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1月第33期   作者:崔绍星
[导读] 对于初中生来说,是第一次接触历史,作为一门新的学科,初中历史教师应该重视历史学科的教学过程以及学生的学习兴趣。

        崔绍星
        恩施市舞阳中学
        摘要:对于初中生来说,是第一次接触历史,作为一门新的学科,初中历史教师应该重视历史学科的教学过程以及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学生们的成长环境不同,他们对待历史的心态也不同,有些学生觉得历史这门学科只不过是一些历史事件罢了,有些学生却认为历史代表的是民族的回忆,值得学习。那么,在初中教学中,教师就要创新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得学生对历史学科产生兴趣,在这之中,历史故事也未尝不是一个有效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初中历史;历史故事;教学作用;运用分析        
        历史故事并不是简单的一个故事而已,它和历史上的很多人物有关,来源于各种不同的历史事件中,是现代和历史相连接的一个桥梁。在初中历史学科的教学过程中,运用历史故事开展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历史的教学效率,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历史故事和课本比起来,会显得更加有生命力,历史故事在历史课堂中能够还原历史事件的场景,使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历史知识,更多的是学习历史的快乐。        
        一、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        
        其一,初中阶段很多学生还不够成熟,难以在学习中集中注意力,所以学生们也难以提高历史学习兴趣,由此,教师就需引入趣味性历史故事,提高学生教学参与积极性,促使学生积极高效学习。其二,对于初中阶段学生来说,很多久远年代的事件具有很大的学习难度,而实际历史课程本身通常枯燥乏味,由此,各任课教师就需借历史故事提高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其三,传统历史课堂上,很多教师所用教学方式不适应学生身心成长规律,难以取得理想教学效果,所以,各历史教师就可以借助历史故事诱导学生集中注意力学习。鉴于历史故事益于高效教学,教师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强课堂教学趣味性,致力于获取教学实效。与此同时,基于历史故事进行教学时,各任课教师需努力活跃教学气氛,最大限度上挖掘学生学习潜能,实现高效历史教学。
        二、基于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1、构建和谐历史课堂氛围        
        初中历史知识点比较繁杂,课堂也比较枯燥,一些教师只根据课本内容进行历史讲解,把知识重点圈画,让学生私下自己学习,这样的课堂不能吸引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导致课堂效率低下,课堂沉闷,学生学习历史兴趣不高,分数不高,总体成绩也不好。通过引入历史情景,把一些抽象的历史知识更直观地表达出来,并加上教师的详细讲解,促进学生对这些历史知识的融会贯通;引入情景历史,把学生有序分成小组,并选一个能力较强学生担任组长,由他负责本小组的历史学习进度,教师根据不同小组的学习进度,为他们制订自己的学习计划,并了解他们所学的不足之处,为他们进行交流补充。如果只有教师督促学生进行学习,学生不能很好地掌握历史知识,帮助他们形成对历史的兴趣,探求古代历史,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增加历史学习兴趣。历史课堂情景剧的构建,可以帮助教师形成一个有趣的课堂,把一些无趣的历史知识变得形象全面。历史情景剧的成功与否,最重要的一点是学生是否真正进入历史剧中,只有学生进入状态,完全投入学习中,才能提高历史学习兴趣和历史成绩。        
        2、借助历史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学习的诸多阶段中乐学是最高的境界,学生只有具备强烈的学习兴趣,才能以良好的状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因此,教师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基于传统化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兴趣低下的现状,应充分借助历史故事这一有力的武器,全面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

这主要是因为历史故事具有丰富的故事情节,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因此,将历史故事应用到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可最大限度地唤醒学生的内在求知欲望,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历史学习中。例如,在“夏商西周的兴亡”的教学中,教师借助“烽火戏诸侯”这一历史故事,在情境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激发。在这一基础上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周幽王点燃烽火之后,各个诸侯就要风尘仆仆地赶过来救援呢?接着,通过历史故事的引导,就可以直接进入新课程中的分封制、井田制的讲解中。通过历史故事的应用,给学生设置了一定的悬念,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历史课堂学习中。
        3、运用历史故事解决历史教学的重难点        
        很多初中生对历史事件的了解一般都来源于电视節目,而电视为了节目效果通常会出现一大段一大段的理论讲说,这让学生会很快失去观看的耐心,那么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是依靠讲课文来展开教学,会大大降低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再加上书上的重点难点,如果学生不能够清楚地了解透彻,那就会面临历史学科成绩大幅下降的现象。因此,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利用历史故事,学生因此理顺历史事件的脉络,了解历史人物的性格特点以及历史事件的性质等,就会化解历史知识的重难点,学生也会更愉快地学习历史学科。        
        例如,在学习商鞅变法的时候,书上的这节内容理论性比较强,陌生的概念也比较多,学生理解起来相对来说会困难一点。那么,教师就可以借助当时发生的一些小故事来帮助学生理解,就像商鞅变法在开始之前的立木为信的故事,还有商鞅最后被五马分尸的结果等等,还可以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这个故事的细节,使学生清楚地了解商鞅变法的整个发展过程以及变法的背景和性质,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历史知识的重难点。        
        4、运用历史故事结束历史课程        
        历史教材中的时间线和事件的内容比较多,在这门学科考试的时候这方面的要求也会相对较强,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重视课程的开始和课程的结束,在历史课快要结束的时候,教师依然可以运用历史故事,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更清晰地总结和巩固历史知识,完善历史体系,使学生在课下的时候还可以自主分析历史事件等。        
比如,还是以商鞅变法为例,最后商鞅的结局是被五马分尸,学生们会觉得不可思议,难以接受,但是为了能够让学生明白商鞅变法整个事件是成功的,教师可以利用《史记》这本书加强学生对商鞅变法的理解。这本书中写到:商鞅在遭到恶人陷害之后逃跑,但是在逃跑的路上需要住客栈的时候被要求拿出通行证,这个要求是商鞅在变法中提出的。因此可知,商鞅的变法是成功的。学生通过这个故事,会激发出一身的正义感,学生会了解国家的强大不是靠口号空喊出来的,是要付出一切乃至生命的代价。与此同时,学生也会感受到商鞅体现出来的坚持不懈的精神,使他们坚持正义永不缺席的信心。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环境下的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合理运用历史故事贯穿课堂,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历史这门学科的兴趣,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集中注意力,还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历史事件,丰富自身的内涵,增加知识量,对学生本身的意义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历史教师应该利用历史故事开展教学,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提高初中历史的教学效率以及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杨利锋.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与运用解析[J].才智,2020(05):62.        、
        [2]戴宏.试探讨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J].学苑教育,2019(06):96.        
        [3]蒋美英.浅谈有关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和作用[J].考试周刊,2019(51):132+1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