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正喜
甘肃省陇南市东江初级中学
摘要:新时代的初中生,拥有自己的思想和强烈的自我意识,这无形中增加了课堂管理工作的难度,但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改善机会。作为课堂教育者,如果想在学生管理方面表现出色,则必须从学生的心理出发,照顾学生,平等对待每个学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并运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感染学生,营造和谐积极的课堂氛围,提高课堂管理质量。
关键词:初中学生;班级管理;管理策略
初中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平台,也是培养学生的性格和兴趣的关键时期。作为初中班级的负责人,需要将新时代教师的素质融入管理中,以身作则,感染学生,并促使学生不断进步。在研究中,发现班级管理在教育学生方面,甚至在塑造性格、培养生活方式等方面都起着关键作用。初中学生正在经历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如果管理方法不恰当且不科学将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发展,甚至价值观都会受到影响。因此,作为初中的班级管理教师,如果想有效地管理教室,则需要了解新时代学生的特征,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和学习需求,关注学生并加以采用能够正确引导和影响学生的更合适的管理策略,巩固学生对价值观的的理解,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从而促进班级发展和提高教学质量。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对班级管理很有帮助。初中生对周围的事物非常感兴趣,因为正处于青春期的敏感时期。因此,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管理教师必须注重与学生的关系是否平等融洽。与学生一起时,让学生感受到与教师沟通比与同学沟通更好,并且更容易获得学生的信任。这意味着,为了建立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班主任必须平等对待学生,不能有好恶之分,充分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让学生感觉讲台上的班主任是老师,而课后教师是朋友。这样,班主任就可以进入学生的内心,在平等的基础上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教师与学生建立友好关系,可以通过与学生互动和交谈,并结合教学经验来帮助学生解决学习或生活中的困惑。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进一步加强师生感情,帮助学生解决内部难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注重初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身体发展和心理成长处于发展不平衡的状态,经常发生心理上的矛盾和冲突。锈蚀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以便有效解决心理问题,避免长期的心里困扰造成意识形态障碍并影响学习的现象。
在学校,教师应积极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而不是仅仅关注学生的成绩。同时,教师应与学生进行有效和密切的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身心情况。帮助学生及时有效地摆脱心理困扰。例如,初中女生常常因身体发育而困惑,害怕身体发生变化,不敢向家人或教师师请教,每天都在思考这件事情,会严重影响课堂的学习,导致学习成绩急剧下降。班主任负责整个班级的日常生活,应积极与学生沟通和互动,并采取愉快而真诚的语气,帮助学生摆脱混乱的思想并解决学生的后顾之忧。班主任应鼓励学生积极解决自己的问题并正确思考,振奋精神,恢复最初的学习状态。
三、使用严格而灵活的管理模式
如果班主任希望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则必须使用兼具刚性和灵活性的管理模式。盲目严格的班主任会使学生感到恐惧,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如果班主任盲目地温柔,学生会觉得班主任好欺负,就会不听班主任的话。初中生会以自己的方式崇拜老师,因此如果班主任采用严格而灵活的管理模式,将很容易管理教室,获得学生认可,成为学生的榜样并加强与学生的关系。
此外,必须严格执行奖惩制度,如果学生犯了错误,班主任必须让学生了解自己的错误,以便学生可以更好地改正,如果只是简单地对学生进行盲目惩罚而没有说出错误原因,那么该学生可能会不服管理。因此,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必须严格、灵活、乐于助人和奖罚分明,才能更好地管理班级。
同时,应注意的是,初中班级的学生很多,每个学生的性格、认知、思维习惯、知识水平等都不尽相同,因此许多学生不遵守课堂规则,教师通过不同形式实施教育和惩罚。为了确保管理合理性,班主任需要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和心理发展,选择最合适的惩罚方法,并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惩罚的作用。课堂管理中的处罚以教育为本,在管理方面,师生关系和谐,有利于班主任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心理和思想,并进行无障碍的教育以帮助学生发现错误并减少身体伤害和心理创伤。例如,班主任制定自己的课堂规则,提出惩罚措施,并因犯错而惩罚学生。班主任的管理集中在动机、教育和指导上。对教育的处罚形式不同,必然取得良好的管理成果。
四、强调学生在课堂管理中的主导地位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学的观念和方法发生了巨大变化,并逐渐走向成熟。因此,班主任工作需要不断加强。此外,班主任在培养学生的个人素质时,还应注意个人素质的发展和形成,以便学生有更好的状态上课。初中学生的思维和认知已经趋于完善,具备了独立思考的意识。因此,如果班主任仍以自我的视角进行班级管理工作,将导致学生抵制和影响班主任的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在这方面,班主任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主导地位,突出学生在课堂的主导地位,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管理,以实现学生自我管理。
例如,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班主任可以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并为有可行性的意见投票。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和班主任的意见融合,从而创建了一个学生认可的班级管理模式。这样,学生将积极参与课堂管理,并能够更好地实现自我调节。
五、在课堂管理中注重德育
德育是学校发展的基础,也是学生受教育的基础。如果一个学生从小就没有良好的道德品格,无论他的学业多么出色,无论他的成绩多么出色,他对社会和个人都毫无用处,甚至可能有害。因此,在学校教育中,道德教育与城市文化一起被整合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它旨在让学生学会成为一个有文化的人,成为一个有益于国家、社会和自己的人。
课堂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主要平台,对学生的道德教育是管理的重中之重。特别是在管理中心,教师应引导学生爱护集体环境和公共财产,随手关门,合理摆放物品并避免噪音。这是初中学生应具备的一种课堂纪律。其次,在管理中,学生应尊重每位教师,学会与每位任课教师和谐相处,并认真学习知识。同时,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成为好同学、好伙伴,并与同学一起努力学习。再者,教师可以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观看一些具有爱国情怀或家庭成长的电影,然后让学生讨论电影的内容,增强学生的理解力,并加深学生的知识积累。最后,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几种影视资料,例如“我爱家园”、“中国梦”、“我的理想”等。这些资料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改变学生,并促进课堂管理、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了解课堂管理中德育的目的。
结论:总而言之,初中课堂的管理很复杂,需要班主任进行各种努力。因此,作为初中班主任,要好好思考,从多个角度解决班级问题,采取多种措施,提高课堂管理质量。
参考文献
[1]李雪荣.对班主任班级建设和学生管理策略的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3(1).
[2]韩开湘.探析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J].考试周刊,2013(44).
[3]王青莲.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质量提升路径探索[J].新课程(中),2019,(09):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