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古典诗歌课堂建构探究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下)第21期   作者:周海燕
[导读] 古典诗歌是中华文化的璀璨结晶

        周海燕
        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引龙河农场学校164141
        摘要:古典诗歌是中华文化的璀璨结晶,反映了各个时代的风貌与生活,体现着古代文化的思想与感情。阅读学习古典诗歌,是与古人、古代近距离交流的一种有效途径,也是提高学生文化底蕴的重要方式。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重视古典诗歌的教学,采用丰富有效的方法,建构高效化的课堂,提升古典诗歌教学的有效性。本文结合初中语文教学内容,对古典诗歌课堂的建构进行探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典诗歌
        在初中语文课程中,古典诗歌一直是重要的板块,不仅在考试中占有不小的分数比重,对于学生人文素养、语言知识以及审美能力的发展都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是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发展的重要资源。然而,由于古典诗歌的创作年代较为久远,其中反映的生活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差异较大,以至于学生在学习古典诗歌的时候,可能会感到陌生、疑惑,难以形成学习的兴趣。对此,教师应当从古典诗歌的特征出发,结合初中生的认知学习规律,改进教学的方式方法,提升古典诗歌教学效率。
        一、创设意境,引发学生共鸣
        在古典诗歌中,意境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同时也是中国古代文学与美学领域的重要概念,读者对意境的领悟,是理解古典诗歌的关键。但古典诗歌中的意境大多较为深远,融入了诗人的人生经历与感悟,对于涉世未深的初中生来说,理解领悟的难度较大。因此,教师自身首先要深入理解诗歌中的意境,然后采用形象直观的方式,在课堂上创设出诗歌中的意境,引导学生通过直观的感受以及自身的联想、想象,实现对诗歌意境的深入理解,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学习体验,提高古典诗歌教学的有效性。
        在表现和理解诗歌意境的时候,意象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在创设意境的时候,教师应当以意象为切入点。例如在教学《渔家傲·秋思》的时候,教师可先让学生自主找出其中的意象,包括雁、长烟、落日、孤城等。接着,教师可提出问题:诗歌中的意象具有什么特点?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感?诗歌中的意象是情感的载体,其中表现的情感是相同或相似的。通过思考,学生可以发现,这首诗中的意象表现的是边塞景象,传达了一种远征边塞、忧国忧民的情怀,呈现出了一幅萧瑟的边关孤城画面。同时,教师还可借助多媒体,呈现出近似于诗歌意境的图片,让学生结合文字与图画内容,对诗歌中的意境形成更加深刻的感受,引发他们内心的共鸣。
        二、诵读入情,感受诗歌内涵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阅读是理解诗歌的必要途径。在诗歌教学中,诵读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其中的语言美、韵律美,深化对诗歌内容的记忆,由浅入深地理解诗歌中的思想感情。在语言知识层面,教师可以为学生进行细致的讲解,但在诗歌内涵的理解上,很大程度上需要学生自己来完成。每一首诗歌都有自己的意义与情感,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感情投入到诵读过程中去,运用恰当的语气、语调、节奏进行诵读,才能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
        诵读具有多样化的形式,比如教师范读、学生齐读、播放音频等。以《水调歌头》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先进行范读,在读的过程中,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优雅温柔的背景音乐,以衬托氛围,提升诗歌诵读的感染力,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这首诗歌浪漫清美的特点。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诵读活动,如在班级中开展诗歌朗诵比赛,可围绕某一主题选择并朗诵诗歌,也可以选择某位诗人的多首诗歌进行朗诵,通过丰富有趣的诵读形式,提升学生对于诗歌诵读的积极性,深化他们对诗歌内涵的理解。
        三、对比阅读,提升鉴赏能力
        叶圣陶先生认为,读书需要进行对比。将两篇或两篇以上的诗歌放在一起进行阅读学习,可以互为参照,使学生掌握其中的共通之处,了解每首诗歌的特点所在,从而实现诗歌鉴赏能力的提升。因此,在古典诗歌教学中,教师要注重采用对比阅读的方法,引导学生对多首诗歌进行分析比较。例如教师可引导学生对李清照前后期的作品进行对比,她前期的作品大多比较轻松愉快,而后期作品则较为沉重哀婉,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探究其原因,引导学生了解李清照的人生经历与社会背景,使其对李清照的诗歌形成更深层次的理解。又如,教师可将《江城子·密州出猎》《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满江红》三首诗歌整合起来,向学生提出问题:同样是抗争报国,三首诗歌的思想情感有怎样的区别呢?接着,让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和自主发言。通过对比阅读,可以使学生对诗歌不同的手法、情感、风格形成清晰的理解,从而增强他们的古典诗歌鉴赏能力。
        四、结语
        总而言之,古典诗歌蕴含着中国古代的优秀文化,是一代代文人墨客智慧与审美的结晶,是我们与古人对话的重要途径。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明确古典诗歌教学的重要意义,不断改进教学的方式方法,通过创设意境、诵读入情、对比阅读等措施,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内涵,体会古典诗歌特有的美感,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使他们形成浓厚的古典诗歌学习兴趣,进而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增强古典诗歌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文秀.初中语文古典诗歌教学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课外语文,2018,(8):73.
        [2]王晓燕.初中语文古典诗歌教学的创新策略探讨[J].新课程·中学,2017,(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