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体验活动的设计与应用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1月第33期   作者:王英
[导读] 学生的学习动机关系着学生学习地理的主动性,因此,地理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行启发,
        王英
        山东省淄博第十五中学 255100
        
        摘要:学生的学习动机关系着学生学习地理的主动性,因此,地理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行启发,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地理知识的学习中。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授课,更能帮助学生对地理知识进行理解,促进学生在地理课堂学习中获得能力的提升。初中地理课堂中,教师运用情境教学法进行授课,能够帮助学生对地理知识进行了解。
        关键词:初中地理;体验活动;应用方法
        
        情境教学法能够将知识与情境结合起来,在地理课堂中运用情境教学法,能够使学生从情境中了解地理知识,从而使学生更快地进入到地理课程的学习中。但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地理课堂中的运用还需要具备恰当的时机和技巧,需要注意一些事项,才能达到良好的运用效果。
        一、检测学习基础
        在开始教授学生学习新的地理课程的之前,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一个检查学习基础的电子问卷,让学生在课堂上根据问卷中的内容进行回答。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回答中了解学生所具备的地理知识,并掌握学生在地理学习中薄弱的内容,从而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上能够充分掌握好地理知识,促进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能力的提升。
        我曾经在教授学生《地形和地势》一课时,便利用教室中的教学工具为学生营造学习情境,使学生融入到学习情境中,从而更喜爱在地理课程中进行学习。为了能够使学生感受到我们中国的地形和地势的特点,我在教学过程中,便利用教室中的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出山地、盆地、丘陵、高原、平原等地形,学生从多媒体设备所播放出来的视频中能够看到其中山地的地势起伏较大,海拔高。盆地则是四周高,中间低,所以说它像盆子一样。丘陵海拔不太高,山势也比较缓和。高原的海拔高,地势相对平坦。平原的海拔最低,地面平坦、起伏小。利用教学工具为学生播放完视频之后,我还让学生自己使用教室中的多媒体设备了解更多关于地形地势的地理知识。学生点击代表山地的图片,便出来对于山地这一地形的解说:“海拔较高,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很大,地面峰峦起伏,坡度陡峭。”除此之外,还对山脉进行了解说:“山脉是呈带状并延一定方向延伸很长的山地。如,我国的喜马拉雅山脉。”在学生发现教学工具还有这一项功能的时候,学生便更喜欢利用教室中的多媒体设备进行学习,大家都想要尝试运用这一工具了解地理知识。可见利用教学工具为学生营造学习情境的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在地理课堂中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二、手绘地图活动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需要认识地图,能够看懂地图,能够对地图上的信息进行分析和了解。为了能够让学生在地理课堂的学习中充分掌握地图方面的知识和信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为学生设计手绘地图的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绘制地图的方式了解地图的绘制方法,并能够从绘制地图的过程中了解地图上的信息所代表的含义,这对于学生今后从地图上解读信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在完成《地球的形状与大小》和《地形图的判读》等课程的授课后,便利用学生的兴趣为大家组织了模型比赛。在活动过程中,我为学生提供了一些足球、篮球、纸箱、报纸、太空泥、胶水等材料。之后让学生利用这些材料思考应该制作怎样的模型,并自己动手制作出来。在模型比赛中,学生也开始绞尽脑汁地进行制作,思考自己所学的地理知识,应该怎样在地理模型中展示出来。

有的学生利用足球制作了地球仪,将报纸上的世界地图的形状剪下来,用胶水粘在足球上。有的学生制作地球仪的时候用不同颜色的太空泥捏制出不同大洲的形状,并将太空泥放在篮球上。有的学生制作了山脉模型,在课本上选择了一个山脉,并在纸箱上画出山脉上的等高线,由高位置上的等高线,到低位置上的等高线,依次画出,在画出这些等高线之后,再用剪刀剪下来,之后再从低向高依次罗叠在一起,用胶水粘贴,这样就形成了山脉模型。还有的学生用太空泥捏制出了我国的山体模型,并将这些模型放在一个较低的纸盒中,再撒上一些沙土,就形成了小型的沙盘。学生在这样的地理模型比赛中,玩得非常开心,也从这一过程中充分体验到了学习地理知识的趣味性。可见利用学生兴趣组织模型比赛的方式对于启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也是非常有效的。
        三、展示所学内容
        初中地理课程的教学内容也有许多是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为了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出在地理课堂上所需要学习的内容,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通过观察信息技术设备上所展示的信息,理解所学内容。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还需要地理教师提前根据课堂教学内容为学生搜集好有关的地理信息,以便顺利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
        在初中地理教师运用情境教学法进行教学时,还要注意对教学工具的运用,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运用一些图片、视频来为学生构建与地理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但是这些情境的展示还需要借助多媒体这种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来实现。多媒体教学设备能够为学生呈现视觉可见的画面和场景,能够为学生播放可以听到的声音,并且可以形成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地理课堂中的情境教学方式,从而获取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师为学生授课《亚洲及欧洲》这一课之后,我给学生了几道地理问题,但是学生对于其中的一个地理问题不知道该怎样回答。此问题为:“一艘游轮沿‘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从广东出发,经孟买到威尼斯,下列对沿途地理现象的描述可信的是什么?”第一个选项为从南海出发经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第二个选项为从阿拉伯海经苏伊士运河进入红海,第三个选项为经红海时,可见沿海大片森林,第四个选项为经地中海时,可见沿岸热带雨林。由于学生对于亚洲和欧洲的地图并不十分了解,对于21世纪的海上丝绸之路也不太清楚,所以许多学生都选错了选项。在为学生解析这一地理问题的时候,我为学生展示出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地图,并在地图上为学生一一找到题目中所提到的“广东”“孟买”“威尼斯”等地点的位置,之后让学生再从这些位置上,观察沿途所经过的地区,对应题中选项。因此,在初中地理课堂中,教师在课程导入环节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设计相应的地理情境,将学生带入到地理课程中,使学生更乐于在地理课堂中掌握地理知识,学习地理信息。
        综上所述,在初中地理课堂上,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时,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帮助学生检测学习基础,找到学生在地理学习上的漏洞,并加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记忆;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所学内容,让学生能够更清楚地了解地理知识;还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解析地理问题,使学生能够掌握地理知识;教师还要借助多媒体设备展示情境,使学生能够从情境中获得启发,使学生能够根据展示出来的情境进行分析。在设计情境时要遵循认知规律,在运用情境时可以采用问题情境、游戏情境、生活情境等进行教学,在选择情境素材时要注意素材的时效性和有效性,这样才能发挥情境教学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春华.借力信息技术优化初中地理教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09):136-137.
        [2]冯霞.信息技术支持的多学科融合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7.
        [3]马荣霞.谈信息技术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7(12):1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