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教育在初中语文课改中的实践与思考探究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1月32期   作者:周艳伟
[导读]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的课程总目标中强调:“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周艳伟
        山东省济南市钢城区实验学校(山东 济南)271104
        摘要:《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的课程总目标中强调:“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开展初中语文课堂活动时,老师不仅将教学重点放在语文基础知识上面,还要发挥出语文知识背后蕴含的内涵,促进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初中语文教材中蕴含非常丰富的美学元素,老师在教学工程要将其充分利用,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本文是对审美教育在初中语文课改中的实践与思考探究,推进初中语文教学改革进程。
关键词:审美教育;初中语文;新课改
前言
        随着新课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化,如今编辑的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涵盖了古今中外的名篇名作,极大程度学生的语文学科认知领域。所以老师在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语文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去学习语文知识和技能,去感受语文知识背后蕴含的审美素材,以此来体会作者的真实情感。新课改知道下初中语文老师要明确审美教育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运用有效教学手段去挖掘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一、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审美教育的内容
        初中语文教材中包含各种各样的审美素材,文学语言本身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蕴含极高的审美价值。再加上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内容也非常美,文章内容也是审美对象,十分具有教育意义,对学生各种基础能力具有促进作用。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材收录的文学作品中蕴含着语言美、构思美、自然美、建筑美、生活美、亲情美、思想美、意境美等诸多美学素元素,这些美学元素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念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老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审美素材,以此为基础开展各项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也接受到审美教育,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二、审美教育在初中语文课改中的具体实践策略
(一)强化学生审美意识
        在新课改指导下开展初中语文教学活动时,老师要深入钻研新课程标准内容,明确新课改下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挖掘出教材中的审美素材,引导学生去鉴赏文章中的优美语句,以此来强化学生的审美意识。
        以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散步》为例,老师带领学生熟读课文,引导学生去深度剖析最后一句话“为什么作者说好像自己背上的同妻子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家庭去思考这句话,去体会文章中传达的亲情之美。

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老师的讲解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珍爱亲情与生命的情感,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念,促进他们语文素质的形成。
(二)创设良好教学情景
        新课标指导下的初中语文老师在课堂活动中,结合教材内容为学生创设富有审美情趣的教学情景,以此来调动学生语文阅读的内驱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走进文本,与文本去深度对话。在教学情景中文章中的文字不再只是简单的语言符号,它已被学生内化融入自己的情感,而后的师生互动就是自然而然的一个过程,整个过程都能充分展现学生美的风采。
        以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苏州园林》为例,此篇文章是作者以游览者的角度,去概括出数量众多、各具匠心的苏州园林共同特点。老师在备课时找到现实生活中苏州园林和北京园林的直观图,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设备将直观图展示出来,为学生构建直观形象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去感受作者说的苏州园林和北京园林的不同,帮助学生在思维中构建完整的苏州园林,感受文章中的建筑美,以此来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和审美能力,完整初中语文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
(三)展现出多媒体特性
        初中语文新课程改革中重点强调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将传统教学的优势与现代多媒体教学结合起来,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构建契合教材文章的音频、视频和动画等情境,让学生去发现语文的审美情趣,提升他们的品格和价值观。
        以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社戏》为例,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很难体会到作者两次看戏的场景,为了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老师可以选取北京京戏和绍兴社戏真实场景,利用多媒体将教材内容呈现出来,让学生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去感受作者对少年时代生活的怀念,以及对农家朋友培养诚挚情谊的眷恋。由于多媒体的多功能性,会让学生更容易感受文章中的意境美和生活美,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乐趣,进而对语文知识产生极大的探索欲望,实现初中语文课程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学习水平。
结语
        总之,在新课改背景下开展初中语文教学时,老师要整合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将教学内容与审美教育相结合,提升课程教学效果。老师在课堂上通过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创设契合契合教学情景以及展示多媒体特性等方式渗透审美教育,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也感受到其蕴含的美学,从而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实现初中语文素质教育的教学要求。
参考文献
[1]刘芳珍.审美教育在初中语文课改中的实践与思考[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8,(12):61-62.
[2]郁励利.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审美教育[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上旬),2014,(06):88.
[3]徐爱莲.以趣激情  以美悦情——审美教育在初中语文课改中的实践与思考[J].语文天地,2013,(04):75-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