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1月第33期   作者:杨毅
[导读] 随着新课程深化改革与素质教育工作全面展开的背景下,学生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成为初中班主任重要工作之一
        杨毅
        贵州省玉屏侗族自治县第一中学
        摘要:随着新课程深化改革与素质教育工作全面展开的背景下,学生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成为初中班主任重要工作之一,其中德育排在首位,俗话说:有德有才是正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无才是废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重视学生德育发展将会对学生未来学习、生活以及事业发展有着直接性影响,为此,初中班主任需要及时转变自己陈旧的管理方法,提高自己的教育站位,增强自己的责任意识,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需求上,探索与开发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进一步提升初中班主任的德育教育质量。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策略研究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对初中学生的教育不仅是文化教育,还要对初中学生的德育教育也提上了日程。所以,作为初中班主任不仅要重视课堂的知识教育,还要做好学生的德育教育管理,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鉴于此,本文基于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策略研究为题,有效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实践感悟基础上,谈论自己的教学看法,希望能够进一步提升整体的德育教育质量,也希望为大家提供理论参考和现实依据。
        一、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俗话说:有德有才是正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无才是废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青年的德育水平更关系到整个民族的发展未来,对国家整体文明的进步有重要影响。首先,现代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主人,未来社会的现代化建设需要这些青少年的参与和管理。学生既有学识又有道德观念,才能使未来发展更加完善。其次,道德教育是我国传统以后必须遵循的。对中学生的德育教育有利于弘扬民族传统品德,促进国家整体素质的提高。最后,实施德育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生可以理解作为人的意义,理解作为人的真正意义,成为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二、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存在的普遍问题
        在初中班主任管理过程中,德育教育存在很多普遍性问题:第一,德育教育内容枯燥。初中学生对德育教育本身不太重视,且德育教育方式多数为理论说教,内容的枯燥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这样造成学生们不想听。双方的漠不关心导致德育教育内容的枯燥,使这一教育以形式流动。其次,班主任对教育工作的认识比较片面。初中班主任更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比起德育教育,初中班主任更愿意花时间提高学生的成绩,夯实学生的文化基础。因此,初中班主任对德育事业的认识,只能留在表面,没有更加深刻系统的认识。在教育过程中,也只是单纯地讲授关于德育的知识,德育工作的开展的方式与效果都受到了限制。第三,与家长联系不足。家庭教育是学生教育阶段的重要阶段,初中班主任应加强与家长的交流,从学生的成长特点出发,由联合家长共同帮助学生德育方面的发展,但是实际上多数班主任都不重视家庭教育所带来的德育影响,这样导致学生校内习得的德育行为,无法在家庭实践空间,造成学生德育行为形成反复化。
        三、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对策研究
        1.提高自己的道德教育,言传身教
        俗话说:“什么样的老师教什么样的学生”,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时,我们作为班主任首先要对自己提出“高标准、严格要求”,不断提高作为班主任的德育素养,在生活和工作中注重自己的言谈举止,对学生起到德育表率的作用,一点一点地开始言传身教。在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中,作为班主任,我们要参与所有日常管理。例如,每天早上的晨读时间,我们要比学生早到教室。要为学生开门,开灯,准备迎接所有学生的到来,开辟新的一天。班级大扫除时,班主任也不能当“掌柜”,要带学生一起工作,打扫教室边缘,用实际行动感受班主任的奉献精神。学生进行体检时,我们也要亲自现场准备处置现场突发事件,给晕车或紧张的同学适时的关爱,并嘱咐检查结束的学生尽快去吃饭。

在生活琐事中,让学生感受到对班主任工作的责任,对学生的真爱,对同事的友好,潜移默化中的实际行动感染学生的言行。
        2.注意学生的心理发展,促进积极成长
        初中学生基本在12岁到15岁之间,这是学生生理青春期,也是学生身心发育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学生模仿能力强,好奇心强,但比较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因此,作为班主任,我们特别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发育,善于发现学生存在的思想问题,寻找科学方法,为学生提供积极的价值取向,促进学生个人良好品质的培养。
        进入青春期的学生心理敏感,因小事与同学发生摩擦,甚至大吵大闹,因此容易造成班级不和的因素。我们作为班主任,在解决这种问题时不能冲动,不能直接决定谁对谁错,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根源。例如,有些学生考试考得不好,承受了太多心理压力,所以说“点火就行了”。这部分学生在日常教育中要有意识地与各系老师交流。在老师们的帮助下,学生们应该找到发生学习问题的原因,及时地对学生们忽视心理,从根源上解决问题,缓解心理压力,避免不良情绪。
        3.创造民主管理环境,增加交流机会
        处于青春期的初中学生最大的问题之一是有比较明显的逆反心理。所以班主任在开展班级德育教育时,要注意班级民主管理,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为学生营造和谐的师生、生动的关系,帮助学生与班主任交流,缩小学生、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优良班风,打造班级例如,每周我们都可以举行以“反思和自我反思”为主题的班会,班会上可以让学生自由发言,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刚开始,学生们可能会感到抱歉。这时,班主任要带头谈话,先谈谈班级管理工作中自己的不足、没有成功的部分,引导学生向班主任提出意见。所有意见班主任都要虚心接受,为学生营造民主班会氛围。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中的行为进行自我反省,看看自己有什么不足之处,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以班会为心灵交流的平台,可以消除学生和学生之间、或者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心结”,促进老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理解。而且,在反思和自我反省的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发现和纠正自己的问题,培养学生知错改错的好习惯,促进优秀德育班风的创造,使学生积极、进步、全面发展。
        4.开展课外活动
        德育理念的培养可以以团队合作为基础,通过团队合作,学生们可以发现很多独处时没有发现的问题,从而促进德育的发展。在初中德育教育工作中,班主任可以实施很多相应的课外活动,使德育从理论走向实践,帮助学生体会到德育的重要性。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全班的课外活动,首先让学生自由组织活动。在组织过程中,学生可以发现彼此存在的问题和不和谐的声音。这样初中班主任就可以进行相应的言行素养培养和相应的能力提高。另外,初中班主任可以展开小组竞争模式,因为有压力才有动力,这样在竞争性鼓励下,这些学生将尽力开展德育方面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能力也会提高责任感和集团凝聚力。总之,通过这种课外实践活动中,将会有效促进学生将对道德教育有新的认识,这种新的教育方式将使学生无意识地受到道德教育的影响。
        综上所述,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作为班主任我们在抓好学生们学习的同时,也要落实好对班级学生的德育教育,不仅要注意言传身教,还要增加与学生们的交流机会,使学生们能够积极、正向成长,养成优质的个人行为习惯,促进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彭宇明.新形势下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32):206.
        【2】陈虹.如何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分析【J】.好家长,2017,(32):206.
        【3】余春连.探讨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效率的途径【J】.神州,2017,(5):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