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中
甘肃省酒泉市金塔汽车维修中等专业学校 735300
摘要:学习、人际关系和青春期问题是职业中专低年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解决这个问题,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从职业中专生源及所学专业的实际出发,充分调查,提高认识,从完善职业教育评价体系、课程开设、青春期心理健康辅导等方面入手,有的放矢,长抓不懈。
关键词:中职 低年级学生 心理健康 成因对策
一、中职低年级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
随着我国职业技术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职业中专规模不断发展壮大,学习职业技术的学生人数不断增加。职业中专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现了出来,并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重视、研究与探讨。经过几年的调查分析得出了职业中专低年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以下成因:
1、教育教学问题
学习问题主要是由学校教育的结构、指导思想、教学方法的影响而形成的,表现在:
(1)学生所学的知识绝大多数和技能实践相脱节,相当一部分知识是为规定的就业而准备的。从职业中专学生就业的实际状况来看,所学理论知识和将来就业从事的工种相适应的只有35%左右,和学生自身的能力水平相适应的约占35%。所以相当一部分学生感到学习无用、学不来、学不会,从而讨厌学习。
(2)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高度统一,没有弹性。期中、期末测试是以理论课的成绩为主要依据,技能考核没有完整而系统的方式方法,对学生学业的促进和学生技能的提高作用不大。这样导致了部分学生不认真学习,由厌恶学习发展到逃避学习,脱离学校去寻求不正当刺激,从而形成一系列品行障碍。
(3)学习成绩和学生将来的就业没有多大关系。职业中专最终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从业教育,对合格的学生发给资格证,进而安排就业。学得好的可以就业,学习不行的也可以就业。这样造成学多学少一个样,学好学坏一个样,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教育方法不当。教师教学方法不灵活,不是根据学生的情况因材施教,而是一把尺子量,一个水平过。学习好的觉得不过瘾,学习差的感到听不来,久而久之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
2、人际关系问题
学生的人际关系主要涉及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和亲缘关系等方面。
(1)与教师的关系所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教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者,而且更主要的是学生走向社会、融入生活的向导者。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只注重“传道、授业、解惑”,而对向导功能忽视甚至无视。这一忽视或无视的直接表现就是对学生不理解、不信任、不尊重,而使学生产生逆反、对抗等心理。
(2)同学间的关系所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由于学校或班级方面不合理的调班、调宿舍、调座位,导致了学生人际关系的不适应、不融洽,甚至紧张,最终发展到了孤独、焦虑、抑郁、偏执、敌对等不良心理。另外,一些学生间比吃比穿、争风吃醋等引发猜疑、妒忌等不良心理。
(3)与父母所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民主、和睦的家庭氛围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个温馨浪漫、和谐舒畅的心灵港湾。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成长的孩子,健康活泼,富有朝气和进取精神,但这样的家庭只占了极少数。更多的是专制式的家庭,在这样的家庭中父母与孩子之间不能进行正常的沟通,父母最关心的是孩子的在校表现和学习成绩,如若孩子达不到父母的期望,轻者怒骂中者殴打,易造成孩子孤僻、专横和反社会的性格。
3、青春心理问题
职业中专的学生是一个特殊的人群,他们刚刚进入“青春期”不久。这一时期的学生内心充满了各种好奇,喜欢交朋友,对异性感到好奇,渴望得到异性的欣赏。如果对他们的心理关注或研究不够,缺乏正确的心理疏导、身心培育,而任其发展,就会导致恶性循环,产生心理疾病,危害身心和社会。
青春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1)闭锁心理。闭锁心理得主要表现是外在趋于关闭封锁,内心活动日益丰富、复杂的并存。封闭心理是青春期普遍存在,而又特殊的一个心理标志。职业中专低年级学生如若在消极情绪控制之下、封闭与外界的任何交流,就应该引起教育者的高度注意和重视。
(2)情绪起伏内隐外露交替。青春期个体在生理上的剧变和心理上的发展相对缓慢,形成了矛盾,这一矛盾必然引起他们情绪起伏内隐外露交替。如,一个微笑会使情绪飞扬,彻夜兴奋;一个侧目会使情绪低迷,辗转反侧。然而他们内心的激动、高兴或苦恼、消沉载表面上却表现得很平静;他们想与别人交流,却又缄默不言。这种情况如得不到理解和诱导,便会出现心理压抑、焦虑和抑郁。
(3)早恋。早恋是未到谈婚论嫁年龄时的恋爱。职业中专的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正值青春发育期,性发育部分成熟但性心理还是相对幼稚的。由于受认识能力和个性发展的限制,特别是在教育引导不及时、不得力的情况下,就会使他们性心理发展的幼稚性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自认为认真的、诚挚的、负责的恋爱在朦胧状态下出现了。
二、职业中专低年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1、改革中专学校教育评价体系
对于职业中专的教育评价来说,学生文化基础差,教学质量与学生职业技术的提高有一定的差距。所以要切实改革传统单一的考试方式来评价教育教学质量,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劳等方面进行综合素质评价。
2、开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助于学生系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掌握日常必要的心理、情绪调节技术、技能。同时,还要引导掌握一些转移情绪、宣泄痛苦、发泄愤怒、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心的自我心理调节手段。以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
3、设立心理咨询室对学生服务
职业技术教育机构或学校也应设立心理咨询室,开展心理咨询服务,这不仅是时代发展和学生成长的要求,而且也是职业中专生存、发展、壮大的必然趋势。大量的教育实践证明,心理信箱和热线有利于学生对一些隐秘、平时难于表达心理问题进行交流。信箱和热线还可以省去害羞、隐秘被揭的忧虑,使职业中专低年级学生敞开心扉排遣忧愁、苦闷和烦恼,更有利于老师针对性地解决他们心理健康问题。
4、召开低年级学生的家长会
职业中专低年级学生到校时间短,环境的变化,对家乡及家中父母的思念与日俱增,即时召开家长会,让家长和教师沟通,家长和学生沟通,了解学校及教师的教育行为和方法,对稳定学生的思想,矫正学生的行为习惯,了解学生心理及教育计划的制订和落实,进行心理辅导,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5、强化师德建设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通过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质,杜绝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及歧视、嘲讽、挖苦学生,树立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避免学生对教师的敌对、攻击、恐惧等心理或行为。
6、进行青春期心理、生理辅导
结合青春期学生生理、心理的特点,开设心理、生理辅导课,并针对性地开展专题讲座,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已身心发育的特征,能正确处理异性间的交往,有效地控制青春期学生不良心理健康的产生。
总之,学习、人际关系和青春期问题是职业中专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解决这个问题,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从职业中专的实际出发,提高认识,从改革教育评价体系、开设心理健康课程、青春期心理健康辅导等方面入手,有的放矢,长抓不懈,最终使职业中专低年级学生健康成长,将来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杨粒. 浅析中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J]. 中国科技博览, 2009, 000(033):200-200.
张芝英. 中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探析及对策研究[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旬刊,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