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探析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1月第33期   作者:耿静怡
[导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耿静怡
        黑龙江省鸡西市鸡冠区南山路树梁中学  1581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了执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有效促进核心素养的培养以及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必须将多样化教学方法融入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创新教学模式,并结合教学工具实现教学的优化。对于初中地理教学来说,地理学科作为一个综合性学科,涉及许多教学因素,因此,要实现教学效果的提高,教师需要进行全面的思考。
        关键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教学研究
        进入初中后,学生第一次接触了地理并开始学习地理知识。由于教学内容十分丰富和琐碎,所以在过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会将知识“塞满教室”,并在整个地理课中灌输教学内容。这种教学方法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无法很好地达到教学目的,从而影响教学效率。那么,如何更加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呢?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探讨了初中地理高效教学课堂的建设策略,希望对老师有所帮助。
        1.利用信息技术创造丰富的学习环境
        在初中地理学科中,我们的老师应使教科书中的文字更加“生动”,并借助相应的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在生动的气氛中学习可以增强课堂的有效性,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
        例如,在教授“地球和地球仪”课程时,教师可以使用信息技术的三维图像为学生解释地球相关的地理信息。让他们了解经度和纬度的特征,让他们思考并回答,什么是经线和纬线,经线和纬线各有什么特点等问题,促进他们地理思维的发展,然后带领他们观察地球的赤道半径和极地半径图,帮助学生了解长度和差异。这样一来,有利于优化学习氛围,从而促进学习质量的提高。
        2.建立全面的课堂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对初中地理教师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具有指导作用。这有助于教师设计教学任务,并使学生反思学习过程。因此,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师不仅要建立课堂教学目标,还要保证课堂教学目标的全面性。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从理论学习和实践能力两方面来制定教学目标,从而促进学生地理文化知识和地理能力的培养,为提高学生的地理素质打下良好基础。同时,这也有助于教师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效率,并建设高质量的初中地理课堂。
        例如,在学习“地图的阅读”的相关知识时,我提出了一些理论学习教学目标。例如,了解地图作为初中地理知识的学习工具,了解什么是电子地图,了解电子地图的功能。地理能力方面的一些教学目标:能够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地图,能够熟练使用地图。在这些教学目标的指导下,我开始通过地理教材上的地图和多媒体设备上的地图进行教学,并向学生解释:“电子地图是相对于纸质地图的一种数字地图,它使用计算机技术存储和访问”等知识。此外,我还要求学生使用计算机设备上的地图软件来查找位置和路线操作,例如从电子地图中查找安徽的地理位置,并查询通过从安徽到北京的不同路线,我确立了全面的课堂教学目标,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并为反思教学奠定了基础。
        3.指导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合作能力是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能力。掌握了这种能力的学生可以与他人一起解决学习问题并完成他们在学习中接受的任务。在当今社会,合作能力已成为人们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因此,初中地理教师有必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引导学生分组合作,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例如,在讲授“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知识时,我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法。

在课堂上,我首先阐明了本课的学习目标,即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位置,主要国家,地形和范围,了解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气候,阐明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文化,经济等方面特征。在明确学习任务后,我将班上的学生分成几组,并鼓励学生根据学习任务,以小组为单位学习知识。我会依次了解每个小组的合作学习情况,并鼓励学生积极交流。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有各自的职责,可以积极地与其他成员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当然,我还为学生提供一些针对性的指导,以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最后,我会敦促每个小组展示学习结果,并根据学习结果检查学生的疏漏。在此过程中,学生需要与其他学生合作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简而言之,初中地理老师要注意实行小组合作教学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合作能力,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4.整合教学工具,提高教学效果
        在过去的初中地理教学中,由于教学资源缺乏以及教学理念落后,教师往往只采用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方法来教授相应的内容。也正是由于教学形式单一,导致内容乏味,所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很弱,教学效果相对较差。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和大数据时代可以为教师提供大量用于教学的工具资源,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使课堂效果更加有效。在今天的教学中,诸如ppt和whiteboard之类的多媒体教学工具已得到普及。为了有效提高教学效果,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实践,选择合适的教学工具,有效发挥多媒体的作用,以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从而达到有效的教学效果。
        以“日本”的课程为例,在教授日本地震多发时,教师可以将各种多媒体工具集成到教学中,有效提高本课的教学效果。具体来讲,教师可以通过生动的动画来演示地震发生的过程。为了解释地震的危害,教师可以播放地震时和地震后的视频,以使学生产生视觉震撼。为了说明防震减灾,我们可以制作地震迷你游戏程序的方法让学生参与,以便学生可以在游戏中学习和体验。
        5.关注兴趣刺激,促进学生主动参与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认知的重要动力。课堂介绍是一堂课的开始,课堂介绍的有效性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教学质量。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以兴趣刺激为指导。在充分认识课堂介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前提下,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新课程的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介绍方法,以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从而为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以“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的教学为例。在课堂介绍中,我首先让学生欣赏了“乡愁”这首诗,并引导学生体验“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之后,我对学生说:“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与祖国大陆有着地理,血缘,历史,文化和经济关系。”之后,我要求学生根据上课前收集的信息来谈论台湾与祖国大陆之间的深厚关系。在学生进行了交流和讨论之后,我借此机会介绍了一个新课程:“祖国统一是所有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期待着她的归来。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台湾岛。”这样的介绍不仅激活了课堂教学的生命力,而且有意识地使学生的学习态度受到情感的影响,从而为新课堂教学奠定了基础。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老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老师使用的方法必须适合学生。地理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初中地理也与其他学科紧密联系,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予以重视。通过地理研究,学生可以树立正确的环境和发展观,从而获得有益的身心发展。
        参考文献:
        [1]戴玉静.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初探[J].中外交流,2018,(5):222-223.
        [2]余晓艳.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法的有效性探析[J].中外交流,2018,(3):287.
        [3]潘微.初中地理课程的有效教学方法探析[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8):171-1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