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
贵州省铜仁市南长城小学
数学教学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学科,如何更好地将核心素养与数学的教研活动有机结合是我们当今需要思考的问题。社会的进步,时代在发展要求我们必须重新从不同的角度研究小学数学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核心素养方法的提出,为我们解决许多疑惑。 下面,我仅就自己的认识谈三点粗浅的看法。
小学生要想解决各种不同的数学问题,就必须具备小学数学的核心素养。因此,教师需要在核心素养的视角下创造真实有效的数学问题情境,使学生能够全面和可持续发展。通过核心素养的视角去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和能力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新教学方式之一,从核心素养的视角对学生进行教学,可以综合培养学生的能力,找到每一个学生学习数学中的强项,再根据学生的强弱制定出更加针对有效性的教学方式。
一、在核心素养视角下,创造真实有效的问题情境
通过教学发现,我所教班级的学生大多数并不能真正的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实际数学问题,而且在学习数学知识时,不能和自己的现实生活相结合。多数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只是通过课堂进行单纯的数学知识讲授,并没有将学生放置于具体的数学问题情境中去,只是设置了一些虚拟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这既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更不能有效提高学生解决数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数学教师在核心素养的视角下教授学生数学知识时,应该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情况,进而正确的引导。
例如我在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时,是这样来创设情境的:
张欣莹、严祎睿、龙温妮和杨瑞涵4人参加学校女子400米跑步比赛,校长要为冠军颁奖。
张欣莹说:“冠军在严祎睿、龙温妮和杨瑞涵之中。”
严祎睿说:“我不是冠军,龙温妮才是冠军。”
杨瑞涵说:“在张欣莹和龙温妮之中有一人是冠军。”
龙温妮说:“杨瑞涵说的是实话。”
经过调查,证实4个人中有两个说的是真话,另外两个说的是假话。冠军只有一人,如果你是校长,你会给谁颁奖呢?
这样的问题情境,学生顿时兴趣盎然,积极地投入到钻研问题的情景中,从表面上看感觉是“山穷水尽”,难度很大,然而学生把握住此问题的突破口:在选择“矛”与“盾”,是非即彼的“个体”中找到(龙温妮的话)这个关键,层层推进,学生就会很快感到“柳暗花明”了。此时,我再抓住“火候”适时的进行点拨、总结,揭示课题,自然激起学生对新教学内容的兴趣,引发学生积极地进行下面的探究学习。
小学阶段的数学问题,一般分为实际问题和数学问题两个部分,就数学问题只有一个标准答案,而实际问题则不同,它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呈现出各种不同的答案。比如:在数学课堂上,学生面对的问题通常都只是一些单纯的数字加减乘除,具有单向性。
而日常生活中的租船问题、裁衣问题、买菜问题,就相对比较复杂,问题的答案有时候会因为时间或多少发生改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并不能达到解决此问题的程度,也就并不能很好的回答这个问题。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将数学问题与实际问题相互結合,即将数学与生活相结合,针对学生的认识能力和适应速度,将数学问题和实际问题进行区分教学,调节教学方式或速度,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如以下情景:
今天,我跟妈妈去逛超市,妈妈说:“今天要考考你,会不会自己去买样你喜欢吃东西。”妈妈给了我10元钱,要看看我的表现。“保证完成任务。”我自信地说。于是,我边走边看,来到点心区。这时,我看到一个阿姨端着刚出炉的面包。我想:家里还剩下的酸奶可以和面包明天可以作早餐。于是,我问阿姨:“阿姨,面包怎么卖?”那位阿姨笑眯眯地告诉我说:“小朋友,3元钱一个,那你要几个呀?”阿姨,我只有10元钱。我想:10除以3等于3个余1元,10减9等于1元。想着还想卖1个冰淇淋要4元,剩下的1元不够卖4元1个的冰淇淋,我便对阿姨说:“给我2个面包吧,”并提示她还要找我4元。我又来到冰淇淋区,看到一个哥哥正在在卖冰淇淋,便问:“哥哥,你卖这么多冰淇淋呀?难道冰淇淋不要钱吗”哥哥告诉我:“今天搞活动5元钱2个很划算。”“那我也买2个。”我又想:可我现在只有4元钱了,还是再找妈妈投资1元吧。于是便使出了我的绝版撒娇术在妈妈哪里讨得了1元钱,才拼得了2个冰淇淋带回家。通过这次逛超市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会数学的本领真的很重要。而且这样的情景,如果学生在东西的过程中出现错误,处于孩子的自尊,他们也会联想到在学校自己是如何学习数学的,也能促使学生更加努力的学习和掌握更多的数学本领,便于学以致用,来解决身边的问题。
当今提倡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实际上是在思考我们的教育教学应该培养出怎样的数学人才,这种核心的素养与某一种具体的能力是不同的,就是学生在面临新的挑战之下所具备的解决问题的一种能力。就目前对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具体内容还没有形成较为统一的意见,但是数学的核心素养是一种极为高级的并且复杂的内容,具备数学的核心素养就能解决各种不同的问题,不仅是数学这门学科,同时也有利于解决其他跨学科的知识,是一种能处理各种实际问题的高级的能力。
二、在核心素养建立视角下,改进评价方式
评价方式是保障教学工作的有效方法。目前数学的评价方式仅仅是对小学生的考试卷面进行批改评价,这种传统的评价模式,没有综合学生的全面表现,太具有片面性,对学生的数学发展非常不利。因此,一个完善系统的评价机制也是数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是促进数学教学工作的有效办法。然而,数学评价最根本目的是在于要对学生起到鼓励和激励的作用。除此之外良好的思维能力也是人们必备的一种能力,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文化的发展,在生活节奏日趋加快的今天,人际交往更加频繁密切,这就对人的思维方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好的思维能力要求学生既能做到简单明了,又能做到生动形象 ;既要随机应变,又要活泼有趣。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社会工作能力。
三、在核心素养视角下,倡导多样化数学学习方式
小学生本身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好动性,为了更好的保障教学质量,教师应该针对学生好奇心重和好动性强的这个两特点,对数学课堂进行多元化的教学,并正确引导学生感悟数学课堂的多元化,让他们从中获得相关数学启发。比如:教师针对相关的数学问题进行情境教学,这样在给学生留下深刻的数学印象的同时,还能让数学学习变得更加轻松,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掌握数学相关知识。更重要的是会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帮助学生数学学习的能力稳步提升。
由此可见,数学的“核心素养”对小学数学学科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让小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小学数学知识,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为今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为了在核心素养的视角下更好的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数学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创造真实有效的小学数学问题情境,倡导多样化的数学学习方式、改进传统的数学评价方式以及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是很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