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会丽
河南省漯河市漯河小学(河南 漯河)462000
摘要:在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古诗词文化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而在语文教学中,古诗词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其职责不仅仅是带领学生读音识字,更重要的是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文化的魅力,才能在将来更好地传承和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但是基于小学生有限的理解能力,相对枯燥晦涩的古诗词内容会让他们难以理解,这就需要教师利用吟诵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吟诵法教学;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
引言
小学语文对于古诗鉴赏的要求并不高,在基本的掌握之外,能够积累一些古诗素养就已经很好了。但是小学生面对古诗时,往往选择用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学习,缺少进一步培养古诗鉴赏能力的意识,以及学习古诗的兴趣并不高。而教师需要不断运用较为新颖的教学方式来锻炼学生古诗鉴赏的能力,以便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创新吟诵法以朗诵的形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更容易领悟古诗的内涵,具有极佳的实用效果。
一、吟诵的含义
自古读书皆吟诵。吟诵是汉诗文的传统读法的统称,即古代的“读”。吟诵是关于字音的高低长短、轻重缓急的定性不定量的读法系统,而且有音乐性,是言外之意的主要载体。吟诵不仅仅可以做到在吟咏唱中赋有曲调和旋律,还可做在没有任何曲调的情况下进行诵读念。在我国的汉诗文中,单朗诵和歌唱是体会不到其包含的原有韵味,只有吟诵才能深刻领会到。我们当前在对古诗文的学习中所利用的朗诵和歌唱,实际上都是从西方传送过来的。在古籍中,对于古诗词读的理解就是吟诵,可以说,读和吟诵本就是相等的。而吟即是指有无曲调皆可的拖长腔。唱就需要进行伴奏或者有曲调相伴。在所有语言中,汉语更偏向于有旋律有声调的语言,因此根据这一特点,完全可以做到见字就能唱,有话就能唱的地步。可以说,在我国的古代,几乎达到了人人会吟诵的地步。
二、古诗词“吟诵教学”的好处
(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兴趣盎然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很多老师在教学古诗词的时候,都意识到朗读的重要性,但是由于不懂传统吟诵方法,便用现代朗读的方式来指导古诗词诵读,不仅生硬拗口,格格不入,而且一味死记硬背,模式单一,很大程度上伤害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很多学生表示不喜欢古诗词,害怕学习古诗词。多读书难道真的有错吗?朱自清的《论朗读》也指出“古文和旧诗、词等都不是自然的语言,非看不能知道它们的意义,非吟不能体会它们的口气。”其实古诗词教学不仅要读,而且要多读。但古诗词的读不是朗读,而是吟,是诵。吟诵,是汉诗文传统读书法,它能带我们回归到古人创作的语境中,找回了与古圣先贤对话的语言。在这种对话中,学生真正获得了学习的自主权。吟诵就如一把火,点燃了学生心中学习古诗词的热情。
(二)讲究平仄,感受韵律——摇曳生姿
《诗大序》云:“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如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中国古代诗歌从源头起便与音乐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而古代诗歌语言的平仄、格律、声韵,更统一构成诗歌语言铿锵悦耳的音乐美。但诗歌的音乐美仅凭眼睛是看不到的,也分析不出来的。它如同美酒需要亲自去“品尝”,只有运用吟诵,通过耳朵才能够真正地领悟到究竟是什么样的味道。因此吟诵教学能最大程度上还原古代诗歌的音乐美,能带给孩子们审美与情趣。身处令人眼花缭乱的现代社会,听惯了现代流行歌曲的青少年学生,乍一听古典美文的吟诵曲,确是别有一番韵味在耳际。
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吟诵可以改变“重分析,轻朗读”的古诗词教学方式,能让学生“唱”游诗海,品味古诗词中的音韵美、意蕴美和情感美。同时,这种方法对提高学生传统文化传承的自觉性,熏陶情操,健全人格,升华艺术趣味具有积极的影响。
三、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应用创新吟诵法的措施
(一)创新吟诵语感
在所有语言的学习中,都不能忽略一项很重要的环节,即语感。培养一个人的语感并不是一蹴而成的,需要日积月累,这种语感天赋,在诗人和词人的身上表现得尤为显著,而平长仄短韵字长、依字行腔这样的语感天赋,在他们的儿童时代就开始有意识地培养起来。在现代教育中,就有一条明确要求,应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培养学生的语言兴趣,正确指导他们进行有感情地朗读。在小学中也就只有语文教学才能让学生感受到实质性的语言魅力,通过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有意思的文章段落,来让学生感受文字中表达的感情以及语言魅力。
(二)指导诵读方法
(1)按照节律诵读古诗文的一大特色就是意、形、声等能够达到高度的统一,完美融合。意是指诗文的内容含义,能够充分表达作者的思想,形是指事物在形式上讲究节律工整,声是指诗文中体现的事物在吟诵的过程中能够顺畅完美地表达出来。在当前教材中我们也可以发现,诗词的节律规整,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在反复的吟诵中,越来越能够把握规律。这种节律规整的诗文还能够方便学生记忆,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一定格调的诗文节律。(2)结合诗情画意诗文的阅读少不了对情意的感悟,古诗文作品的最高境界就是在诗中读出画面感,在画面里把握作者的内心情感。有许多作品都是将世间的山水万物按照一定的发展过程展现在诗文中的,最后通过对这些事物所表达的含义,展现诗人的想法。例如《山行》《春晓》等,诗中展现了空灵悠远的画面,给人一种纯净的心情,随后表达作者心中的情感。因此,在指导学生进行诵读时,要引导学生结合诗情画意去感悟诗文。
(三)创新吟诵形式
在当前小学语文诗词教育中,要想真正提高学生学习诗词歌赋的效率,在应用吟诵教学方法时,首先就要结合时代特征,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对吟诵形式进行创新。这就需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曲调的形式指导学生进行吟唱。此外,我国的古诗词在现代互联网技术发展下,有很多已被改编成了曲调优美的歌曲。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学生耳熟能详的古诗词歌曲播放出来,带领学生跟着唱,不仅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
结束语
从上述分析来看,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吟诵教学方法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能力,提高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效果。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首先应深入了解吟诵教学法,才能熟练地利用吟诵教学法带领学生进行古诗词的学习。其次,教师则需要进一步对吟诵教学法进行创新,在满足时代要求的基础上利用技术优势赋予吟诵教学法新的含义。吟诵教学法除了能帮助学生进行学习外,还有利于学生继承与发扬传统文化,同时促进小学生能更加理解古诗词中蕴含的意境与韵味,在提高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效率的同时,还能为学生将来的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全面提升小学生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殷煜毅.浅谈创新吟诵法教学对提高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效率的影响[J].文化产业,2021(02):165-166.
[2]程娟娟,苏心.古诗文吟诵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实践研究[J].散文百家(理论),2020(06):104.
[3]翟德海.小学“古诗词吟诵”教学方式的实践策略[J].课外语文,2020(16):63+65.
[4]李晓霞.小学古诗词吟诵教学策略实践研究[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9(06):94-98.
[5]杨露璐,李雪.小学语文古诗词吟诵教学刍议[J].文教资料,2019(30):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