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艳
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北关小学 655000
摘要:在传统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通常认为,音乐的本质就是各种音符与乐曲,学生就应当将音乐学习的重心放在乐曲旋律,没有必要将音乐学习与其他艺术形式联系起来。然而,在小学音乐教学的创新教育中,就是要通过更加多元化的方式,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从而改善学生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对于音乐之美的理解能力。
关键词:小学六年级;音乐教学;创新策略
音乐是一种艺术形式和文化活动,加强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有助于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丰富学生的思维感观,使学生的精神文化得到正确引导,并对学生兴趣爱好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同时,小学是学生务实基础、提升能力的关键时期,但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学生普遍存在兴趣不足、参与不强、理解不透等现象,影响学生的发展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的教学手法和组织形式运用不当而造成的。
一、小学音乐教学中创新意义的重要性
对小学生展开音乐教学,渗透创新教育可以更好地激发小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在趣味性较强的创新教育中,小学生能够通过多种方式来学习音乐知识,极大程度的调动了他们学习音乐的积极性。针对小学生的性格特点,他们的注意力无法长时间地集中在学习当中,教师在展开教学时,利用创新教育的优势,能够很好的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在创新教育理念下的小学音乐教学,能够帮助小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增强自身记忆力,能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观察进行音乐学习,对其他学科也有联动教学帮助。高年级的小学生处于发展的关键阶段,不仅智力上需要得到很好的开发,在审美能力方面也是养成的关键时期。学校的教育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文化课程,也要从音乐、美术等艺术学科的教学中下功夫,音乐课程能够从多个方面入手,培养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融入素质教育,让小学生与音乐产生共鸣,体验更多的情感,通过音乐来引发小学生对于音乐故事的深思,从中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展开创新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二、小学音乐教学中创新意义的实施策略
(一)音乐学习与乐器学习并进
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通过不同的乐器来演示音乐,通过不同乐器的不同音调特点,来体会出其在乐曲中所代表的不同含义。这样的创新教学模式,也将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欣赏《蓝色多瑙河圆舞曲》时,其中种类繁多的乐器,都代表着不同的音乐要素,因此,学生要通过对于乐器特点的学习,才能够更好地为音乐学习做好铺垫,这是帮助学生构建起属于自己音乐思维的重要手段。因此,在对音乐学习的过程中,不应当过于局限在某一个领域,而是应当涉及到多个不同的方面,让学生理解在乐曲著作中,每一种乐器都代表着作曲家相应的情感。这样才能够培养起学生对于音乐欣赏的兴趣,让学生能够在今后欣赏更高难度的音乐作品时,更加得心应手,也会促使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的音乐学习。
例如,在《我和我的祖国》这一课时,教师要培养学生品味乐曲的能力,感受作曲者想要表达的与国家紧密不可分割的情怀,以及对于祖国的深深依恋之情,学生要能听出乐曲中采用笛子这种传统乐器,所表达出的旋律的低沉和节奏的变化,在培养学生通过欣赏乐曲进行情感表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堂,借助身边的用品,通过敲击等方式,编出一个旋律。通过这样的教学将使得学生对于音乐有着更为生动的感触,不仅帮助学生积累了音乐知识,也提高了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二)开展多风格的音乐欣赏
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不同风格以及不同地区的音乐,也能让学生更好的感受到音乐的多样性。音乐是离不开生活的,在不同地区拥有着不同生活习俗的人们,在通过音乐来表达生活的同时,自然也会带有浓郁的地域风情。因此,单一研究一种音乐风格,对于学生的音乐学习是不利的,只有让学生站在多姿多彩的世界文化之林中,才能够理解与感悟世界上不同地域风情的优秀音乐作品。
例如,在介绍亚洲地区、欧美地区、以及非洲地区之间乐曲风格的不同时,教师应当通过更加生动形象的举例,为学生能够分门别类,而不是一味的进行笼统的简述。如非洲的手鼓、拉丁美洲的排箫、以及苏格兰的风笛等,这些在不同地区,所采用的不同的乐器,都将成为导致的音乐风格不同的因素。因此,只有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尽可能的寻求创新,才能引导学生在音乐课堂,自由的提出对于音乐的不同感受,以及不同看法。这也将会为学生更好地进行音乐学习,增加更多的活力。
(三)对于创新型音乐教育,融入小学音乐课堂的感悟
传统的音乐教学,通常重视学生对于知识的刻板记忆,而忽视了创新型音乐教育模式,对于加深学生对音乐的深入理解,以及提高学生品味音乐能力的有利之处。通过创新型音乐教育模式,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在期末结课时,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班内的歌唱竞赛,让学生通过歌唱表演,使学生更加深入细致地感受,在音乐学习中对于自身的启发,进而思考音乐所表达出的情感内涵。只有学生自身对音乐有所思考,才能在音乐学习的道路上更好的走下去。
在创新型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考虑到,不同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有所不同,对于知识的接受速度有快有慢的现象,从而保证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够在音乐学习中,有所收获。每个人在鉴赏过程中,对于乐曲的理解不同,感悟也不同,让学生发表自己在音乐欣赏中,对于曲风曲调的不同意见,也将能更好地加深学生对于乐曲深层的理解。让学生主动去讲,也是在新课程标准改革下,小学创新型音乐教学的一次大胆尝试,为了更好的促进音乐课堂的改革,就需要当前小学音乐教育工作者,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勇于创新、敢于变革。
(四)建立轻松的音乐情景模式,助力创新教学
小学生对音乐学习本身就有一定的兴趣,所以音乐课与文化课程相比有一定的优势,教师为了更好地创新音乐教学,应当结合小学生不同年龄的审美观念,适当的布置教室桌椅摆放情况可以改变传统的形式,将学生围成一个圈进行教学,有效的结合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音乐知识,播放音频和视频,小学生通过眼睛进行观察、耳朵加以聆听,在轻松的音乐情景模式下,小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会变得更加高涨。与此同时,教师进行教学可以有机结合游戏环节讲小故事等方式,引导学生走进音乐殿堂,良好的学习氛围能够使小学生充分感受音乐知识所带来的乐趣,不仅能够很好的利用音乐来开发小学生的智力,更能从创造性思维的角度出发,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养。
以新年音乐会为例,在新年举行音乐会的传统来自于维也纳,教师可以通过维也纳的图片或者视频来引出本堂课程的内容,为学生播放具有影响力的大师及作品,使小学生充分感受维也纳人的传统音乐风格,从中引发热爱音乐的情感。新的一年,各个国家庆祝新年的方式略有不同,教师可以结合中国国情让小学生讲一讲音乐会有哪些特点,针对高年级学生,他们对于音乐学习有了一定的基础,教师可以让他们在课下搜集喜欢的关于音乐会的歌曲,在课堂当中组织学生展开一场迎新年音乐联欢会,在实际唱歌当中锻炼小学生的音乐能力,充分展现自身的音乐才能。
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不断提高自身音乐水平,不要因为自身音乐水平的不足影响了学生课堂效率的提高;教师还要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结果,根据学生的学习结果调整自己的策略,争取让自己的策略越来越适合学生;教师更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积累、不断探究、不断总结,找到更多小学六年级音乐教学创新策略,切实提高学生的音乐水平,为初中乃至高中的音乐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马恒.浅谈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对学困生进行精准帮扶[J].陕西师范学院学院学报,2017,(s1):73.
[2]刘颜,在音乐教学精准化课堂实施策略例谈[J].广西教育,2017,(40):49.
[3]周圣.传统模式下音乐教学的弊端(1977-2008)[J].社会,2016,(5):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