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识字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3/1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2期   作者: 朱建梅
[导读] 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的重点,而识字则是阅读、写作与口语交际的前提

         朱建梅
         广安市前锋区观塘镇石莲小学  
         摘要: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的重点,而识字则是阅读、写作与口语交际的前提,学生只有具备较为良好的识字水平以及识字量才能展开之后的学习,这也能够看出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重要性,如果识字教学质量未能得到保障,之后的语文教学活动也就无法顺利地实施。为了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识字能力,本文就趣味识字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详细探究。
         关键词:趣味识字;教学法;小学语文;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在当前新课程的改革下,新的教学方法层出不穷,而趣味识字教学法就是这个背景下的重要产物之一,跟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趣味识字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当中的运用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主体地位,更好的促使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识字教学当中。以此来让学生进行识字学习的过程变得更加方便,有效增强学生对于汉字的理解和学习效果与质量,提升学生应用汉字的能力,在这样的基础上更好的学习其他学科知识,为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与发展奠定重要的前提和基础。
2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现状
         小学生在学习汉字过程中,由于接触的学前教育程度不同,导致小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基础参差不齐、对汉字的敏感度也有差距,并且受到环境以及身心等方面的影响,对待汉字的学习与理解能力具有差异性,有些学生识字非常快,记得也非常牢固,然而有些学生识字慢,还容易忘记,此时就需要教师关注这些学生,通过反复训练的方式帮助学生认识汉字。教师在进行识字教育的教学过程中,其主要的教学知识和内容大部分都来自于语文教材,或者有些教师完全依赖教材展开教学活动,教学中会出现学生与实际生活相脱节的情况,导致学生在生活中不会灵活使用语文知识,降低了学生的识字热情,教学效率也明显降低。
3 趣味识字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3.1 学生为主
         识字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今后更好地阅读[1]。起步阶段的识字学习,要尊重学生,准确把握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在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等方面做好过渡衔接。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喜闻乐见的游戏中学习。刚入学的学生听说的能力发展明显先于读写的能力,从听故事、听课文、听古诗入手,让学生对识字先产生浓厚的兴趣,先熟悉课本内容,然后在教师的带领下读课文,了解课本,使学生在阅读中逐渐熟悉生字,最后再认识生字。比如可以先让学生听课文,反复听老师读课文,让学生听懂课文,听懂儿歌的内容,让学生试读课文,必要时可以再背课文,让学生在背诵课文的过程中记住内容。课文听熟并会背诵,再来读课文。读课文时,一开始要求学生指着读课文,注意字音和字形的统一,加强记忆,这样可以增强识字效果。一篇课文中生字很多,一课需要认记的字只有几个,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多围绕这几个字进行说、认读,多种形式的认读,学生慢慢地就可以记住了。
         3.2 角色扮演
         教材中有很多表示动作的字词,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动作演示,并将演示的动作和生字进行对比,认清字形,理解字义。例如在教学"看"字时,请学生到黑板前面扮演孙悟空,把一只手放在眼睛(目)上,手搭凉棚向远方望去,其他学生观察那是“看”字的上半部分,那是下半部分。教“从”字,可请两个同学一组,表演一前一后走路来理解字理,记住字形。教学“掰”字,让学生在座位上将两只手掌相对合在一起,然后双手掌向两边分开,只就是“掰”。这种动作演示法根据学生活泼好动、喜爱模仿的特点,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动作演示,把字形和字义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学习氛围,从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文字字形的记忆和字义理解。


         3.3 插图识字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随文插图是个独特的资源,可以启迪学生擦出思想的火花,对其中的美进行多元的解读[2]。(1)插图随内容配字。小学语文的助读,在插图的色彩设计中,其实也是课文情致的展现,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对此进行“配字”活动。在观察配图时,教师相机让学生进行一定的字体积累,从而帮助学生进行汉字的积累和应用,还可以学到不同的生字。当我们看到《寒号鸟》一文的插图,看到寒风中瑟瑟发抖蜗居于崖缝中的寒号鸟,借助观察和联想,教师顺势指导学生在旁边写上“哀号”“得过且过”。而对于其中不会写的字,如“哀”,教师可以利用动画直观地让学生观察字形构成、演变,让学生在仿写中感悟。(2)插图增加语言配字。在很多插图中,教师可以适当添加人物语言来帮助学生将插图更加美化。利用插图识字的形式也是多样的,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来对插图进行一定的美化,让学生在插图中加上自己的观察和思考;也可以让学生模仿课文中的插图,对文中的另一个片段画一幅小的插图等方式,从而更好地激励学生爱学语文。在这个时候,教师适当给人物或者风景配上一定的汉字,更可以激发这种学习的乐趣。
         3.4 结合实物
         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生字是对生活中常见的一些事物的描摹,这类字我们可以把它们归入象形字,是最早产生的文字。这些字与它们所代表的实物在形状上很相似,就是用线条把实物的外形勾画出来。对这些字,教学中可以通过对生活中实物的展示,让学生将字与实物进行对比,把学习生字和认识事物有机结合起来,生动形象,直观有趣,学生记得住,记得牢。例如在教学“伞”字时,教师拿出一把雨伞,让学生自己把伞撑开,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伞的外观,再对比汉字,来说一说实物和字形的联系,让学生认识到:伞”这个字就像我们手中撑开的这把雨伞,字的上半部分的“人”是伞面,字的中间两点和一横分别是伞撑和伞卡,字的中间一竖是伞柄。这样,让学生不但记住了字音,而且牢牢记住了字形,深化了学生的形象记忆[3]。
         3.5 编制谜语
         小学生对于猜谜语有着较为浓厚的兴趣,教师在进行识字教学的时候,还可以按照字理来为学生创编谜语,借助于谜语在学生脑海中形成较为深刻的印象,有效的深化学生记忆,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同时也能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思维能够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得以锻炼和发展。例如,在教学“也”字时,创编字谜“有水能养鱼,有土能种菜,有人不是你,有马跑得快。”借助于这一谜语学生不仅认识“也”字,还认识以“也”字做偏旁的“池”“地”“他”“驰”四个字,学生特别有成就感,学习生字的积极性更高涨。借助于创编谜语激活学生的思维与求知欲,从而有效的提高识字教学质量。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与传统的识字教学进行比较,趣味识字教学法具有非常大的优势,不仅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对于识字的兴趣,还能够更好的活跃课堂教学的氛围,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从而能够更好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因此,教师应该积极主动的在识字教学中渗透趣味识字教学法,针对学生当前的实际认知能力和学习情况等,有效融合教学的大纲内容为学生创设一个较为良好的学习环境,有效提升识字学习过程所具有的趣味性,并且能够将有趣的游戏渗透于识字教学当中,正确的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之中,并且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究,完成相应的识字学习任务。
参考文献:
[1] 李玉芳.谈如何践行趣味识字教学、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J].才智,2019(28):70.
[2] 李素素.趣味识字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华夏教师,2019(17):30.
[3] 殷超. 探讨趣味识字教学在小学语文低段教学中的运用[C]. .教育理论研究(第九辑).: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2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