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育在新时代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1月第33期   作者:韩举卓
[导读] 立德树人的有效性是测试学校绩效和管理人员领导水平的重要标准。

        韩举卓
        广西河池市都安县大兴镇太阳小学   
        
        摘要:立德树人的有效性是测试学校绩效和管理人员领导水平的重要标准。小学班主任需要不断提高他们的学习技能,实施道德教育方法,并将道德教育融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本文将简要分析班主任对良好德育的重要性,并提供几种发展小学德育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德育;班主任的道德教育;德育
        前言:始于1953年的小学德育已成为日常行为教育的标准。经过近70年的发展,道德教育在培养小学生的道德品格和行为上具有更为现代的细微差别。德育教育学生成为具有高理想、良好道德、素养和纪律的好公民。
         1.分析小学德育的重要性
        许多人认为,让学生从高中开始学习德育还为时不晚,这个想法是非常错误的。中学阶段还必须提高对学生的教育质量,因为在中学时代,学生逐渐形成了对生活和价值观的态度,这一时期的道德教育对指导他们的生活很重要,但这并不意味着小学生就不需要道德教育了。小学德育也是未来学生整体德育的基础。这个阶段的道德教育将在未来的学生整体道德教育中发挥作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
        德育是新课程改革中的重要项目。根据教育部的数据,2005年上海主动对课程进行了改革。直到2010年在大学、高中和小学进行了德育的试点改革。自2014年以来利用教育改革的机会将道德教育纳入广告中,是重要的培训水平科目。
        小学生可以通过一定程度的道德课学习来获得一些科学知识。教师有意识地渗透到学生的道德教育中,并逐渐将一些教育知识纳入学生的思想中,即学生也可以逐渐区分善与恶,对与错。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观看更多有关教育的视频,了解有关雷锋帮助他人的精神的更多信息,并逐步让学生了解良好品格对人类成长的重要性,这对改善学生的学习很有帮助。作为一名教育者,教师不仅将课程知识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受熏陶,还必须能够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来设计和选择适合他们学习的内容。如果教师想充分提高小学生的基本素质,则可以使用教室作为渗透学生道德教育的平台。有学识的学生可以逐步学习思考问题,也可以理解原理,让思想和道德变更强。
        学校不仅是传播知识的地方,更是教育学生的地方。学校不能只注重知识向学生的转移和学生“智慧”的发展而忽略了“道德”的重要性。随着当今社会的飞速发展,小学生的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也与以往大不相同。由于每个家庭的知识结构、态度和价值观都有所不同,有些父母不知道该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因此,许多家庭的道德教育对小学生很重要。小学德育是整个教育领域的关键阶段,道德教育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良好的道德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素质。德育也是教育学生成为合格公民的起点。除传播知识外,道德教育也是学校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因此,做好小学德育工作尤为重要。
         2.小学教师对德育方法的初步研究
        小学阶段是学生入学的初始阶段,他们对学校知之甚少,发现很难在短时间内适应每天的学校生活。完成身份转换需要花费一些时间,因为学生处于持续发展的阶段,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因各种原因影响他们的正常成长。同时,小学生的思想尚未成熟,其道德操守、生活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正在逐步形成,这对班主任的课堂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不仅保护了学生在日常课堂上的生活安全,还使学生逐渐养成了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开展课堂活动的方法。同时,知识转移需要最大程度的知识丰富性和多样性,以及将安全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中,以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自我保护意识。


        在小学生的德育工作中,班主任应从学生的实际能力入手,尊重不同年龄学生的身心发展,注重实际效果,德育应与工作教育相结合。根据国务委员会发表的关于工作教育的意见,各级学校必须将工作和德育相结合,以确保教育和道德的正确方向。工作可以提高士气,班主任应将工作教育纳入各种接口,例如课堂教学和实践培训,以帮助学生发展公平的工作方法,并确保他们了解工作精神的意愿。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日常工作周期正确地引用和渗透德育内容,可以使学生形成强烈的责任感,有效地完成任务,并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工作中的课堂责任。
        学生接受教育的课程不限于教室。班主任必须充分利用学校内外的教育资源,将课堂与实践结合起来。班主任应该做很多课后活动,引导学生到工厂、社区和田野,与员工互动,提高工作技能。同时,教师还可以积极鼓励学生组织相关的工作活动,例如植树活动等,以便学生可以执行野外老师分配的任务。这项野外活动的完成,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这种公益活动中的道德教育观念。
        2011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内容标准在课程中纳入了文明生态教育,要求学生竭尽所能保护环境并参与环境保护。 2017年《道德教育手册》建议加强学生的环境教育。垃圾分类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去社区居委会进行垃圾分类的教育活动。例如,老师可以带学生到附近的公园去捡垃圾,这样学生就可以从自己的环境开始做起。充分利用生活条件,教学生从小就正确处理生活垃圾,学会识别可回收垃圾并充分利用资源,使学生能够发展一种对生活友好和环境友好的生活方式,继承中国勤劳和经济的美德,以及热情的环境健康,成为一位文明的新时代学生。
        教师还可以志愿服务,并引导学生白天到养老院或幼儿园做志愿服务,以便学生可以通过工作经验养成奉献精神并加强德育教育。此外,这种方法还可以增强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动手能力,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丰富经验逐步建立全面而积极的思想框架,以便学生充分了解志愿服务的真正含义和意义。这对于促进学生形成社会责任感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年轻的小学生并不完全了解社会。在低年级学生在场的情况下,进行道德教育时,班主任应在幼儿园和小学的道德教育之间建立良好的联系,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义务教育小学生开设了道德和法治课程,班主任应将此课程与学生的道德教育相结合,以加深学生对社会的了解。
        德育和法治课程内容丰富多样。教师应使用宝贵的教学资源,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入手,以帮助学生在学校和家庭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良好的道德风尚。人们可以在此过程中根据与教科书的理论知识相对应的示例创建情景,以便在创建情景时,学生可以重新认识和理解重要知识。
        家庭教育是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教师应通过家访向学生的父母宣传正确的道德教育概念和方法,加强与父母的沟通,并与父母分享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利益。进行深入的交流,以便学生可以与父母和老师一起逐步形成积极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观念,使学生的家庭拥有良好的家庭作风,使家庭和学校更好地开展小学道德教育。
         结论:
        道德教育是建设国家和教育新时代的重要工具。德育是一项重要的教育,它贯穿了学生从义务教育到高中再到大学的整个学习过程。小学班主任需要通过将德育与学生相结合,做好基础德育工作。在构建学生的道德品质中,让学生了解他们与社会的关系。德育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与时俱进的。班主任应立足于现实,通过智力、体育和艺术等教育浸透来全面发展学生的德育。
         参考文献:

        [1]周岩.新时代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德育教育的思考[J].学周刊,2020(3):166.
        [2]赖美金.新时代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德育教育的思考[J].科学咨询,2020(5):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