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松林
江西省赣州市安远县龙布镇初级中学 江西省 赣州市 341000
摘要:班主任是顺利实施教育的主要组织者,班主任必须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模式,运用综合管理方法,规范学生行为,营造良好的集体氛围,积极进行课堂管理,还需要管理初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课堂事务,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和关系,并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加强学生管理和指导可以更好地促进各种学生技能的发展和提高。
关键字: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方法与策略
学校是学生成长的天堂,教室是学生学习成长的重要场所。初中生正经历从小学到初中的关键过渡时期,但初中生发展的各个方面仍然存在差距,学生需要强有力的领导。因此,班主任应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各种管理方式,并根据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进行适当调整,以打造具有凝聚力、文明的班级和独特的管理风格。
一、加强课堂组织管理,营造良好环境
与教学过程相比,初中课堂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初中生处在青少年时期,与小学生相比,初中生的自我意识已经相对成熟,但是学生的思想并不成熟和稳定,许多学科的认知能力尚未得到充分发展,需要通过完全的个性和更大的心理承受力来增强区分是非的能力。在初中班级的管理中教师的压力和责任感很高,不仅要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状况和问题,而且要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和生活条件,以促进学生提高技能素养。这要就求教师有效地管理教室以提高教室的整体水平。面对初中生的特殊情况,教师应采取明智的课堂管理方法实行课堂管理,营造良好的民主人文氛围和环境,使学生有所成长和发展。但是,在课堂管理中,许多教师面临着课堂管理的概念和方法的问题。一些教师负责教室管理,教师的态度和做法很难为学生所接受。教师经常采取霸权和暴力的方式,一切都基于教师对待学生的想法,学生无权拒绝,违抗教师想法的学生会受到冷落或讽刺,这会使整个课堂的气氛和状态变得过于压抑。学生很难具有积极的状态和态度进行学习和生活,这会导致学生产生过度心理压力,由于情绪的负面影响以及过于封闭和不平衡的教室管理,从而影响学生的正常发展。这也使课堂事务的处理变得复杂。因此,在课堂管理过程中,教师应改变和调整自己的观念和方法,明智地进行课堂管理和计划,加强课堂组织和管理环境,运用民主、自由、平等的管理理念,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权利和和谐、舒适的环境,从而增强学生的感受、学习和生活体验。
二、充分发挥同伴照顾作用,帮助学生成长
初中生很活泼缺乏自制力,所以初中生总是做一些不合时宜的事情,例如上课闲聊、睡觉、放学后和同学吵架、不认真做功课等。即使班主任为学生建立了严格的规则和制度,班主任也不能不断地监督学生,班主任也有自己的学习任务,这导致规则和制度的执行不是很严格。这时班主任必须对学生进行分组,以便组中的成员相互监督,以便及时发现学生的缺点,并鼓励学生及时进行纠正。例如,班主任可以将学生分为两个或三个小组,小组成员之间存在竞争关系。为确保学生的学习任务按时完成,在进行小组教学时,班主任必须将位置关系视为重要因素,这样学生就不会浪费太多时间观看竞争对手。团队成员必须提交其竞争对手的每日日志,该日志应侧重于不遵守规则和制度的情况。然后,班主任必须适当地奖励或惩罚学生,但这一切都是基于检查情况。为了确保公平竞争,班主任必须严厉惩破坏规则的学生,并允许学生举报不切实际情况的日志。
三、通过师生互动,加强师生情感关系
教师应对课堂管理进行了解,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并进行更多的互动活动,以增强师生之间的理解和关怀,促进师生情感关系的改善。在课堂管理过程中,师生不应产生矛盾而应共同努力。许多教师和学生在概念和方式上的某些方面有所不同。
教师努力利用自己的才能和力量来管理和观察学生,而学生被迫服从或叛逆。从相反的角度来看,师生关系紧张,难以提高课堂管理的水平和有效性。实际上,课堂管理最终需要师生共同努力,需要师生之间的协作,许多课堂管理问题是由于师生关系不良,师生之间的理解和沟通不足而引起的。因此,为了提高课堂管理的水平和有效性,教师需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调整教师的地位和态度,而不是给学生以顽固和强硬的态度或试图控制学生。包括充分思考教师的问题和缺点,在课余生活中与学生平等沟通,了解学生的思想和需求,解决学生的问题和困难以及更多地了解。同时,要积极地引导学生,利用师生之间的互动联系与学生进行对话,加强与学生的关系,增强学生的意识。在培养对课堂管理的理解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地位和作用。
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定科学目标
在初中教师的实际管理过程中,个人的影响不可忽视。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设定学生的学习目标,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学习。在初中这个阶段,学生的自我意识还没有完全形成,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会设定自己的学习目标,但是设定的目标缺乏一定的科学依据,需要教师帮助学生设定目标。设定和实施科学目标可以大大帮助学生学习和生活。在设定实际目标的过程中,不仅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还要达到当前的教学目标,更要考虑学生是否能够实现目标,消除口号空洞现象。如果目标设定没有实现目标的效果,那么目标设计将毫无意义。此外,鉴于当前阶段的教学目标不同,应为此阶段设定不同的目标。目标的实际设置应采用金字塔的形式。在课堂管理过程中,鼓励学生实现小目标,通过不断积累实现的小目标最终帮助学生实现最终目标。
五,积极开展德育工作,纠正学生的不良思想
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和成长的关键时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但初中学生往往没有自制力,容易受到不良诱惑,并形成不良思想。学生的道德观念是在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因此班主任要培养学生注重实践,使道德在实践中深化,让优良道德铭刻在心,并融于学生的自己日常的活动中。不论是教育学生在学校做好学生,在家庭做好孩子,还是在社会上做个好公民,都应注重实践。通过平时的一些细节,让学生学会感恩,懂得感恩。从而善待自己,善待他人。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学校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影片,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写观后感等形式来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尊心。第二,还可以利用班会课对学生进行“中学生守则”、“日常行为规范”等方面进行教育和要求,并举行“放飞梦想”、“理想伴我成长”等主题班会活动。让学生怀揣梦想、满怀激情的对待学习和生活。最后,教师还可还充分利用家长会这个平台,架起学校和家庭教育沟通的桥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家校双方进行沟通,也使家长对学校的教育方式、教育目的、教育过程做到心中有数,最大限度地推进了家庭教育中的德育工作。
简而言之,初中课堂管理是一门复杂的学科,对初中生的未来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由于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叛逆阶段,导致班主任在管理的过程中遇到一定的困难。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些困难,班主任应该总结经验,合理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深人研究管理方式,严禁出现硬碰硬的现象,避免影响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因此,在实际开展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初中班主任不仅需要制定合理的管理方案,同时还需要与学生家长交流,了解学生的日常习惯,促使管理效率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潘文丽.以理解与爱为基石,做好班级管理[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1):31.
[2]李广落.浅谈理解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6(02):195.
[3]向伟.浅谈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J].西部素质教育. 201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