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春霞
江西省鹰潭市第一小学
摘要:小学是学生的启蒙阶段,也是语言文字积累的主要阶段,语文学科作为这一时期的基础课程,在小学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是作文教学,它是集识字、书写、创造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情感抒发等为一体的教学内容,学好小学作文,是学生学习其他科目的前提条件,同时也是学生储备语文基础知识,锻炼思维、表达等能力的主要途径。但小学作文教学又不同于普通的语文知识点,它是以学生个体为中心,主要表达学生个人情感,具有独特性,而非统一性,尤其是新课程改革实施后,对小学生写作中的个性化意识、独特的写作视角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应秉持个性化教学理念,加强个性化教学的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 作文教学 个性化
1小学语文作文个性化教学的深远意义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学生几乎是按照教师给定的作文命题,并按照教师讲授的作文框架模式来写作,最终形成的作文千篇一律,毫无个性而言。学生在整个创作中,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写作的积极性、创新的思维都没有被激发出来。但如果将个性化教学理念融入小学作文教学中,突破原有的教学方式,教师不再布设框架,而是改为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允许学生的差异化和作文内容的多样性,教学效果会马上不同,一是课堂氛围热烈、活跃,学生对写作的兴趣浓厚。学生不再拘泥于教师设定的模式中,而是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生活经验等,充分发挥想象,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课堂效果明显;二是学生的综合能力能够得到提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冲破传统的写作方式,自主思考,自由发挥,从更广阔的范围中搜集素材,由细微处着手写作,最后形成自己独到的文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逻辑思维、创造性、文学素养等综合能力均能够得到有效地提升。
2小学语文作文个性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小学作文个性化教学的理念与方式已经得到了普及,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并非完全理想化,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2.1教师在教学中未深入贯彻个性化概念
小学语文教师,本身接受过传统的小学作文教育,并且在课程改革之前,他们也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讲授,从本质上讲,教师自身就缺乏个性化概念,所以在课堂上,对学生的个性化引导也不充分,仍然是注重作文结构、修辞手法、好词好句积累等的灌输,并未真正全面地执行个性化教学。
2.2学生的写作热情不高,缺乏真实的情感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持续开展,小学作文课堂虽然较以往的教学方式有所改变,但归根结底,写作水平的高低依然是采用应试教育评分的方式进行判定,甚至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成绩,教师会甄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作文范本,让学生背诵,并在考试中应用写作模板,已然是把具有个性化的写作变成了套用公式的文体填充。学生因为缺乏独立思考的空间和真实情感的流露,长此以往,逐渐失去对写作的兴趣。
2.3教师对作文的评价形式公式化,欠缺个性化指导
教师批阅作文时,对学生的作文评价通常都是优、良、中、差四个等级,或者是结尾处简短地对学生的作文作一个概括性的总结,缺少针对作文的个性化修改建议,导致学生不知自己的写作优缺点到底是什么,对于修改也是无从下手,写作水平止步不前。
3小学语文作文个性化教学的具体实施措施
3.1培养学生积累素材的习惯,为个性化写作打好基础
任何一篇优秀的文章都离不开个性化的主旨与见解,任何具有个性化的文章都离不开日常的写作素材积累。若要学生能够写出个性化的作文,抒发自己独到的想法,那学生必定需要从丰富的储备知识中获取生活常识和情感体验,如果缺少素材的积累,学生定是“难为无米之炊”。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写作时,一定要加强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当知识蓄积一定程度时,学生自会从中领悟到不同于他人的见解。例如,在学习《望庐山瀑布》这首古诗的时候,教师除了带领学生感悟诗的主题外,还应组织学生共同学习李白其他的古诗,拓展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或者在学习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搜集关于文化遗产方面的资料,甚至是扩展到我国悠久文明的历史知识,在不断搜集的过程中,学生对于这方面的知识积累就会越来越多,久而久之,学生就会获得丰富的素材,为个性化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3.2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构建个性化作文教学氛围
所谓个性化作文,就是学生能够在文章中表达出自己独一无二的想法以及情感,这需要学生突破固有的思维模式,充分发挥想象力,最终形成具有真情实感的个性化文章。所以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积极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为学生营造一个活跃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挥到极致,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例如在学习习作《这就是我》时,教师首先应该引导学生自由讨论,学生先是对自己进行评价,然后请其他同学对其进行评价,讨论的过程就是学生发挥创造性的过程,而且课堂氛围异常活跃,学生都愿意参与其中,待学生讨论之后,再要求学生综合讨论的结果写好作文;或者在学习习作《奇妙的想象》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布置一个想象实验室,请每一位学生进入实验室,然后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向其他同学讲述自己的奇思妙想,最后要求学生把自己刚刚在实验室中所描述的场景写出来。在这一训练过程中,学生的发散思维完全被激发出来,不再受传统思想的束缚,进而写出独具特点的作文。
结束语
总之,小学语文作文的个性化教学已是形势所迫、时代所需,作为教师,应该快速适应新形势变化,积极改变传统教学理念,真正高效地将个性化教学理念和措施落实到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慧.个性化角度下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探究[J].南北桥,2020,(8):117.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8.113.
[3]魏建萍.如何在个性化角度下实施小学语文作文教学[J].天津教育(中、下旬刊),2020,(2):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