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达娟
广东省化州市平定镇中心小学,525135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镇化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出现了大批农民工离开家乡外出务工的现象。虽然说这样有利于增加一个家庭的可支配收入,但是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这样也造成了留守儿童数量的不断增加。缺少了父母的陪伴,使得部分儿童会出现心理问题,也得不到优质的教育,这样会严重影响儿童的健康成长。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这要父母老师社会各个方面的努力。
关键词:留守儿童;对策分析;师生关系
一、留守儿童产生的背景
当前,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现代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人口逐渐出现农村人口外流的现象,他们外出寻求更好的工作和发展,把子女留在了爷爷奶奶的身边或者其他亲戚身边。
留守儿童数量的不断增加,这个现象的产生主要原因来自家庭和社会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因为家庭的贫困,使得父母必须要进城务工,生活所迫导致了这一现象的出现。另一方面是因为对大城市的向往,被高收入所吸引,很多时候都是夫妻一起外出谋生赚钱,因为他们想更快的改变家庭的经济状况,这时候孩子就只能够留在农村托人照看,这便导致了留守儿童的产生。
二、留守儿童的现状
(一)因为家庭的原因,他们很小的时候就不得不与他们的父母分开,使他们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从而应该会让他们觉得内心孤单,性格比较内向,长期的焦虑和紧张致使这些孩子形成越来越自卑,封闭的心理。
(二)留守农村的儿童一般都是年龄较小的,他们没有独立的思想,再加上家长很少管教,所以导致了他们的性格会比较冲动懵懂,情绪起伏变化较大,心理防备性较强。
(三)少数留守儿童存在一定的认知偏差,认为父母不关爱自己,孤独的心理和关爱的缺失会让他们无法正确的树立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产生原因
(一)缺乏良好的亲情教育
大部分留守儿童的父母在他们年纪很小的时候就离家外出打工,这也导致他们常年没有陪伴,感受不到亲情的温暖,在情绪上会有很大的波动,所以会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二)父母缺少对孩子的关心监护
因为农村的思想非常传统,跟不上现代社会的发展,他们把所能给的物质方面的东西无限给予,可是很少重视孩子的教育,从而导致很多孩子养成了坏习惯,性格也比较跋扈孤僻,扭曲的心理会导致不良行为的发生。
(三)社会因素
留守儿童因为缺少了父母的管教和正确的引导,极其容易受到外界不良风气的影响,养成坏的习惯。
(四)自我调控因素
留守儿童的独立能力一般较差,也没有足够的自控能力,自律性差,情绪变化起伏较大,长期的沉默寡言使他们把自己内心的想法一直压抑着,容易爆发。
三、关爱留守儿童的策略
(一)班主任可以根据班级上的留守儿童的需要和特点,因材施教,制定有序合理的对策,为他们提供帮助。为了畅通留守儿童和家长的联系,让他们亲情不断,学校设立亲情热线,设立亲情QQ,亲情微信等方式,把父母的关爱和温暖及时传递到孩子,感受父母的暖意和浓浓的爱。设立悄悄话信箱,让孩子们把对父母的想念,感情悄悄倾诉出来,缓解不良情绪。利用节日给爸爸妈妈写一封信,表达内心,表现自我,抒发自己的感情,让爱延续不断。
(二)针对心理和品德有问题的同学为他们开设心理课程,正确引导,用心教育,为留守儿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师在学习上要格外注意留守儿童,对他们的困惑及时解答,对不良行为及时纠正,对家庭作业也要及时督促,对学困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辅导,让他们像正常的孩子一样快乐学习。这种做法能弥补留守儿童因父母不在家形成的关爱盲区,孩子们有家的温馨,父母的温暖。
(三)学校和老师可以积极组织集体活动,加上留守儿童与其他同学之间的联系,增强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客服恐惧自卑的心理。老师作为孩子每天接触的最多的人,一定要照顾好孩子,在课堂上多找他们答题,多给他们开小灶.学校要根据留守儿童的情况,多开设一些心理教育类课程,以缓解孩子内心的压力。第四、组织班级成立帮扶小组。帮扶小组帮助这些因父母不在身边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初中是按学科分组,一组帮助2-3人,有针对性,才有效果,帮助他们重新树立起自信心--我也行。
(四)留守儿童也有自我的人格,所以要尊重留守儿童的想法和思考,让他们享受到平等的对待。班级建立激励奖励机制。班级每周每月评选“热爱集体”“关心别人”“乐于助人”“学习勤奋”“成绩进步”“工作负责”等项目对这些留守儿童根据不同情况进行表扬和表彰。
(五) 多从精神层面去教育孩子。有的部分农村孩子,生活基本可以满足,能吃饱,但是精神方面问题很多,由于缺乏教养,他们胆小怕事、精神恍惚,容易出现各种危险的。所以父母教育孩子要注意增强孩子心智,提高孩子的心理素质,多从精神方面去强化孩子。老师静心思想沟通。老师要抽一定时间做他们思想沟通,心灵疏导工作,让即将扭曲的心灵回归自然,和同学们共同进步。
(六)建立完善的留守儿童关爱体系,从制度上保障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成立各级留守儿童关爱领导小组,制定关爱制度,细化关爱措施,对留守儿童摸底调查,建立留守儿童档案,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开展留守儿童关爱工作。切实在机制上保障关爱儿童的措施到位,把工作做扎实,做到位。
四、关于留守儿童教育的意义
作为留守儿童,在他们的成长时期只能自我发展,没有父母的陪伴,没有朋友的陪伴,缺少老师的关爱,这会导致留守儿童产生消极和自卑心理、缺乏热情、无安全感,极易形成偏执性格,这样的性格会影响儿童未来的健康发展。根据相关研究资料表明,调查某地的留守儿童,结果一些留守儿童,有抽烟、喝酒、偷窃等不良习惯,因此,给予留守儿童必要的健康教育,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因为农村的设施简陋,教育也比较落后,但是基本的学校还是存在的。因为见识不广,家长们都会认为学校是学生唯一可以接受教育的地方,是一个关键的转折点。所以我认为学校应该充分的普及教育,让每一个学生学有所成,学有所长,发挥管理的作用,让学生健康茁壮成长,同时也让他们在外打工的父母安心把孩子托付给学校。老师也应该花多一点心思去关心他们,帮助他们。
结束语:留守儿童是一个需要关爱的群体,我们应该重视对他们的教育和爱护。首先教育农村留守儿童可以有效促进社会和谐,其次工作人员要多关心留守儿童的情况,对他们进行调查和留意。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是相对落后的,但是他们如果接受了教育,能够为农村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培养他们也是促进农村发展的强大动力。所以督促他们健康成长,实施教育计划是培育农村新型人才的有效路径。
参考文献:
[1].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与心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价值工程》.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2012年2期.陈华强.徐欣.
[2].农村中小学教师实施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素质研究.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12年6期.何进军.郭剑英.陈龙图.
[3].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功能研究——以黑龙江省牡丹市留守儿童个案为例.《青年与社会》.2013年16期.崔东艳.