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春玲
黑龙江省七台河市茄子河区宏伟学校 黑龙江 七台河 154626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教育行业越来越受到重视,掌握一门语言,必须掌握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其中,最难掌握的便是写作。但写作是提升学生语文综合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重要性不言而喻。好的作文要充满真情实感能够打动读者,由于初中生生活经验较少。因此,他们的写作不够生活化。教师应该制定相应的写作教学方案,对学生进行生活化写作教学。
关键词:初中语文;写作;生活化;教学
0 引言
写作教学,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让学生形成一定的写作素养。在中学阶段,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整体并不高,在写作方面存在不少问题,比如写作素材积累不足、对修辞技巧掌握不足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表明写作教学陷入到僵局之中。因此,便需要关注到教学方法的创新,以生活化教学为导向,重构写作课堂教学模式,给学生不一样的学习体验,让写作教学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1 生活化语文课堂中写作教学的特点
①丰富的授课内容,初中语文书本上的知识是有限的,所以初中生在学习与掌握语文书本知识的同时,还要善于发现日常生活中的语文知识。教师借助语文课本开展教学的目的是指引学生通过书本知识的学习更好地了解、认识、喜欢语文,在生活中发现语文,并学会将语文应用于生活中。在生活化语文课堂中开展阅读与写作教学,显得更加开放,因为教师的授课内容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而这有助于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对提升学生的阅读写作技能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②灵活的授课方式,以往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负责讲,学生负责听”是最典型的授课模式。新课程改革后,这种授课方式的使用率降低了很多,但并未完全消失。该教学方式缺乏灵活性,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生活化语文课堂中的阅读与写作教学,有着较为灵活的授课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对学生阅读与写作兴趣与习惯的培养有较大的推动作用。
2 初中语文写作生活化教学探究
2.1 组织学生开展实践,随笔记录,积累写作素材
初中生由于年龄较小,生活阅历不足,在写作时,往往会因为生活素材的欠缺,造成写作文章质量不高,生活化教学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在带领学生参加各种生活活动的同时,要让学生拿着校本积累写作素材,把遇到的优秀语句随时记录下来,丰富自身的语言词汇量,提升自己的文章层次,把学生在自身生活中的感受随时记录下来。例如,小明同学在跟随父母去大理旅游时,观看洱海时,写下这样一段话“大海一望无际,远处像是海天相接,白云好像伸手就能摸到,成群的海鸥从海面掠过。”这样的画面描写让人身临其境。教师还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去春游、去敬老院献爱心,去孤儿院与孤儿们一起生活;看春天的美好景色,体会人间百态,增强学生的生活感悟,当学生有了生活的经验和阅历之后,就不再愁无话可说、无话可写了。
2.2 引入生活素材构建写作拓展阅读活动
在写作教学中,拓展阅读是不可缺少的。从中学生表现出来的写作问题看,缺少素材积累是个显而易见的问题,不少学生并未积累足够的写作素材,导致在写作时没有可以利用的素材。因此,在写作教学中,便可以立足生活化教学,从生活中拓展素材,构建起拓展阅读活动,以此增加学生的素材积累,为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升打下基础。比如,教学“推荐一个好地方”的时候,属于说明文的范畴,主要是对一些地点、景点等进行介绍。然而从实际来讲,学生缺少这方面的素材积累,不少中学生并未去过太多地方,往往就是动物园、电影院等场所,因此容易在写作中出现雷同的问题。所以,便可以从现实生活出发,结合学生的旅游经历,在课堂上构建起旅游分享活动,让学生讲述分享自己的一些旅游经历,对旅游过的景点,在课堂上进行介绍。学生彼此之间相互分享自己的旅游经历,这就可以让学生从中积累素材。
除此之外,也可以直接引入一些文本类的阅读素材,在课堂上展开拓展阅读,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让学生自身的素材积累可以更加丰富。
2.3 培养阅读兴趣,在阅读中积累素材
语文阅读兴趣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长时间的。生活化语文课堂中,教师的教学旨在引领学生感知阅读本身的魅力,培养他们的阅读热情与兴趣,而不是单纯的理论知识学习,这样更利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阅读的优良习惯,更好地践行生活化语文课堂的开展目标,积累丰富的阅读知识,为写作提供大量的素材,逐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此外,初中语文教师还应让学生树立“语文出自生活,也运用于生活”的思想观念,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主动探索和学习语文知识。目前,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多种多样,而且便捷高效。如书籍、报刊与杂志等纸质材料以及电视、电脑、广播与手机等电子产品中均包含了各式各样的语文知识。初中语文教师可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收集各种包含语文知识的阅读资源,多读多看,获得大量的阅读体验,努力积累知识。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借助文字记录日常生活中的阅读感悟,这样使其不仅能积累阅读知识,还能锻炼写作能力。该教学模式下,学生不仅能学会主动阅读,提升写作技能,也能提高语文学习效率。
2.4 联系生活实际,选取适当的写作素材
初中生缺乏生活经验,阅读积累比较少,所以在写作时,学生即使能够梳理出写作思路,掌握写作要求,但是写出来的东西仍然存在“假、大、空”的问题。为了有效解决这样的问题,实现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生活化,首先,教师需要结合实际教学内容,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积累更多的生活经验;其次,家庭生活也是学生写作素材的重要来源之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认真感受自己的家庭生活,发现生活中的各种小事情,并进行积极思考,将它们展现在写作中;最后,教材中存在许多与生活有关的素材,对此,教师要深入挖掘,合理利用,让学生熟练掌握,为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如在教学《背影》时,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舒缓的音乐作为教学背景,让学生仔细回想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做哪些事情让自己比较感动,以及自己做的什么事感动了父母。然后,教师可以以记录片的方式展示文章中的相关内容,使学生深切感受亲情的力量,并投入自身的内省情感,获得一定的情感体验。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在学习中自主地联系自己的生活环境,与文章作者产生强烈共鸣,并且在今后进行与亲情有关的写作时,学生还能够回忆起当时的教学情境,对《背影》中父亲对儿子深厚的亲情进行应用,使学生的写作更加有内涵,文章情感表达更加真实。
2.5 提升学生素养,评价反映生活
作文评价也是写作教学的重要一环。教师的作文评语可以帮助学生明确注意事项,不断优化写作能力。生活化作文理念需要教师全方位地对学生展开指导和渗透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的作文素养。比如在进行作文批阅的时候,教师要重视学生的选材安排,观察是否符合生活实际,思考是否真实有趣,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中心思想、语言表达和结构安排等方面的顺畅连接程度。教师通过对学生生活描写的指导,提升学生的生活品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进而不断提升优秀文章的创作能力。
3 结语
语文是我们的母语学习,用汉语汉字构造的优美篇章都是真情实意的情感表达。写作不只是汉字的运用能力,更是精神素养的体现,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发展的一个标志。所以,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摒弃急功近利的教育思想,让作文写作回归生活,让学生在充分体验生活的前提下来写作。
参考文献:
[1]宋雅文.基于生活化的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探究[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3):161.
[2]杨晓天.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生活化[J]. 文教资料,2019(30):54-55.
[3]孙小琴.写作教学的有效策略探究[J]. 文学教育(下),2020(3):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