导入,充分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具体地来说,教师首先可以利用多媒体来播放一个短片,让学生可以对“吃虫草”这种植物有一定的了解,然后教师可以要求小学生对这种植物进行一定的模仿活动。这种植物对学生来讲既陌生又亲切,教师利用一定的模仿游戏符合此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对于低年级小学生富有强烈的吸引力,能够促使他们积极参与课堂,并去积极了解“吃虫草”的特点。
        二、发挥多媒体的有效作用,丰富美术教学
        美术是一门培养学生创造力和鉴赏力的学科,是一门视觉艺术,其中所涉及的内容十分丰富。

在教学中教师需要认识到仅依靠固定的书本还是不够的,不利于小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鉴赏力。为此,教师需要充分结合多媒体对于美术教学资源进行拓展,促使学生感受、体会更为丰富的美术世界。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的多种功能,为学生创设更为直观的、视听结合的、集图文于一体的情境,促使学生加深体验,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热情。
        例如,在教学《纸盒变家具》这节课的时候,教材中的知识毕竟是静态的,是“死”的,而这节课属于设计、应用类的课程,教师在课堂上虽然可以利用一定的实物,但是讲解起来也比较费时费力。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日常生活中千姿百态、款式多样、造型各异的家具图片,然后播放将纸盒变为家具的具体视频,让学生结合动态化的视频去理解相关的知识,体会到其中的奥妙。之后,教师再结合一定的实物促使学生去动手实践就可以事半功倍。又如,在教学“头饰设计”的时候,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相关的头饰图片,从而丰富学生的视野,让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进行美术学习。
        三、开展美术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美术是带有一定实践性质的教学科目。如果想要真正将美术对学生的影响力发挥出来,并不能只停留在课堂教学中。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由于思想和思维发育还十分不成熟,对于所学知识的记忆是有期限的,可能课堂上学习过的东西对其所造成的影响最终仅仅停留在课堂上,到了课下便被其他事物所改变了,因此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教师需要适当地为学生安排一些实践活动,从而来加深学生对课上所学内容的印象。同时,美术实践活动的开展也有利于小学生充分发挥创造力、想象力等。
        例如,在教学《认识身边的树》这节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中去开展一定的观察活动,促使小学生可以实际地观察树木,之后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来进行绘画,要求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树木进行绘画,在作品中还可以适当地加入自己的想象。由此,充分促使学生开展一定的实践活动,促使学生加深对所学内容的印象。
        总而言之,美术这一门科目是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学科,只要教师能够认真发掘它的魅力所在,并结合小学生的相关实际情况对美术教学进行创新和改变,那么美术将在针对小学生进行的启蒙教育中大放异彩,促使小学生的审美能力、想象力等都得到有效的发展,让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刘丽.小学美术教学与信息技术教学整合的初探[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36):62-63.
        [2]包珊珊.运用情境教学法提高小学美术教学实效[J].农家参谋,2020(21):2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