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中宝
深圳市宝安区钟屋小学 518126 广东深圳
摘要:小学语言课外阅读有很重要的作用,能够让学生获得课本外的知识,开阔学生视野,让他们累积丰富的写作素材,同时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但目前学生的课外阅读还有很多问题,比如阅读盲目性、阅读功利性等,对于这类问题,小学语文老师必须在课外阅读有效性上加以分析 让课外阅读施展出自身的应该具有的用处和效益。
关键词:课外阅读的、语文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
前言:为提升小学高年级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增强语文课外阅读指导极为关键,它与小学高年级同学的阅读兴趣和写作素材的累计有密切关系。所以,下雪高年级语文老师必须给予课外阅读指导高度重视,利用多元化的方法,把其中作用和价值全方位发挥。推动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成绩和综合素养的提高。本文分析了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外阅读的有效措施,具体如下。
一、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外阅读重要性
1.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有效的课外阅读能够,开拓课外阅读能够达成素质教育的要求,确保语文教学的实际作用。借助积极的课外阅读,不但可以在一定提升上提升学生文化素养,而且能够促成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优秀的课外书籍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协助同学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利用课外书籍愉悦身心。此外,经过课外阅读教学可以协助学生构成良好的智力因素,激发他们的积极思维,借助阅读让他们学会自主思考,培育学生读写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外阅读存在问题
1.老师指导不到位
通过走访所在小学语文老师,发现很多语文教师对开展课外阅读指导的观念不统一。新课改后,很多老师早已意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作用,可以在课堂教学汇总加入课外阅读内容,教会他们具体的课外阅读方式。但是很多老师认为课外阅读应该出现在课外,是学生的自发行为,老师并不需要太多牵涉。
2.观念陈旧
很多老师觉得,上好语文课,传授好学生生字词,达成基本教学目标便可,让他们可以在爱期末测试得到好成绩,便是行之有效的语文教学,这就导致不能从课程角度认识语文,而仅仅把语文教材当做工具等同于培育学生综合素养的语文课程。这种教学意识何谈有效开展学生的课外阅读
3.时间不充足
小学语文老师一周只有七节语文课,其中需要留有一节进行习字,用来正式教学的只有六节。这样少的课时,不但要完成进行教材性知识的传授,还要留下课堂作业的时间,留给阅读指导的时间是很少的。经验充分的老师唯有掌握学生的特点,课堂效率高,每周还有时间进行一节课外阅读课。但是对于很多课堂掌握能力不够的年金老师,真的很难有时间有效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4.价值导向过于功利
虽说新课改进行了很多年,评议学生的方式相比以往有了很大改变,但是现实是学生依旧有着升学压力,家长和老师还是认为分数最重要。一位老师的课堂呈现的精彩程度,学生每学期的阅读量大大超出了别的班级,但是期末测试成绩不够理想,在家长和学校领导眼里一位好的语文老师。这种分数第一的价值导向,不但让老师不敢也不能在宝贵的课堂时间上投入时间在阅读指导方面,也让家长不愿意让孩子花在课外阅读上更多时间。老师和家长的选择,使得学生认为完成作业相比课外阅读更重要,语文测试获得的高分对比多看几本书重要。价值导向的太过功利,限制了学生积极主动进行课外阅读[1]。
三、促成课外阅读措施
1.提升学生阅读积极性
唯有让小学高年级学生对阅读有兴趣,才有可能让他们实现自主的课外阅读,逐渐养成习惯,提升阅读水平,抓住学生年龄特点。第一,小学高妮娜及学生不去阅读课外书籍,从根源看是由于对课外读物的了解很少,语文老师可以利用各种机会,经过语言描述让学生对课外读物产生向往。在阅读课上,老师结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特征,设计适合的时间,引导经典名著、童话故事、利用各种描写,调动学生阅读积极性,促成他们阅读与之有关的书籍,给写作素材打好基础。第二,做好示范,每天的阅读课上,老师与同学一起读书、做笔记;而读书展示周,老师需要与学生一起写读后感,一同编写阅读小报[2]。老师以自身阅读习惯去感染学生,逐渐影响学生,通过师道的示范作用促进学生,让他们逐渐爱上课外阅读。第三,赏识法,为小学生可以有足够的阅读热情,在与阅读教学中,语文老师应该以赏识目标去关注每位学生的阅读过程,找到亮点,给学生的正确的做法进行保养,调动他们的内在潜能。
2.推荐适当的课外读物
如今的图书市场发展极快,但是图书质量有高低优劣之分。很多书籍并不适合学生阅读,特别是在农村。老师在指导学生进行阅读时,值得注意地引导学生去阅读一些文字优美有意义的书籍。向小学中高年级同学推荐课外读物过程成,以教材内容为出发点,比如:课文《我的母亲》是一篇儿童作用,老师可以在讲解完成课文后,推荐学生去阅读《爱的教育》这本书。相信有了课文的铺垫,同学们会更愿意也更加想去了解这本书[3]。小学高年级同学大多数已经有了自己的阅读爱好和品味,老师推荐过程中,要按照学生兴趣,联系生活实践,推荐有特点的书籍,去延伸课堂教学。如今部分根据名著改编的电视剧适合学生去观赏,有引发学生兴趣的作用。比如四大名著,以及《平凡的世界》等,这些优秀影视剧有助于学生理解文字。也可以选取某一段,让同学们进行角色扮演,把自己的理解加入人物塑造中,排演成一个个情境据。这种活动能够将名著更加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一样有提升学生阅读兴趣的作用。
3.渗透阅读指导方法
部分同学喜爱阅读,但是阅读效果不佳。特别是在阅读一些经典小说时,只追求而故事情节,只看了故事,并没有自己的思考,更没累积文学知识和素养。这时需要老师介绍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比如精读、泛读等,让学生在面对不同作品过程中使用不同的方法开展阅读。同时在阅读的同时进行思考。读书的重要性都是从思考中获得的,边读书思考的阅读才是有效的阅读。老师需要引领学生,在看到一本书时,先按照题目猜想,阅读的时候根据自身的想象,比较自己做着的想法有何不同,在整理做着思想。这一方式可以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练习他们的主观建构框架的能力。另外让学生珍惜时间,通常学生是没有随时阅读的习惯的,这需要靠老师的引导和训练。就如给每节课留下十分钟时间让学生专门去阅读,长期下来就可以养成随时阅读的习惯。更重要的是,给他们营造一个好的阅读环境,可以往班级方几本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这样有空闲的同学就可以自由阅读了。最后应该督促学生多做读书笔记。读书笔记不能要求字数和内容,可以让他们去写自己的感悟和摘抄书中自己觉得喜欢的内容写进读书笔记中。学生在记录的过程中,他们的感悟和表达能力就获得了练习,同时获得了丰富的素材,能够使用到写作中。
四、结束语
小学高年级学生对周边的事物和事件有了自己初步的分辨和分析能力,所以语文老师应该注意的是培育学生更好的阅读习惯,协助他们掌握正确的阅读技巧,培育阅读兴趣,让其熟练掌握创造性阅读思维能力。让学生通过课外阅读能力的提升去促成语文作文水平的提升,给日后语文学习打好基础,提升综合素养,成为一个能够独立思考、有良好习惯、认知准确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惠. 网络环境下小学语文高年级的课外阅读指导分析[J].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19, 000(001):P.19-19.
[2]韦泽燕. 关于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环节的探讨[J]. 新一代:理论版, 2020, 000(005):P.117-117.
[3]刘梅. 小学高段语文课外阅读现状分析及提升策略[J]. 东西南北:教育, 2020(5):0309-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