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红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实验学校 646100
摘要:数学游戏教学作为一种高效的教学模式具有丰富的内涵,主要是指将数学和游戏相结合的教学过程,采用符合小学生身心发育特征和认知规律的积极教学模式,旨在加深数学体验,培养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游戏是小学生的天性,有助于激发探究兴趣和参与积极性,小学数学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依据教学内容和小学生的学习状态合理引入数学游戏,符合小学生学习心理和认知规律的游戏化教学对于激发数学学习兴趣、突破教学难点和发展数学思维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游戏教学;数学素养;?有效应用;
小学数学学科是基础阶段教学的重要组成内容,核心教学目标是激发数学兴趣、渗透基本解题技能和促进思维能力的提升,由于小学生的形象思维特点突出,优化教学设计必须采取高效的游戏化教学活动,调动学生的感官能力,使得具体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动态化,打造“学中玩,玩中学”的游戏教学情境。因此,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依据课堂内容进行优化设计,基于小学生爱玩和乐意探究的特征引入游戏活动,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一、小学数学素养的内涵解读
一切都在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数学素养内涵的发展也不例外。数学核心素养旨在培养适应社会生活和发展的公民,在数学教育和实践中,培养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思维建模、实践探究、问题解决和思维方法,引导学生形成数学思维和良好的数学态度,实现数学课程目标内容、资讯素养和教学方法的整合,培养数学核心能力,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源。数学核心素质的培养是新时期素质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强调在学生以往数学学习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反思,促进个体的学习体验。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是通过小学数学学习,能够适应未来生活和学习数学的思维和数学文化,数学学习具有挑战性和超越性。
二、玩转游戏提升数学课堂的实践
1、引入游戏教学模式,激发学生数学兴趣
小学生群体学习特点十分突出,主要表现为好奇能动和对游戏有天然的兴趣,以数学内容为载体,游戏为教学手段进行强化设计,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从而积极参与数学课堂的游戏活动。游戏化的小学数学教学真正实现了“我要主动学”教学模式的构建,小学生的学习和成长离不开游戏因素。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发挥教学指导作用,依据学生的数学能力和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状况,把握合适的时机进行游戏活动,逐步提升小学生对于游戏活动的理解,使得在多种多样思维创新的数学学习活动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真正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综合素养。
例如,在小学数学关于“有余数的除法”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小学生的数学能力进行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以优化游戏教学的质量。像教师设计主题为“巧抓糖”的游戏活动,游戏规则如下:教师在一个盒子中放置了13颗糖,请同学们轮流抓取,每人每次只可抓一颗,直到最后一个人抓出最后一颗糖。
接着每次在糖数目不变的情况下允许每次抓取两颗,小学生就会思考在13颗糖经过6次后剩余一颗,那么游戏挑选就失败了。小学生在数学游戏中不单单是游戏,而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理解的过程,有利于发展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丰富数学游戏类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游戏教学法如何契合于小学数学课堂需要教师进行积极的探索,丰富游戏活动类型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际体验过程中掌握了数学能力,形成了学科的综合素养。高效的数学教学模式中,游戏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需要教师强化设计,融合数学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培养,促进小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游戏活动要符合小学生的数学基础能力和学习能力,积极参与游戏活动,为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探索了途径。依据小学生性格和学习实际进行游戏设计有利于发挥小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激发小学生游戏参与的主动性,使得游戏活动符合学生的基本需求。
例如,小学数学课堂游戏化设计必须针对教学内容进行研究,符合小学生的课堂教学实践和自主性的游戏活动,提升了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像在进行小学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可以设计如下的游戏活动:课堂教学前,教师要求学生制作数字1-10以进行课堂游戏,教师在黑板上给定具体的数字和运算符号,使得小学生在空白处贴上数字,等式成立,进行小组合作和竞争式的教学有利于提升小学生的数学课堂积极性,真正掌握乘法运算,实现数学计算能力和深入思维能力的有效增强。
3、创设游戏教学情境,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小学生由于思维能力中的形象思维突出,对于复杂的内容难以理解,创设游戏化的课堂教学情境加深了小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体验,游戏活动真正成为学生感受和应用数学知识的教学活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依据教学内容的特征采取行之有效的游戏活动,小学生课堂学习欲望的提升使得小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游戏环节中,帮助小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感知数学内容,从而发展数学能力。游戏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符合新课程中对于数学学科改革的要求,实际教学过程中,充分融入游戏因素可以彰显游戏教学法的优势,帮助小学生数学课堂学习能动性得以日益提升。
例如,在小学数学《认识人民币》的教学内容指导时,教师可以精心创设一个商家买卖的游戏氛围,鼓励小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加深对于人民币购买和付钱时的计算能力培养。比如教师可以创设如下的教学情境:几个小学生扮演商家,提供书本、铅笔、橡皮等文具,再挑选几个同学利用人民币教具进行购物,一个本子2.5元,一枝铅笔5角,当购买一个笔记本、3枝铅笔时,要求小学生计算给付的钱,同时还要求“商家”标明价格,以进行正常的购买活动,提升游戏教学的有效性,增强小学生的实际体验。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游戏教学模式对于活跃课堂氛围和提升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意义重大,立足于数学基本知识和核心素养进行游戏设计,要符合小学生的学习特征和数学基本能力,不断提升小学数学的整体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夏溦 借助实践体验,强化思维训练——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9,1,(43):160-161。
[2]汪永贞 聚焦核心素养,培养推理能力——核心素养背景下对小学生数学推理能力的培养措施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9,5,(31):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