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实施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1月第33期   作者: 庞艳玲
[导读]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深入,教育教学也逐渐呈现出了素质教育的发展趋势,
        庞艳玲
        黑龙江省安达市卧里屯镇中心学校     151400
        摘要: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深入,教育教学也逐渐呈现出了素质教育的发展趋势,同时也需要将素质教育落实到具体的学科教学实践中去。基于此,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经验,从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巧妙设置数学问题、利用信息技术设备、实施分层教学模式、制定多元评价机制五个方面出发,分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素质教育;实施
        当前教育教学背景下,要求教师从过去关注学生成绩提升的应试教育,转向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素质教育,让学生可以获得知识、情感与能力的全面发展。但目前仍有部分教师局限于落后观念中,运用单一落后的教学方法,导致素质教育无法实现全面有效地落实。针对这种情况,每个小学数学教师都应当主动革新思想观念,结合现实学情来推进教学方法的创新,最终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有效渗透。
        一、转变传统教学观念,落实素质教育理念
        观念是行为的指引和先导,只有确立起正确的教学观念,才能够保证教学行为的科学有效。因此,小学数学教师需要从根本上摆脱“以师为本”、“师道尊严”以及应试教育等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坚持并落实素质教育的全新理念,肯定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主动以真诚的态度、亲切的话语和平等的身份来和学生进行互动交流,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建立起更加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且民主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有更加充足的思考空间和学习机会,促使学生保持积极的态度和良好的情绪,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例如,在教授《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时,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们被动学习知识,这种教学模式对学生们的学习发展有着严重的影响,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转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营造宽松的氛围,让学生们成为课堂的主人。如,笔者在课堂中会设置学生们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们利用这段时间来对已学的知识进行消化,自学新的知识,在这段时间里,笔者还会鼓励学生们提出自己的问题,针对学生们的提问,笔者会耐心给予解答,完善学生们的学习过程。另外,笔者还会在课堂中主动与学生们进行对话交流,通过对话交流的方式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们感受到自由平等的学习氛围。这样,笔者通过转变传统教学观念,落实素质教育理念,点燃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巧妙设置数学问题,引领学生思维发展
        问题是思维的启发点和活跃点,问题的设置与提出能够形成一定的驱动作用,让学生在发散思维的同时展开自主学习和深度探究。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彻底转变灌输式的策略和方法,仔细研读数学教材课本,提炼出其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知识,设置出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且具有启发意义的问题,找准时机来进行提问,以创设出充满悬念的情境,引发学生认知层面的矛盾和冲突,调动学生的思考动机,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让学生可以主动展开对问题的思考和对知识的探究。
        例如,在教授《分数乘法》时,本节课程的内容具有一定的探究性,所以,笔者在课堂中设置了提问环节,通过提问的方式来激活学生们的学习思维。课程开始后,笔者先对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进行介绍,让学生们初步认识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然后,笔者再提出问题,通过问题来引导学生们思考,提出问题后,笔者会给予学生们独立思考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学生们可以自由探索问题,列出自己理解的算式,并对其算式进行解答。一段时间后,学生们得出自己的答案,这时,笔者再让学生们展示自己的答案,根据学生们的结果,笔者可以了解到学生们的学习问题,在接下来的教学中进行强化。这样,笔者通过巧妙设置数学问题,引领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三、利用信息技术设备,革新知识呈现形式
        信息技术设备的运用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可以有效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缺陷和不足,让知识呈现的形式得到改革与创新。对此,小学数学教师需要真正地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学习以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善于利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设备来辅助数学课程教学,让原本抽象的数学知识得到加工和优化,再以图片、动画、视频、声音以及文字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呈现和展示,营造出直观且生动的教学情境,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感官,优化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加快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记忆与掌握。
        例如,在教授《长方体和正方体》时,本节课程的内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促进学生们的知识理解,所以,笔者利用信息技术来展开教学。课程开始后,笔者先利用信息技术来展示一些图片,通过图片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随着课程的推进,笔者再通过信息的flash功能为学生们播放一些视频,通过直观演示的方法来介绍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区别,帮助学生们更加直观的了解正方体和长方体的结构特征。这样,笔者通过利用信息技术设备,革新了知识的呈现形式。
        四、实施分层教学模式,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素质教育强调教师要真正做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可以获得发展与进步。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转变过去一刀切和一锅煮的教学方式,对班级内学生的学习成绩、知识结构、思维水平、能力素质等情况展开全面地了解,在此基础上将他们分成优、中、差三个不同的层次,进而制定出层次化的教学目标、提出差异化的教学要求、实施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布置分层化的课后作业等等,真正实现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最终让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适应性的发展和进步。
        例如,在教授《两位数乘两位数》时,本节课程笔者实施了小组合作探究法展开教学,首先,笔者利用课前准备时间将学生们分成了多个小组,每个小组5人,小组成员划分好后,笔者再正式展开教学。课程开始后,笔者先带领各小组对本节课程的内容进行学习,在学习过程中,笔者会学生们布置了探究任务,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在学生们讨论的过程中,笔者会在班级中巡回,观察学生们的讨论情况。这样,笔者通过实施分层教学模式,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
        五、制定多元评价机制,提升学生学习自信
        评价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判定和反馈,同时也能够作为改进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有效依据。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真正提高对教学评价的关注和重视程度,改革过去以成绩为单一评价标准的模式,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全面化发展作为评价的出发点,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多元化方法来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最终结果,及时肯定学生的努力和进步,指出学生的问题与不足,让学生能够尽可能全面地认识自己,尝到成功所带来的喜悦,树立起强大的学习自信,最终巩固整个数学教学的效果。
        例如,在教授《位置与方向》时,很多教师都忽视了课堂评价环节,实际上,课堂评价对学生们的学习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笔者优化了课堂评价环节。如,笔者会以学生们的课上表现进行评价,让学生们了解到自身的学习方法。这样,笔者通过制定多元评价机制,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自信。
        总的来说,素质教育在学科教学实践中的实施和渗透,是现如今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举措。所以,身为合格的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必须要充分认识到自身所承担的职责与使命,端正教学的态度、思想和观念,把握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结合现实学情来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巧妙设置数学问题、利用信息技术设备、实施分层教学模式、制定多元评价机制等策略的实施,来推动数学教学的转型升级,最终实现小学数学教学实效的提升,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张宗国.从小学数学教学看素质教育[J].才智,2018(30):179.
        [2]范冰珊.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探索[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3):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