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语文自主学习探究

发表时间:2021/3/1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2期   作者:张云翔
[导读] 自主式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来学习和交流

         张云翔
         云南保山市田家炳中学
         摘要:自主式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来学习和交流,并且学生的真实生活为纽带的基本条件,由此来引导学生学习交流,形成良好健康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自主式课堂对教育水平的要求较高,要构建这样的课堂也需要师生之间的配合和互动,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的学习和成长。
         关键词:高中语文;自主学习;策略
         1 引言
         在一些已经实施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践案例中,学生的学习效率明显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也有显著提高,并且还可以使学生的对学习的内容更加感兴趣。实际上,通过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计划能力有大幅提升,收获学习的兴趣和能力。语文学习能力的提升,可以使学生在阅读语文教材时有更加深层次的体验,就像是在书海里翱翔,对不同的事物都可以有自己的见解和想法,更加激发了学生课下阅读的兴趣。
         2 学生进行自主式学习方式的重要性
         教育者要让学生明白主动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在学习中老师只能起到辅助的作用,学习成绩的好坏还是要靠自己平时的努力和掌握正确的自主学习方法,这些事情不是教师或者家长能够帮助我们的而要自己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自己的学习方式方法进行调整,要明确自己在学习中需要改进和提升的地方。现今社会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能够有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性思维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如今学生们生活在一个信息化的时代,若是学生在这个时代没有优秀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未来会对其他的新鲜事物缺乏学习的欲望,以至于和其他的有着自主学习能力的人产生差距,而想要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需要学生在学习阶段便能够培养好专心学习的能力,保证本身能够始终对新鲜事物充满了解的欲望,能够保证在对新鲜的知识或者爱好产生兴趣时能够通过学习来满足自己的疑问。
         现如今的综合测评则是以个人的能力以及知识储存量为主,综合各方面的能力将问题破解。这种方式可以将学生的思维模式扩展到最大空间让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同时将在课堂中所学的知识能够和实际生活相联系使所学的知识能够在未来的生活中也得到运用。这种方式的优势在于能够帮助学生提升自身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认知并能够对问题进行良好的分析,综合测评的最初还是想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所以综合测评会在基础知识之上保证有一定的创新,能够让学生对该问题进行理性分析,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这也是相比较传统的方式更好的地方。
         3 自主学习的操作步骤
         3.1 明确目标,善于学习
         没有提前学习的人是不会深入的去探究的,要深入学习的首要前提就是探究。在语文的课堂上,老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学习的计划和目标,课前要备好课,并且布置相应的预习作业给学生完成。正常来说,在自学的过程中要完成了解文章的作者背景,生字词并且对一些精辟的内容进行探索总结。古诗词还要进行翻译和概括。


         3.2 创建新环境,引入新课程
         在课堂开始前,教师应提前设计一个适合本节课的情景来引领学生进入上课的状态,并且设计的情境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和知识储备,方式多样生动形象。
         3.3 提出疑问,互动交流
         要完成自主学习最重要的是解决预习中所产生的问题。在高中的语文课堂上,上课的时间是有限的,所以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可以在课堂上解决,绝大都数的问题是要学生下课自己解决的,课堂上的有限时间只用来解决一些难度系数高的,大家都不懂的问题。于是,教师才要让学生一起合作交流解决大多数的问题,以边学生可以理解课堂上的重难点,构建知识体系网络。以《赤壁赋》为例,教师可以先描绘苏轼与友人的谈话背景和内容,在和学生一起扮演苏轼和友人,加深学生对文章的印象。之后教室可以提出问题,比如:苏轼的友人是谁?是他自己还是另有其人?又或者是并不存在的人。虽然这样解决的问题不多,但是关键的问题多解决了,留个学生的困难也就少了很多,可以使学生清晰明了的解决本课上的内容。
         3.4 教师归纳总结,点拨指导
         在高中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有些教师会忘记自己的任务,只是单纯的让学生去学习,也没有相应的指导和实践,没有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首先,教师是课堂的灵魂,在课前或是课后解决学生的问题都是教师不可推卸责任。第二,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习,或是慢慢引导学生进入状态。就引导而言,并不是直接告诉或者是间接告诉,而是在学生不懂得地方适当提醒,是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在学生讲解的不对的地方教师要及时指出,进而讲解。
         3.5 坚持多法并举,培养良好的习惯坚持正面引导。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挖掘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因素,可以从学生中选取积极自主学习的典型,来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自主学习的习惯,让学生能够学会自我管理和自主学习,不断的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以及能力,从而养成良好且正确的自主学习的习惯。
         3.6 磨练坚强意志
         想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首先学生要克服懒惰、依赖、畏难心理以及急躁的情绪。为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过程中要更加的有计划性、持久性以及目标性,保证能够用积极的心态完成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同时,校方可以采取一些校园比赛,比如朗诵比赛、作文竞赛、古诗词背诵等等比赛,来激发学生的好胜心,磨练学生的意志力,增强学生不畏困难的勇气以及始终不放弃的精神。
         3.7 实施跟踪指导
         教师还可以通过家长通或者家长群等平台,线上指导学生在家做好语文的自主学习,并在指导过程中及时与家长沟通,共同帮助学生解决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时,还要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帮助学生养成日常生活中也不断积累知识的意识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结合高中语文的教学内容与实践,本文认为:无论教师怎么教,学生都是课堂的主体,教授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到知识。教师要紧跟时代的潮流,以最新的理论教授学生。实际上,自学模式为我们提供的只是一个可操作的流程,在这之中,是教育学者们最新的研究成果。之后,自主学习是以探究学习为主的教学方式,这一方式的实践要求学生做好自主学习,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上课时也要鼓励学生多回答问题,创建高效的课堂环境,让学生更好地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使学生明白学习是愉快的过程。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