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开展信息化教学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1月第33期   作者:李海
[导读] 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学生的个性和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李海
        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江北高级中学
        摘要: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学生的个性和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同时,教师受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缺少对教学方式的创新,这都导致教学效果不明显。随着互联网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发展运用,尤其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利用,尤为有效。可以让学生在更为直观的理解地理知识。本文以“互联网 +”为背景,对高中地理教学实践进行浅显的探究。
关键词:“互联网+”;高中;地理教学;实践研究
        众所周知,高中地理侧重于基础知识的积累,但其中一些知识是相对抽象的,学生仅依靠老师的解释很难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改革了基于“Internet +”技术的教学模型,并利用外部条件实现了精确的教学。此外,在互联网上搜索适合于教学材料的图片和短片也可以使晦涩难懂的知识更加具体化、形象化,帮助学生建立三维思维。这样,既使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得到改变,又使教师的旧思维得到创新。
        一、高中地理教学现状
        高中地理知识涉及从人类地质学到星系变化的广泛知识,这表明高中阶段的地理知识具有复杂性和可变性。然而,一些老师大多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是比较浅的,而不能让学生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需要改变课堂教学方式和教学思维,将图像分析与直观解释相结合,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地域探索能力。另外,教师在传统教学中使用板书和教科书,以教师为主体进行教学,学生只能被动听课,被动接受知识,学习热情并不高。而且,由于教师占主导作用,减少了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导致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不活跃,实际教学效果不佳。
        二.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1.单一教学法
        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一些地理老师仍然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他们的教学方法过时且缺乏新思想,从而使学生感到地理知识无聊,课堂氛围沉寂,无法真正感受到地理的魅力。而且,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观意识,违反了以学生为主导的课堂教学原则,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地位。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限制了对学生的地学习热情,课堂教学效果不明显。
        2.教学过渡生硬
        高中的地理知识是初中地理知识的扩展和延伸,二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但是高中地理知识和初中地理知识之间有很大的差异。为了让高中生能够更好的学习地理知识,教师要结合前后知识的衔接,帮助学生过渡。就目前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现状来看,这种教学过渡非常生硬,甚至没有。这导致很多学生,初中和高中学到的地理知识出现断层,而无法适应这一过程,从而降低了他们学习地理的主动性。
        3.教学目标不合理
        新课程改革的进展使课程更加符合现代教学需求,但是大多数教师在教学目标的制定时忽略了对学生实际情况的分析,导致教学目标的制定与学生的实际情不符。这种制定教学目标的方式不仅影响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而且影响了教学效果和地理教学的发展。陶行知先生认为,学习和教育与种花植树是一样的,首先要做的是了解花草树木的特征,并区分不同情况来进行施肥,浇水,教育也一样,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学习能力来进行教学。结合这一理念,教师必须事先了解、调查、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以确保既定的教学目标与学生实际情况相一致,从而逐步推进教学改革,提高地理教学质量。
        三、“互联网+”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教学实践
        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中,“互联网 +”技术已渗透到各个领域,互联网的应用为教师的教学工作和教学方法的优化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教师作为学生生活学习的指导者和思想引领者,应始终牢记与时俱进,把时代的脉搏与教学结合起来。在“互联网+”的影响下,教师的教学必须与互联网相结合,从而不断优化地理课堂教学方式,实现多元化的教学。


        1.使用视频软件记录教学过程。
        课堂上,教师可以详细的进行知识的讲解,并对讲解的过程进行录制,这样学生在课堂上没有掌握的知识点,可以学习教师录制的视频,对知识点进行复习和研究。这样,既可以节省课堂复习时间,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后时间加深复习,确保对知识点的掌握。从而提高地理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效率。另外,随着教育产业的发展,在“互联网+”技术的影响下,教育网站蓬勃发展。这些网站发布了许多教学视频,学生可以在空闲时间进行搜索,将其用于课前预览或课后复习,可以根据视频内容深化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并据此制定有针对性的复习计划,以便查漏补缺。
        2.通过聊天软件共享地理知识。
        微信,微博,QQ等一些先进的社交软件正在人们的生活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使用。现在的学生,对新事物都会有好奇心。基于此,高中地理老师可以在教学中利用学生的心理,通过聊天软件传达地理知识。在缩小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的同时,还可以有针对性的布置作业并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此外,学生还可以使用社交软件互相帮助,共同进步,这对于学生敞开心扉,了解地理知识,勇敢表达自己对知识的看法非常有帮助。此外,教师可以定期发布与学到的地理知识相关的热门话题和地理新闻等,巧妙地改变学生的知识获取形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利用互联网加深学生的印象。
        因为高考,高中生在日常学习中面临很大的压力,多数学生感到学习过程很无聊,学生的精神集中度可能会逐渐降低。为了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教师可以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参观地质博物馆,参观地理相关的内容,并进行动手实践,查找地理规律,并感受地理的魅力。此外,教师还可以将生活与地理相结合,让学生利用亲身经历来解释学到的地理知识,起到加深学生的印象的作用。
        4.依靠互联网平台加强教师教学研讨。
        要满足教学需求,必须加强老师之间的教学讨论,增多教师之间的教学成果分享。互联网为教师的教学研讨提供了广泛的资料和平台,教师可以在网络平台上展示他们自己的教学想法。可以在一些经验丰都的优秀教师带领下,快速成长。学校还可以允许教师利用假期参加一些教学改进活动。组织教师参加由研究人员和培训人员主持的教学改进培训,对经典教学案例进行评论,并进行相关的教学设计等。
        5.运用多种技术来处理和转化教学资源。
        许多情况下,当老师在课堂上直接向学生介绍地理的基本规律和原理时,很难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打动学生。如果教师尝试使用多媒体信息进行处理和转换,将其引入学习内容中,则可以使学生快速理解教科书中的知识。例如,当学习人口迁移的内容时,教师可以搜索关键字来获取相关资源,例如叙利亚难民涌入欧洲;春节期间的中国春节旅行;全球变暖之后,一些沿海居民被迫搬迁;大庆油田的发展吸引了许多工人。每年冬天,我国北方许多老人去海南等地生活等等。教师也可以让学生结合教科书分析人口迁移与人口迁移之间的区别和关系;分析导致迁移的主要因素;指出人口迁移的可能影响;再思考一下当前发达国家逆城市化现象的成因和影响。
        本文重点对“互联网 +”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教学实践进行了分析,发现“互联网 +”因其传播性强,对高中学生学习地理知识提供了极大地方便。同时,“互联网+”的使用,使教学氛围更加生动和谐,帮助师生架起了沟通的桥梁,同时也提高了高中生地理学习的兴趣和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邓承美.高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7):93.
        [2]许怡蕾.地理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测绘,2018,41(05):65-66.
        [3]张迎迎.信息化多媒体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信息记录材料,2018,19(06):126-1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