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燕萍
云南省玉溪第一小学 653100
摘要:自我国实施教育改革以后,教师的教学观念有了较大的变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模式逐渐得到了应用。语文教材内容中包含许多丰富的情感,如果学生掌握了情感表达、理解方式,那么其会更容易理解语文知识。小学语文是语文知识学习的基础阶段,培养学生的心理、情感,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也为学生后期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引导学生抒发自身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语文情感。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感教育;实施策略
引言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育工作者侧重于重视知识的本位价值和实用价值,将教学目标限定在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层面,强调学生的认知系统构建,从而忽略了学生情感的调动,以及情感价值体系的构建。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围绕学生主体发展需要,对如何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进行探究,进而逐渐形成了情感教学模式。语文是一门人文色彩浓厚的学科,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课程教学应“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基于此,教师应积极扭转教学思路,推进情感教育在语文课程中的有效落实。
一、充分利用多媒体开展情感教育
由于科技水平的发展,大部分学校都有了教学媒体设备。笔者认为,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相应的情感教育,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如在教学《圆明园》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讨论自己从本节课中了解了什么,是否去过相关名胜古迹等。在引导时,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圆明园内的宫殿建筑、优美的亭台楼阁与奇珍异宝,再告诉学生这样美好的地方却受到西方列的强取豪夺,从而让学生珍惜当下的和平安定,激发学生的爱国心理。其次,待学生自由讨论结束时,教师可以对整个内容一一讲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师可播放相关视频帮助学生,加速学生的记忆。再次,教师可以对学生提问,了解学生对于视频中发生的事情的看法。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将名胜中曾发生的重大事件告诉学生,从而进行情感教育。最后,如果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感兴趣,教师可以布置课外作业,让学生通过图书馆、上网查阅资料、向家人询问等其他方式,获取更多的知识。
二、强化课堂教学语言
语言是语文教师与学生进行直接交流的工具,毫无感情的语言难以让学生产生共鸣。
比如在上课时,如果教师以“同学们,现在我们来上今天的课程,请大家翻到课本……”这样的导入语来引导学生进入学习,很难快速让学生集中注意力,那么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也会随之下降。语文教师可以更换导入方式,以学生身边的生活现象为例,将学生引入课文情境中。例如在上《秋天的雨》这一课时,语文教师可以先询问学生对下雨的记忆,让学生回想秋季雨天的美好,接着用娓娓道来的语气向学生介绍今天的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不同的语句会起到不同的效果,充满情感的语言更易让学生主动进入学习状态,完成语文教学的要求。同时,在教学部分课程时,蕴含充沛情感的语言教学也是传达情感的最佳方式。尤其是在古诗词教学中,学生与诗人的生活环境相差较大,难以理解情感产生的前提,再加上小学生阅历较浅、对各类情感的辨知能力较差,导致古诗词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点。教师用抑扬顿挫的语调朗诵诗词,不仅可以展示诗词的声韵之美,还能通过语言感染学生,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加强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让诗词真正成为学生的文化底蕴。
三、开展语文活动,丰富情感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渗透具有单一性、针对性的特点,只让学生体验某一方面的情感,不利于学生情感思维的发展。所以,教师可以结合语文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各个活动环节中体会丰富多样的情感,打造高效的情感教育环节。
例如,在《妈妈的账单》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充分认知妈妈的日常行为,同时让学生从生活中筛选出父母对自身关爱的行为,体会到母爱无处不在。然后,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向学生布置给父母洗脚的课外任务,引导学生以实践的方式触景生情,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例如,学生在给父母洗脚的过程中,发现了操劳生活在父母身体上留下的痕迹,由此生出“孝”这一思想情感;同时,在父母关切、欣慰的目光下,也充分体验到家庭的温暖。最后,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情感交流活动,让学生积极发表自身在实践活动中的感悟和情感变化,将其表达出来,促进学生之间相互分享,丰富情感体验。同时,教师结合具体的事例对孝道进行阐述,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认知,逐渐形成“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表达自身对父母的爱”的意识,达到了情感教育的目标,提升了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素质教育的推动下,小学语文教师应始终坚持以生为本,以渗透情感教育为教学目标。在培养核心素养背景下建立小学语文情感课堂是一个艰巨的教学任务,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配合、共同努力。因此,教师应不断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管理的有效性,让学生积极投入、大胆讨论,做好学生情感教育工作,克服当前课堂教学活动机械化的问题,积极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形成。
参考文献
[1]张晓红.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5):249-250.
[2]赵明武.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实施策略[J].学周刊,2019(25):43.
[3]姬燕.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探究[J].科普童话,2018(4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