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继文
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红柳沟镇中学718600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的任务和目标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如今,随着核心素养的提出,各个学科的教学都应该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主要任务,使学生具备真正的素养和适应未来的良好品质。笔者立足教学实践,根据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要求从四个方面对初中物理教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物理;教学实践;培养策略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进行,核心素养的提出,对于“培养什么人”这一问题给出了确切的答复。在我们的课堂改革中,要以核心素养为指向,深入贯彻落实各项教学指标,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策略,以实现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笔者任初中物理教师多年,自核心素养提出以来,一直在进行深入的探索,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以下仅结合具体的案例,陈述核心素养理念下初中物理教学,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
一、注重知识构建,培养学生的物理观念
所谓物理观念,其实就是学生利用物理学科思维去审视、分析客观世界的一种内在素养。在初中时期,学生正处于思想观念塑造的重要阶段,一方面他们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对于外界的感知变得强烈,并希望能够以更加科学的方式理解客观世界;另一方面初中生受限于自己有限的知识,以及较弱的思维能力,尚无法实现这样的目标。有鉴于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把握核心素养培养要求,对学生的物理观念进行有效的引导。在物理教学,物理观念塑造是非常基础,但也非常重要的内容,物理理论知识所概括性、抽象性的特点能够帮助学生科学地解释物理现象,潜移默化地引导其塑造物理观念,并在现实生活中举一反三,逐渐形成用物理知识解释客观世界的意识与能力。
比如,在教学“运动的相对性”的内容时,教师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为学生解释“相对性”的概念,并在知识讲解、课堂问答等环节渗透运动观念、相互作用观念等,帮助学生围绕知识建立基本观念,以提高其观察、分析、解释客观世界的能力。
二、注重实验教学,强化学生的科学探究
学习物理总是无法绕过实验,在实验中,我们不但可以促进学生更好的理解抽象的物理概念,以及复杂的物理运动,还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他们更加严谨的探究精神。在以往的初中物理教学中,实验的目标多少为了获得让学生观察一下实验现象,并获得一份实验报告,但却忽视了学生在实验中的自主性。
为此,我们需要以核心素养为指向,让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实验,在一系列的假设、操作、验证、纠正的过程中实现手与脑的全面锻炼,进而实现科学探究的强化。
比如,在教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时,我们可以先借助于一个多媒体课件,为学生阐述清楚实验设计的基本要求,并要求学生根据预习对实验过程进行合理的预设;接着,将学生进行分组,并给学生配发所需的实验器材,通过合作完成整个实验过程的设计,并动手操作,分析物距、像距与焦距的关系;接下来,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分析成像规律,教师则对学生的实验探究过程进行观察与总结,从知识、能力以及实验态度等方面对学生做出科学的评价与指导。
三、启发学生思考,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人的思维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每个人的思维都存在着差异,其角度、深度都会对我们在试图理解客观世界时产生巨大的差异。作为一门非常久远的自然学科,物理的学习对于学生的多方面的思维能力都有着很高的要求。所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我们需要有意识的加强对学生的思维训练。
例如,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的教学中,我们为学生列举了几项生活中常见现象:用手拍篮球,篮球跳起来,手也会感到疼;穿滑冰鞋面对墙,用手推墙,人会向后滑;吹起来的气球放气后会“冲”出去。教师指导学生从力学的角度分析这些经验事实,并从中提炼、总结相同的规律,进而得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的结论,帮助学生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思考的过渡,提高其推理、抽象的思维能力。
四、联系社会生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
任何学科的存在和发展都与现实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一定的社会责任也是需要承担的。在传统物理教学中,我们习惯于将学生限制在课堂上,或者直接切断物理学科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或者仅仅让学生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做出解释,忽视了现代社会对物理学科的关注与依赖。针对此,在核心素养理念指导下,教师应从更广阔的视角出发,利用学科的社会责任,引导学生的社会参与,例如密切关注前沿物理研究中的科学成果,补充课堂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开展环境调查,利用物理知识制定环境治理方案等,让学生对学科发展与社会运行形成更加深刻的认识,进而提升其社会责任。
总而言之,在新时期的教学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是教学的重中之重,我们要深入理解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并采取有效的策略,真正使学生得到有益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邱苏平.以核心素养培养为导向的初中物理教学改革思路初探[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9,34(01):27-29.
[2]李茜.核心素养下初中物理教学的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